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涉农创业究竟有多难

2014-10-13邢婷

教育 2014年26期
关键词:意愿毕业生农村

邢婷

从大学毕业到走上农村创业之路究竟有多难走?在大学生就业难作为热议话题年复一年冲击公众视野时,这个问题开始被更多大学生所关注。8月30日,山东首份大学生农村创业现状调研报告出炉,该报告由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申钊带领197名学生志愿者完成。申钊说:“调研给我的深刻感受是,与城市相对成熟、宽松的创业环境相比,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形势更加严峻。除政策制度因素,传统的社会偏见、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自然因素等,都无形增加了创业的艰辛和难度。”

创业意愿高,但付诸实践者少

这一调查历时两个月,内容包括山东省17地市已实现在农村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现状和全省涉农专业、商科类专业在校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意愿及认知。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相结合,发放问卷4943份,回收问卷4651份,有效问卷4543份,并对743人进行访谈,受访对象遍及50个涉农县。

在对2014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中,有农村创业打算的学生占67.12%,而已准备好并实施的学生仅占6.85%。对于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农村创业,47.21%的学生表示需要“发现明确新商机”。这意味着,大部分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意愿还未真正付诸实践。而在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中,近70%的学生对农村创业有了解,但能做到非常了解的学生则仅占2.56%。除了对相关政策认知度不高,一些认知偏差明显阻碍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选择。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农村创业最主要障碍是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43.58%),其次是资金缺乏(29.57%)。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就业观念和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背后隐藏的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的巨大差距,是导致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意愿低的主要原因。”申钊概括。从农村创业意愿强度看,越是生活贴近农村的学生越有返乡创业的意愿。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还受家庭所在地主要收入渠道影响,家乡以农产品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渠道的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更强烈。这从侧面反映出,越是从落后地区出来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越大。

资金是农村创业的障碍

与在校大学生对农村创业的想象图景不同,那些已挽起裤腿在地里热火朝天干起来的毕业大学生对农村创业有着更深的感悟。2004年,本科毕业的章丘大学生李少清和爱人由一家兽医门诊部起步创业,遭到家人极力反对,被斥为“阉牛骟猪的三教九流的活儿”。如今,夫妻二人办起了黑猪养殖场,年销售额千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养殖户。即便如此,李少清仍为筹资扩大养殖规模发愁:“我们用房子做抵押贷款200万元,两个月还没批下来。相比而言,我们已经做到一定规模,何况那些刚开始创业的大学生。”

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点。有57.69%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农村创业的首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其次是经验不足(39.01%)。如何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他们面临的又一道难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1.65%)认为农村创业环境一般;对地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服务,有55%的受访者仅是基本满意,有37%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满意,非常满意人群仅占6%。申钊说:“针对农村创业大学生群体,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很多受访者反映,存在政策落地难的现象。”

此外,调查还显示,在大学毕业生中,有超过25%的创业者未接受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接受过政府政策支持的创业者中,有超过一半(56%)的受访者认为效果一般,认为效果不好和不了解政府政策的占33%。在李少清看来,目前农村创业大学生接受的培训与实践脱节,“我们更需要的融资业务、低成本宣传、权益保护等培训基本没有”。

多渠道实现农村创业

到农村创业的选择不应是盲目的决定,需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充足心理准备,需要资金积累、家人支持以及体现个人优势的领域创业。调查显示,66.48%的被调查者认为创业最佳时间为毕业后2年至5年。大学生农村创业动机首先是实现个人理想和自我价值(27.91%),其次是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24.12%)。调查结果同时显示了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优势: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更善于发现商机。

如何让大学生农村创业之路走得更为顺畅?该调研报告建议,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实现“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回归,加强国家对农村发展、创业政策及创业典型的宣传,营造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农村创业热情的社会环境。而融资难、用地难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农村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此,该报告建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立体式复合式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落实完善各项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

针对目前大学生农村创业涉及的部门复杂,并且存在配合和协调的困难与空白等问题,该报告建议,明确管理和服务部门,探索建立大学生农村创业状况数据库和项目资源库,成立农村创业青年协会及网络信息平台,助力大学生农村创业由生存型向机会型转变。该调查同时显示,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农村创业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报告建议,将新型职业农民、以农产品电商为主的农民经纪人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和创业教育体系,把大学生农村创业人数纳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发挥高校专业和智力优势,为农村创业毕业生提供持续跟踪指导。

在申钊看来,随着国家坚决破除体制机制性弊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学生农村创业率低、以生存型为主的现状必然逐步改善。“大学生农村创业意义重大、前景广阔、精彩可期。”申钊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愿毕业生农村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最“叛逆”的毕业生
赞农村“五老”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