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与探索
2014-10-15张爱荣
张爱荣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8年建成投产,是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骨干企业。50多年来,武钢经历了三次创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武钢大力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先后与鄂钢、柳钢、昆钢实施联合重组。海资源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钢铁主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初步形成“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2013年世界500强排名328位。
伴随着武钢的三次创业,武钢审计工作经过了一个自我蜕变与升级的历程。内部审计在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公司改革发展大局,坚持“管理+效益”的审计定位,在企业利润空间减小的情况下,致力于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完善内部控制、改善运营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武钢内部审计:“管理+效益”的定位,决定了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效益和管理,最后落实到提高效益、提高管理水平。
一、什么是经济效益审计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内涵。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有关法规,运用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根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监督、评价和评估,提出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类别与原则。
经济效益审计分为三种:管理活动审计、资本经营审计和业务经营审计。管理活动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各项管理进行分析审查,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资本经营活动审计是针对企业资产经营与生产经营“双轨”运行的状况而产生的,是对企业资本经营效益、兼并活动效益、外部资本筹措活动效益等进行的审计,以评价企业资本的效率性和效果性;业务经营审计是对业务经营过程的合理性和生产力诸要素开发利用及其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进行的审计,具体包括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计和业务经营过程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遵循重要性、可行性、实效性的原则。以重点领域、重点部门为中心,围绕企业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审计;从经济效益审计的条件出发,使经济效益审计能够顺利实施;不能单纯追求项目数量,要以提高审计质量,求得实效。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1.“超越账本,深入业务“是经济效益审计的一大特征,审计对象是会计、统计、业务核算资料及多方面信息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经济效益审计的特殊之处在于审计的对象是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而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对象是账、证、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及所反映的财务收支活动。
2.经济效益审计注重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其根本目的在于评价企业经营状况,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挖掘组织潜力增加组织效益的具体措施。是非常直接地体现了内部审计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的目的,是将企业的内在需求与内部审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标准是有关的法律、财经法规和制度,以及计划、目标、定额、技术经济指标、同行业同类指标。
4.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
5.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为被审对象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服务。
二、企业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措施。要达到这一目的,政府和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最少的投入和消耗,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可以促进调整管理职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深层影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企业提高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企业增强自身实力、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多种途径,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是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的需要。
IIA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效益审计,堵塞管理漏洞,避免效益流失,将审计成果转化管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为组织增加有形价值;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卓有成效的内部审计来加强自律,树立注重内控、诚信经营、致力于公司治理的良好形象,为企业增加无形价值。
三、武钢集团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
武钢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多元化和跨地域的发展,为了应对世界范围内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浪潮,武钢加大了联合重组力度,通过不断的组织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以母公司为核心,拥有多家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多个参股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初步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母子公司框架。随着各类子公司增加,集团公司的产权层级将越多,法定运作程序会越复杂,这必然使得管控链条相应也越长,信息失真也越严重,管控成本也越高,管控效果也越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也越来越难。
特别是2008年以来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近年来更是处于亏损边缘。在此形势下,企业过去被掩盖、被忽视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的问题开始突显,这对企业保持平衡快速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为企业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创造了有利时机。在此情况下,武钢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最熟悉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控制的关键节点的优势,紧密围绕公司需求,调整工作重心主,以“提高企业价值”为审计目标,开展的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审计。
(一)加强对在物资采购领域的审计,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
近几年,在工作中越来越认识到物资采购领域及关键流程对公司成本、效益所产生的深远重大影响。审计部门从围绕大宗原燃料、备品备件等物资采购的计划管理、供方管理、采购物资出入库管理全过程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审计中发现:如备件采购的计划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控制作用,实际采购按照生产厂所报需求计划“照单抓药”,造成存货资金占用不断上升、居高不下;供方管理立户审核不严,存在不具备资质供方立户,且采购量巨大的异常情况;金属包装物采购与审价不相容职务未有效分离,对决定采购价格的重要参数“单重”、“出材率”、“加工费”不能提供有效的计算过程资料和确认记录,对在采购价格中已考虑了出材率的边角余料权属没有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国内进口铁矿石采购的物权转移确认及结算付款环节内部控制缺失,存在漏洞;受绩效考核的影响,物资采购部门为追求非武钢贸易利润额,采取了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增加非武钢贸易业务额,以套取贸易兑现奖励,增加了矿石采购成本,损害了集团公司整体利益等。审计建议物资部门对物资采购的计划管理、供方管理、价格管理、质量管理、物流储运管理、结算付款及采购监督各业务进行全面整顿,规范非武钢贸易业务,进行管理流程再造。针对内部审计的问题,物资采购部门加强了制度体系建设建立严格的运行机制,有效进行风险控制,实现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组织进行制度清理185项,新增、修订管理制度50项,优化细化业务流程41项,建立了计划先行、严格预算的管控模式,通过ERP系统对二十余万种采购物资设定最高限价,实施“季度定价,月度调整”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使集团公司提出的采购价格“三不高于”原则,落实到每份合同中。加强了渠道建设,重新修订了《物资采购供方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生产商和贸易商判断标准。进一步优化采购渠道,减少中间商比例,加大直供比例,通过严格审核渠道和年度供方评价,2011年以来清理了300多家中间商,2011年直供比例从2008年的74.57%提高到82%以上。
(二)加强对子分公司经营活动全过程监督,持续推进其流程优化,促进其提高经济效益。
在国家以出资者身份向武钢派驻监事会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的基础上,武钢集团于2001年制订下发《武钢派驻子公司监事会工作条例》并成立派驻子公司监事会,以出资者身份向其下属子公司派驻监事会,以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及时防范风险,强化自律行为,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派驻子公司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基础,以企业重大决策和重要经营管理活动为重点,以评价企业负责人履职行为为途径,以促进子、分公司规范管理增加效益为目标,每年对子、分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促进子、分公司规范经营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执行力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如对房产公司、后勤集团、幼教中心、旅游公司的年度经营情况检查和专项审计调查。监事会在严肃查处问题的同时,发挥长期驻点监管的优势,持续推进子、分公司规范管理,持续推进流程优化,提升了管理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如开展房产公司自来水效益审计,促使后勤集团积极采取措施改进管理创新,后勤集团将监事会检查发现的17项问题全部作为“管理提升年”活动中需整改的问题,计划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快餐采购成本管理、水供销差率管理,预计增加效益数千万元;如揭示了幼教中心未及时推进幼儿办园机制改革,长期依靠高额福利补贴问题;幼教中心2010年根据审计建议,实施了“调整园所结构,实施多元化办园”的机制体制改革,并对相关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完善了内部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消化工资增长因素后,2010年当年减亏550万元,2011年在2010年基础上又减亏510万元,2012年盈利。
(三)加强实物资产管理的审计,助推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创造效益。
在我国钢铁工业遭受重创,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的形势下,武钢内部审计高度关注之前在企业效益好时被疏忽的领域,探寻价值提升可能性大的领域,开展了武钢清欠资产管理情况专项审计、武钢非生产性闲置房产与投资性房产的专项审计。据审计不完全统计非生产性闲置房产与投资性房产约1500多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这部分资产的效益潜能未充分挖掘。一是大量房产长期空置,没有盘活创利。二是房屋与门面出租缺乏统一的底价控制,部分租金过低,造成国有利益流失。三是承租方在武钢房产上乱改乱建,造成房屋资产界定和后续管理困难。根据审计建议,下发《清欠房产管理与处置暂行规定》,集团公司已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管理和处置闲置房产。2012年闲置房产的处置收益达上亿元。
(四)狠抓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十一五”期间,武钢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下属单位每年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一般技措和生产检修项目。针对工程项目投资大、风险大、不可逆转等特点,武钢内部审计把传统的工程概预算审计,延伸到对工程全过程的审计,紧紧抓住设计、设备采购、工程结算等工程管理的关键流程、关键控制点,将审计关口前移,重点关注投资控制的盲点,适时发现工程项目的管理偏差,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了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再造,实现了审计增值。我们深入重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实时监督管理和控制,实时交换审计意见,实时整改,不断规范工程项目行为。对超投资项目坚持“逢超必审“的原则,严格把好结算关口,为公司降低了工程投资。同时,还对总包工程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对“十一五”期间公司外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审计范围的不断拓展,有力地控制了工程投资领域的相关风险,揭示了工程招投标、工程发包、工程结算、材料采购及总包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公司节约了大量资金,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
(五)强化对管理部门的同级审计和整改落实。
近年来,武钢内部审计以极大地勇气开展了对同级管理部门履职履责情况的审计,引起企业高层的关注和认同,达到了管理联动、纲举目张的效果。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在同一个单位屡查屡犯、在不同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等现象,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问题整改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需要公司层面相关管理制度的支持,难度较大。为此,我们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一是开展了对管理部门的同级审计,以揭示管理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归集、发现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主要问题,抓住管理的“牛鼻子”,提出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改善管理建议,通过发现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规范一项管理,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我们先后在人力资源、生产管理、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同级审计,内容涵盖预算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等控制活动,使一些长期困扰企业管理的顽疾得到治理,从源头上堵塞了管理漏洞,促进了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协调,提高了管理水平。二是对整改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需要公司层面相关管理制度支持的机制、体制问题,秉持“问题不整改不放过,严重违规违纪问题不处理不放过”的原则,加大标本兼治力度,联合管理部门促进整改。通过审计部门、相关管理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共同“会诊”,提出可行的整改建议,促进相关单位规范制度及流程、改善运营,达到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彤.经济效益审计学[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赵建平.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武钢审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