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斯巴鲁三厢力狮韶关探幽
2014-10-14许晖
许晖
从广州到北京的航线不记得飞过多少次了,飞机从白云机场起飞之后随即往北攀升,只要是白天且天气晴好,一会儿就能从舷窗看到,城市已经从地面上消失无踪,满眼都是连绵不绝的青山,或大或小、波光粼粼的水库点缀其中。这时候你再瞄一眼航线图,一个不甚熟悉的地名(SHAOGUAN)赫然居中,没错,它就是韶关!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北江上游,浈、武、南三水交会处,与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邻广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古称韶州,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韶州得名韶关始于明清之际,在今韶关市区先后设立水陆三个税关收税,俗称韶关。
有别于传统的韶关地区自驾游,我们并未以当地名扬四海的丹霞山为主打,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另类的路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探访先人、前辈们留下的足迹。作为一次兼顾旅游和商务的短途出行,手头这台斯巴鲁力狮再合适不过,因为它是轿车当中户外拓展能力最强的,也堪称休旅车之中最有商务范的,低调之余兼具实用与驾驶乐趣。更重要的是,这款车和韶关还有着近乎传奇的不解之缘。
港京赛足迹
这不解之缘就来自于赛车,不知道还有多少读者记得1985年首届港京拉力赛,这是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汽车赛事。广东省内最出名的赛段莫过于小坑水库路段,它就位于韶关境内。这项为中国赛车运动留下了丰富遗产的拉力比赛,培养了像卢宁军这样的第一代“中国车王”,也孕育了中国首批赛车记者,比如咱家的“黎叔”。重走小坑赛段,追忆一下那段闪光的历史,并以此向众多前辈们致敬,这是我们此行的最大目的。
从广州到韶关的高速公路十分好走,但是从沙溪出口进入崎岖的G106国道,顿时让大家感受到了韶关境内起伏多变的地形。小坑水库虽然位置非常偏僻,但用导航还是很容易将它锁定,从国道下到省道走十几公里再转入库区山路,右边就是风光秀丽的水库了,干嘛叫小坑?太低调了,水面可是比颐和园昆明湖还要大呀,下次在飞机上兴许都还能找到它。
沿着水库的这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就是赛道,当初的沙土路已被修葺成为平整的水泥路面,不过还保持着双向两车道的宽度,道路的走向和弯形应该也没有变。貌似普通的一段沿库山路,但走上一段你就发现,路面跌宕起伏,弯道复杂多变难以预判,前方可视距离几乎永远都不会超过100米,隐藏在郁郁葱葱的植被两旁,是暗藏杀机的水库悬崖与临山峭壁。由此可知,这条已沉寂近30年的公路当年曾上演过怎样的速度激情,仔细一想,它可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条汽车竞速赛道!
驾驶着与当年港京拉力赛“555富士车队”冠军车一脉相承的三厢力狮,很容易让人产生暴走的冲动,因为方向盘中心的六星车标时刻会提醒你,这是一台有着水平对置引擎和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的斯巴鲁。将近30年过去了,不少本来很有性格的汽车品牌都已逐步放弃了传统,但斯巴鲁还坚守家族特征不随波逐流。让坐副驾的兄弟客串一下拉力赛的导航员,对着导航屏幕播报下一个弯道状况,我斗胆在这条久违的赛道上小小飙了一把。要不是偶尔突然出现的对向来车吓人一跳,还真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当年的激烈比赛当中。
亲临此地之后发现,小坑水库不仅适于攻弯,亦适合夜间观星。由于远离都市,这里的夜空格外纯净。拉开车门走到坝堤之上,无论仰望天幕还是俯视水影,举目都是浩瀚的漫天繁星,看腻了流光溢彩的“小蛮腰”,你一定会更钟情于眼前这派“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动学水声”的原生态夜景!“好好找一下,北斗七星在哪里?”“这哪是北斗七星,看上去更像是斯巴鲁的六星车标吧?”对了,顺便考各位一下,斯巴鲁以及这六星车标究竟有何含义?
祖先的足迹
说起姓氏的起源,全国上下四千余个姓氏可谓五花八门、光怪陆离。不少人家中都会有着属于自己一族的族谱,也会有供奉祖先的祠堂。可如南雄珠玑古巷一般,在一千五百米长的宋代古巷道两旁林立着不同姓氏宗祠的地方,举目国内估计再无二处。北宋末年,大批中原人为躲避战乱,纷纷向南迁移。其中部分从东京城逃出的难民,越过南岭到此开枝散叶,造就了汉族广府民系, 鼎盛时期约有170余家姓氏同处一村,可见当年规模之大非比寻常。
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流水见人家。又见珠玑巷,又见古祠堂,又仿佛见到祖先穿越梅岭,扎根珠玑那坚强而伟岸的身影。我们漫步在珠玑古巷之中,眼睛自然而然便被两旁的各姓宗祠所吸引着。尽管我深知自己宗族来自何处,可还是好奇地寻找着五百年前那同属一家的许氏祖居。虽然门脸没有如李氏、刘氏、吴氏等大姓那么辉煌,不过心中依然有种说不出的亲切,得亏咱家地段好,就在巷子口。韶关地区自古盛产黄烟,珠玑古巷特有的“南雄手卷”可谓一绝,烟比较长,烟丝实在,燃烧缓慢,再加上口感略微有点呛,基本上抽不完一整根就得掐灭,对于平时就抽烟过量的我们这次只能浅尝辄止了 。
客家人的足迹
提起地处粤赣湘交界的韶关,不能不提及客家人。古称“客家五州”之一的韶州(粤北),70%的人口属于客家族系。不少县城更是客家族系占比超80%的“纯客县”。客家人全球分布广泛,名人辈出,以团结著称。客家围楼就是宗族团结的一个代表力作,发展至今俨然成为一种建筑典范。1986年发行邮电部发行的“中国民居”中那张面值1元的客家住宅让取材于福建的客家土围楼“承启楼”名扬天下。可是鲜有人知道这隐匿于韶关始兴县的方型“满堂客家大围”。
下车仰望,着实被这大围所震撼到。三厢力狮那本不小的身段,放在大围之前简直就是小小朋友。拾步进入这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历时24载竣工的满堂客家大围,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上、中、下三个小围楼连接构成,全部由水磨青砖、青石拱门构造、里外三层,占地二十余亩,内有三个祠堂,14个天井,777间住房,最高四层,设17个炮孔。可住数百人家,内有寝室、厨房、储粮室、杂物间、厕所、牲畜栏舍、粮仓水井、大院、祠堂、议事厅等,俨然一个小国。中间围楼高16.9米,另两座稍矮的围楼拱卫其前后,气势非凡,蔚为壮观。不得不佩服当年的设计师,大围不但用料上乘、做工讲究,而且坚固无比。不少围墙采用“金包银”砌就,即用砖和石条外砌墙壁,里面夹杂着沙和碎石,万一墙壁被挖开洞口,里面的沙石就会流泻出来堵住洞口。看来当年太平天国攻打大围愣是没得手也是有道理的。
最奇特的莫过于大围之中门最多,大门、中门、小门、正门、侧门、偏门,凡门之种种包罗其中,可谓门之大成。其中上新围大门直往里望可见七道门槛一气连通。而上新围后面的两边屋角之处,各有一个“一门通七门”的奇妙之处:一个仅仅2~3平方米的狭窄之处大门小门共7座门环环相嵌。难怪我们的田宏编辑在跟我们于大围中走散之后不得不通过电话方式寻求出路。
自然的足迹
追忆了历史,探访了人文,又怎可少了美景。名声在外的丹霞山虽然贵为世界遗产,不过看多了总让人有点审美疲劳。至于阳元石、阴元石此类的景点意会即可。忙里偷闲最难得就是清静,与其在景点人挤人,还不如来广阔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更自在。
既然号称国家级别,规模自然不小,景点之间必须驾车前往。打开车窗,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边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前行。绕弯瞬间眺望山间,蜿蜒的公路如银蛇般盘绕期间。万丈悬崖之下,谷底便是湍急溪流。随着海拔的不断攀升,遍山的“华南五针松”如华盖般倾覆,远处重重山峰数之不尽。“九重山观景台”上,有游客在低声细数着重重山峰,每个人都能得出不一样的数目。可在我看来,这过了“南岭”就是“岭南”的山脉,却是“有山不连脉,何止九重峰”。
绕过山路直达山尖,耳闻车外水声,尽头处广东迎客松跃然出现,它苍劲奇秀,俊俏多姿,丝毫不逊安徽黄山迎客松的婀娜多姿,难怪南岭又被称为“小黄山”。只可惜著名的广东第一峰,海拔1902米的石坑崆因为修路的原因未能抵达。不过这也成为我们下一次出游的充分理由,下一回,我们势必越过石坑崆,走入湖南莽山地境,寻找那脚踏两省的足迹。
结语
一群终日频于奔命的商务人士,难得有机会释放自我,但欢乐时光永远是短暂,事实证明,粤北山区着实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幽。虽因时间关系未能尽兴,却让我们循着先人、前辈们的足迹回味了一番。这次短暂的自驾游让我觉得,选择力狮的人,不会将自己拘束在水泥丛林之中。好好营生之余,放下那急促的步伐,回头走走曾经的足迹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经常给自己一种纵情山野的小冲动,不需要过于偏远与艰险的山野,也足以感受到自然脉搏的跳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