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开始让出阵地?
2014-10-15康斯坦丁·西夫科夫
康斯坦丁·西夫科夫
如今可以肯定地说,美国和整个西方在世界上逐渐失去地缘政治优势是21世纪前14年的总趋势,为什么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而且是在没有遭遇到什么强烈抵抗的情况下,美国就开始让出阵地呢?
精神基础开始崩塌
为了搞清原因,必须看看历史,苏联解体后单极世界模式占了上风,剩下的唯一力量中心主导着军事、经济,甚至精神层面的关系,美国的意识形态一家独大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美国精英把苏联的崩溃视为自己的胜利。显然,美国的领袖们认为全球博弈已经结束,现在可以实施那些庞大的计划了。能够抗衡的力量不复存在,可以全然不顾世界各地区局势的特点,为所欲为了。
在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政治中有着三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世界从此大同,应当发展共同的经济体系,每个国家在所谓国际分工中有固定的作用,国家间边界是历史遗留的痕迹,不应当妨碍资本、商品和人力的自由流动。
第二个观点是:社会建设的自由模式是全世界唯一可行的方式,应当得到充分发展,不应当受传统文化的限制。
第三种观点是:肯定西方文明在世界上的绝对地位,美国在其中起主要作用,起全球智囊中心的作用,主要生产信息产品这一现时代的主要产品。其他国家的作用是开采原料和生产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商品。
不考虑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的荒唐之极的自由化政策,使自由主义思想名誉扫地。打着保卫民主力量的幌子为军事入侵辩解,公开支持新纳粹(在乌克兰)或原教旨主义政治集团(在叙利亚和利比亚),使世界对西方模式失去兴趣,很大程度上导致美国对世界影响力的精神基础坍塌。
软硬手段均不奏效
曾是美国绝对盟国的国家开始奉行摆脱美国控制的政策,随着苏联的陨落,这些国家不再需要美国的保护。美国公开蔑视盟国利益,加剧它们摆脱保护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精英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采取紧急措施来制止这种进程的发展。在所有的手段中,美国选择了花钱最多且最无效的手段——军事手段。
对21世纪初一些事件的分析就可以推测出美国这一时期战略的内容:以2001年9月11日的超级恐怖事件为借口,为大规模动武奠定道德心理基础,展开强力行动摧毁公开不屈从美国的国家,然后,以它为前沿阵地向中亚扩张,对俄罗斯和中国,对中东和北非国家施压。
美国及其北约盟友的打击行动取得胜利,在占领了这些国家的领土后,它们在与起义者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战争中开始遭受重创。2008年“斗士”小布什换成了和平主义者奥巴马,似乎意味着美国要洗心革面,但改变的只是手段,软实力成为主要方法。
美国在中东和北非遭遇重挫。取代独裁政权的是极端的伊斯兰势力,它们不依附于西方,试图奉行独立政策。如叙利亚成功反击了侵略。
美国在中东和北非接连失败,于是传统的仆从国,如沙特阿拉伯决定在这一地区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在很大程度上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实际上也丧失对南美的主导地位。最糟糕的是失去了对委内瑞拉(南美最大石油开采国)的影响力。在此背景下,宣布似乎有助于西方实现能源独立的“页岩气革命”,实际上等于承认美国恢复对世界能源储备控制的企图破产。
地缘政策脱离现实
美国外交政策之所以无法令人信服,原因之一首先在于其目标定位不太具体。美国精英在这方面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极端主义。他们解决问题的手法不是使事情逐步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而是做一切都尽可能地快刀斩乱麻,基本上是彻底更换一个国家(侵略牺牲品)的政权。结果造成管理的脱节:局势从明显可控的顶层政变转为一场革命,而革命是很难控制的,多数情况下根本无法控制。这在“阿拉伯之春”的各个阶段以及乌克兰都有体现。
对美国及整个世界极其危险的,是美国地缘政策所暴露出的根基的虚幻。使命感、天赋的全球统治意识以及对某个高级目标的热衷,这些不仅体现在一些统治阶层代表的讲话中,在美国正式文件中也有反映。这时常会使地缘政策脱离现实,从而催生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冲突。
美国的失利还有一个原因,即对对方明显估计不足。结果造成几乎所有行动都旷日持久,多数情况下达不到最终政治目标,无法实现最初的行动计划。
在危机及一些非典型的形势下,美国政策则暴露出灵活应变能力的缺失。行动缺乏系统性,所选方式远非最为有效。西方一些头面人物现身基辅独立广场或对俄实施制裁就是例证,所采用的力量既不符合相应情势,也不符合所要解决的问题。
总体上可以说,美国政策收效不大的原因带有系统性,根源在于美国精英机构自身及其运作的机制。短期消除这些原因是不可能的。
(摘自俄罗斯《军工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