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2014-10-14高源孔德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微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源+孔德瑞

摘 要:网络的发展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09年以来,微博这种网上交流工具进入我们的生活并迅速得到受到关注,继而成为最受网友追捧的网络工具。高校在不断发展并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同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好微博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趋利避害,不断探索利用微博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进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微博 高校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中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达1.95亿,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1]。年轻活跃的大学生群体亦成为了微博的重要用户群,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充分认识微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发挥其优势,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新挑战

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开放、互动、自由、平等以及资源丰富性和观念多元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道德观念、思维方法、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和资源的日益广泛应用,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的产生。网络的人机交往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现实交往方式,形形色色的吸引眼球的信息和动感刺激的游戏,以及网上与现实的角色冲突等,容易导致他们忽视和远离现实的人际关系,产生人际关系淡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多重人格、网络成瘾等问题,甚至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很容易因网络的使用而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担负起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预防和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网络的主体隐匿性,也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网上的言论能够更直接地体现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同时在网络交流中,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更容易把握大学生的真实心理[2]。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其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并未和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网络认识和使用率的提升同步,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高工作水平,深化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保证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在于培养政治情感、引导政治行为、传播政治意识、和谐政治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在于引导政治方向、塑造个体人格、激发精神动力、调控品德行为等[3]。这两方面价值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年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一个巨大群体,他们在网络应用中的主体性高度提升,信息渠道更加广阔,社会文化思潮、价值观念越来越多样和差异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只有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效果得到相应的发展。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间,而且这种趋势会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形成更大的影响力。随着学生网上虚拟生活的大量增加,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适应了校园文化的这种需求,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的方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同时为校园文化提供一个新的物质技术环境,便于在网上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是要在高校网络中营造一种浓郁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满足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知识文化和精神需要,引导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伴随着E一mail、BBS、QQ和博客、微博这些网络工具的深入人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应用这些网络工具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三、利用微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和教育者陆续将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然而,如何使微博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得到充分重视,如何有效的解决并防止微博应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其充分发挥微博优于其他网络媒介的特性,从而科学有效的将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一步探讨。

1.正确认识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通过微博,不断发布校园新闻、校园动态、活动信息、服务咨询等,为同学们提供信息服务。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与同学们实现课外的交流,走下严肃的讲堂,走进同学们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难题;也可以通过微博,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利用微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实践

建立学校微博平台,使其成为校内信息交互工具,发挥微博服务学生、改善学校管理的功能。高校作为人才库,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校园微博平台。微博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使得它在信息发布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教务处可以发布各种教学通知、教学文件;可以发布自习室开放楼层及教室的空余座位信息等等。图书馆可以借助微博平台发布新书信息、学术交流和讲座、借阅提示、信息咨询、图书检阅等各种个性化的服务;就业部门发布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由于微博“背对脸”的交互方式,学生和教师可以选择性的跟随相关部门的信息。比如,大四的学生可能只关注就业信息和考研信息,而有些教授则更关注国家基金申报和科研项目进展之类的信息。除此之外,针对学校改革、规章制度建设等,学校还可以通过微博发布投票和话题会的方式进行舆论监测和民意调查,从而得出师生的真实想法并采纳师生合理的提议,从而可以为学校的建设做出更好的决策。

3.发挥微博作用的工作方法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微博,在微博的过程中加强对微博的认识和运用微博的能力,增强微博与思想政治学习相结合的思维意识,逐步形成一种完善的区域微博学习体系的文化氛围。教育者可以通过微博布置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开放性的可以由团队通过组织、讨论而共同完成的学习项目,使处于同一团队的学生对学习项目自主地进行任务分配!资源收集和写作性学习。随着学习的深人,教育者应当更加积极的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与其在平等互助的前提上进行交流沟通,充分利用微博作为学习的工具、方法、经验和网络资源等。随着学生的逐渐成熟,教育者可以通过微博以建议的形式引导他们开始学会自我设定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这个阶段的教育者不是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教育者的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如何学习。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育效果往往比简单灌输来的明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所以,高校完全可以模仿新浪,在自己的微博上推出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枯燥的说教化

为生动的体验,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高校可以在一些特别的节日(比如学雷锋日、世界献血日等)设计一些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微博活动,在学生参与的同时,适时地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和主体性认识和确认基础上的实践活动[4]。

总之,利用高校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需要系统地规划与管理,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微博作为一个年轻的媒体,还有很多潜能尚待开发,在未来,一定有更多的新功能可以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当善于发现二者的契合点,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潘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