APP下载

回归生活 关注社会——谈微写作的训练

2014-10-15武国屏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听众命题图书

■武国屏

(山西省孝义市孝义中学)

何谓“微写作”?顾名思义,“微写作”就是微型写作,是一种根据表达需要,用精练的语言描绘事物、论述观点、抒发情感的写作形式。由于这种写作形式具有迅捷反映社会生活、适应不同场合不同群体需要、能激发写作者热情、开放性强等特点,因此不仅受到命题者的垂青,而且受到中学师生的欢迎。

事实上,“微写作”这种命题形式,在历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虽不能说年年亮相,但也可以说是屡屡出现。远的不必说了,就今年而言,就有3 个省市采取大小结合的命题形式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江西卷的小作文,要求考生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福建卷的小作文,要求考生针对渔民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的做法发表看法;北京卷则设计了3 个微写作题目(写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与下届同学交流;对“家长送考”现象进行评论;写一段抒情文字,纪念自己年满18 岁),让考生任选一题作答。这些命题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社会、人生,或偏于说理,或侧重抒情,导向良好,形式活泼,学生有话可说。

回顾高考作文的历史与嬗变,我们可以发现,“微写作”的提出与运用,并非自今日始。当前我们要研究的则是,在推进语文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这样一种命题方式注入新的内涵,使之对深化语文教改、全面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发挥更大更好的功效。

微写作究竟该怎样训练才好,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愿与同仁探讨。

第一,命题应回归生活,尽可能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具有开放性。

我写过一则随笔,后来发表在2014 年4 月1 日的《山西日报》上。一次,我以此设题,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仿照该文的运作方式,以“______的启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题目画线处将题目填写完整;(2)不少于200 字。

挑水的启示

年轻的时候,挑着桶去担水,扁担晃悠着,铁皮水桶发出叮零当啷的声音,走多远,响多远。待到用辘轳把水绞了上来,挑着回家,水与桶沿齐平,满满当当,压在肩上,沉甸甸的,分量扎实。这时扁担不再晃悠了,水桶也不再吱声了。一路走来,脚步迈得稳健,心里也似乎踏实了许多。

挑水的经历,给我人生启示:空桶的时候,叮零当啷的,很是引人注目;桶里承载了足量的水,走在路上的时候,反而悄无声息了。仔细想来,世间诸多事物不都如此吗?

好的命题应能给写作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或由题中材料引发他自己的生活感悟,或由所写事件调动他平时的素材积累。如是,所写内容才能不拘一格,异彩纷呈。

学生完成这样的写作训练,应特别关注题干中“仿照该文的运作方式”的提示。“该文的运作方式”,指的是先写出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然后由这一段人生经历,悟出它带给自己的人生启示。二者的关系是:事件的叙写,蕴含着哲理;哲理的概括,离不开经历的铺叙。二者应环环相扣,水乳交融。

第二,命题应关注社会,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具有时代性。

看下面一则命题:

请对下面提供的事件进行点评。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练,不少于150 字。

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三楼文史书库设立了一排佚名公益书架,近千册各式各样的图书,都是近两年同学们丢弃在图书馆自习座位上的图书以及部分同学捐赠的图书。借阅佚名公益书架上的图书,不需借阅证,也不限制借阅时间,只要读者喜欢就可以带走。

(选自2014 年5 月15 日《人民日报》)

【思路点拨】点评,应能抓住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这种做法的意义作扼要的评述。由于有字数的限制,观点的提出应直截了当,评述应抓住要害,揭示本质,语言表达则应高度概括,努力做到言简意赅。

【点评示例】据统计,我国每年出版的教材达8万多种,将近40 亿册,如果年年用过就扔,每年就要浪费300 多亿元。一些人丢弃的图书,对另外一些人而言,也许并非完全没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收集丢弃图书,设立佚名公益书架,既充分利用了图书资源,避免了财力、物力的浪费,又大大方便了读者借阅,弘扬了共享精神,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命题应目标单一,要求应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请看这样一则续写训练。

【命题设计】

某厂“振兴中华”演讲比赛进入高潮。

“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演讲员方婷婷嗓音甜润,吐字清晰。突然,她下了讲台,径直朝场外走去。

台下的听众面面相觑,先是小声议论,彼此猜测;继而喧声四起,怒不可遏。

难堪的五分钟过去了,方婷婷又回到讲台上……

请依据提供的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在省略号之后,为故事补写一个200 字左右的结尾。

要求:(1)有对人物情态的描写;(2)有方婷婷面对听众的讲话;(3)有听众听后的反应。

【思路提示】

这是为一篇小小说补写结尾,属于记叙文中的“续写”。续写不能只考虑结构完整,而必须依据材料提供的条件和情境,揣摩情节发展的内在脉络,展开合理想象。方婷婷在演讲开始之后,置评委和广大听众于不顾离开赛场,究竟去干什么?对这一问题能否进行正确思考并引出正确答案,是续写成败的关键。可能会有这样两种认识:其一,方的这一举动是“有意”为之;其二,方所以如此是“有事”离开。按前者构思、行文,自然会续写出一个合乎事物发展逻辑而又出乎听众意料之外的精彩结尾;按后者构思、行文,则必然悖情逆理,闹出许多荒诞不经的笑话。

具体操作,可按“要求”提出的三点顺序来写。(1)人物情态描写:听众“激怒”(“愤怒”等);方婷婷“充满激情”(“十分激动”“十分动情”等);(2)方婷婷面对听众的讲话:这是续写的重点。她的讲话应紧扣演讲题目,包含两层意思:演讲而随意离开讲台,不能容许;工作时间而擅离职守,也应受到批评。(3)听众反应:理解并赞赏方婷婷的讲话。因受字数和小小说体裁的限制,续写在文字上应尽可能简洁,不宜随意铺张。

这则续写训练受到教材编写者的重视,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写作·口语交际”部分选用:

给下面的片段续写结尾并拟标题,尽量与前面所述形成强烈的“反差”。

某厂“振兴中华”的读书演讲比赛进入高潮。

“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演讲员方婷婷嗓音甜润,吐字清晰。突然……

综上所述,现实生活是写作和命题的不竭资源。只要我们的微写作训练贴近生活,关注社会,训练题目的设计又科学合理,从实际出发,那么这种简便易行的写作形式就定能为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听众命题图书
图书推荐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下一站命题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