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之忧
2014-10-14赵振华
赵振华
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实质是产业转型,产业转型的实质是产业结构优化。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产业竞争力来体现,产业竞争力则要通过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优化产业结构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但目前由于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误区,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阻力。为此,我们需要认清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澄清模糊认识,从而找出产业结构优化的难点和出路。
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从产业演化史中不难发现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家族中不断诞生新的成员。原始社会只有原始农业,即简单的采集和狩猎业。工业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以来,新的产业层出不穷,现在究竟有多少个产业谁也说不清楚。二是产业增加呈现加速度趋势。在原始社会需要数万年时间才能产生一个新的产业,而今可以说每年甚至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的产业。三是产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如果从大的产业而言,目前仍然是三大产业,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也有将信息业列为第四产业。但是今天的农业已经不是一百年前、一千年前和一万年前的农业,根本区别就是技术含量不一样了。四是产业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产业之间界限比较分明,农业就是农业,而今,农业已经成为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农业,越来越多的地区使用自动喷水灌溉技术、飞机喷洒技术,蔬菜大棚中广泛使用二氧化碳机,养殖业中广泛使用自动投放饲料机,如此等等,现在真的说不清楚农业是农业工业还是工业农业,以至于有人戏称工业米、工业面、工业猪、工业鸡。农业中的服务业比重越来越高,一个电话就会有人来耕地、灌溉、浇水。五是第一产业产值和劳动力比重越来越低,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高,第二产业则经过先上升再下降的倒U型变化。
产业结构优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产业结构优化根本标志有两个:一是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关系要协调,不存在长期的长线产业,也不存在长期的短线产业。长线产业的存在意味着供大于求,产能过剩,资源闲置和浪费;短线产业的存在意味着供给不能满足正常需求,制约产能的充分发挥。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结构的协调犹如人的四肢以及各个器官之间的机能一样,不能一只胳膊长,一只胳膊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二是能够不断升级,高技术产业不断代替低技术产业。由于人们需求无止境、科学技术进步无止境、产业升级无止境,我们无法宣布某年某月某日产业升级完成了。从三大产业的变动来看,产业升级具体表现为,第三产业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不断提高,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但是,这种下降只是一种趋势,第一产业无论如何下降,都不会等于零;第三产业的比重无论如何上升也不会等于100%。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第一产业,也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第三产业而没有第一和第二产业。从要素密集程度来看,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过程。产业结构协调和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不可缺少两个要素。只协调不升级,犹如人一样,就长不大,成为侏儒;只升级不协调,就会成为畸形人。
产业结构的协调与升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静态不变的。过去协调不意味着现在协调,现在协调不意味着未来协调。曾经先进的技术经过或长或短的一个阶段之后就会成为落后的技术,因为又有新的技术诞生和应用。产业升级就是打破原有平衡实现新的平衡的过程。从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变动规律来看,三大产业各自的比例到底多大为好,没有固定比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也没有固定比例。
产业结构优化有两个逻辑。一个逻辑是从需求角度出发,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居民收入提高,收入提高增加对新产品需求,新产品需求的增加诱导产业运用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一个逻辑是从供给角度出发,即企业追求利润的动力决定了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就是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企业技术升级的过程,由此促进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
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几个似是而非的认识
产业本身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产业只是国民经济的部门或行业,它本身没有先进与落后、好与坏之分。就三次产业来看,不能说第一产业是落后的,第三产业是先进的;就每一产业内部来看,比如第一产业内部我们不能说种植业是落后的,养殖业或畜牧业是先进的,第二产业内部我们不能说一般的加工业是落后的,重化工业是先进的,第三产业内部我们同样不能说餐饮业是落后的而信息业就是先进的;就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而言,也不能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落后的,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就是先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就是技术升级的过程。产业的先进与落后,判断的标志是与技术的结合状况,与当时最先进技术结合的就是先进产业,与落后技术结合的就是落后产业。如与先进技术结合的农业就是现代农业。在任何一个产业中,都有技术先进与落后之分。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并不意味着要孤立地发展第三产业而抑制第一产业,在第三产业内部也不意味着要孤立发展信息业而抑制一般的生活性服务业,而是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来武装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行业。
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传统与现代是根据该产业产生的时间先后而言的,早先产生的产业一般认为就是传统的,而距离当前越近则一般认为是现代的。传统产业并不意味着落后,不少传统产业承接的是历史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制作的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青睐,越来越多手工制作的产品价格要远远高于机器制作的。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传统产业等同于落后产业加以淘汰。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有的传统产业不仅不能淘汰,恰恰相反需要加以保护;有的传统产业则需要运用新的技术来改造,如农业中传统的灌溉技术即大水漫灌就需要用滴灌、喷灌来代替,传统的人力蓄力耕作需要用机械耕作来代替等;有的传统产业,既没有市场,技术水平又落后,则必然要被淘汰,如传统的制缸业以及陶盆业已基本消失。
新兴产业不等于某个固定产业。不能把新兴产业等同于某个固定的产业,如信息业、生物制药业等。实质上除了近年产生的独立的新兴产业以外,在每一个传统产业中,也都在不断衍生新的产业,如传统农业中产生的农业保险业等,因此,发展新兴产业需要更加注重发展传统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同时,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技术都是最新的,由于信息技术进步一日千里,今天还是先进的信息技术,明天就可能遭到淘汰。
淘汰落后产业不能只依靠政府行政指令。一个时期以来,淘汰落后产业基本上是政府通过行政指令,层层下达计划指标,要求某个地区淘汰多少家落后企业。其好处是见效快,但问题是不同地区落后企业数量不一样,如何确定落后企业数量显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实政府在产业结构优化中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弥补市场失灵,解决负的外部性问题,即生产或消费给其他人带来了附带的成本,比如污染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把废水排放到江河湖海,把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污染了空气,这种现象依靠市场机制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为作为市场主体更关注利润,而不会主动解决污染问题,因为解决污染就要增加成本。这就需要政府制定污染排放标准,对于不达标排放的需要限期整改或强行关闭。至于污染排放物达标的企业,技术是否落后,有无生命力要通过市场来判断。因为,技术落后,产品成本就高,没有市场,必然会被淘汰。相信今天没有哪一家企业还愿意生产BP机和大哥大。
产业比例降低并不意味着该产业落后。在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第一产业比例自然要降低,但并不意味着第一产业不重要,也不意味着第一产业技术落后,恰恰相反,从我国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第一产业的总量在急速扩大,生产力在急速提高。1978年我国的农业总产值只有1028亿元,到2013年则达到56957亿元,增长了55.4倍,但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28.2%降低到2013年的10%,年均降低0.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优化的难点和出路
优化产业结构无疑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为什么成效不明显,难点在哪儿?
难在相当多的欠发达地区,没有产业基础。农业靠天吃饭,工业和服务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都是传统的小型加工业和服务业,企业自身没有促进技术进步的能力。
难在像东北等一些老工业基地,要淘汰落后产能,会产生大量失业等社会问题,地方没有积极性。最近一个时期,中央三令五申要淘汰落后产能,阻力不是来自企业,而是来自地方政府。因为淘汰落后产能,不仅地方政府少了一笔收入,而且还背上大量失业人员社会包袱。
难在缺乏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就是要用先进技术代替落后技术,先进技术成为制约产业结构优化的最大瓶颈。先进技术一靠自主研发,二靠引进。而未来引进先进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的技术在国内是先进技术,但在发达国家基本上属于二流甚至三流的技术,随着我国的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于发达国家,要引进最先进的技术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少数技术可能引进,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发达国家成为研制中心,我国成为制造中心,在技术方面永远是别人的附庸。
出路在哪儿?
欠发达地区要引进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这些产业受到当地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的约束,在东部地区生产没有竞争力,只有转移到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欠发达地区。优化产业结构首先要立足于做大做强企业,如果没有产业就不存在优化产业结构。
要构建新的科技研发体制,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孤立、封闭,科技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状况,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由企业出题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做文章的新的科技体制,既解决企业缺乏技术的问题,又解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缺乏经费、科研动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鼓励风险投资,创新就有风险,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如果失败,谁来承担风险,这就需要鼓励风险投资。
要解决目前老工业基地因为淘汰落后产能而产生的失业等社会问题。从政府的角度而言,需要构建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但最为根本的是需要大量新的企业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因此,老工业基地要优化产业结构,需要积极地发展更多的小微企业。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杜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