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题大做,突出能力

2014-10-13肖秀锦

考试周刊 2014年69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微课程高考

肖秀锦

摘 要: 2014年福建省高考理科综合卷第12题的命题秉承了推陈出新、凸显能力的原则,本文对理科综合卷第12题进行解析,充分挖掘试题亮点,并提出大数据背景下的2015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考 试题解析 试题亮点 教学建议 微课程

一、试题解析

1.题目。

在一定条件下,N■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时变化规律的是( )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c■均表示N■O 。)

初始浓度,且c■

2.简析。

从题给的实验数据可观察到,每10minN■O浓度均分解0.01,反应消耗的N■O浓度相等,说明反应速率相等,即N■O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A项正确;观察表格数据,发现反应至100分钟时N■O完全分解,说明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最后的速率为0,即反应不存在平衡状态,B项错误;根据已知半衰期注释,应用表格数据,若取浓度变化0.100→0.050,则可知半衰期为50min,若取浓度变化0.080→0.040,则半衰期为40min,可知浓度越大半衰期越长,C项错误;若取10min为时间段,计算出0~10min时NO■的转化率为10%,而10~20min时N■O的转化率则为11.1%,转化率最终为100%,可知浓度越大转化率越小,D项错误。

二、试题亮点

1.题干简洁,图像新颖,凸显能力。

试题以一氧化二氮分解为载体,呈现一表四图、文字少、图像新颖等特点,试题着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获取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相比近三年福建省理综第12题,题干文字更简洁,增加表格数据,图像由一个增加到四个,图表信息量大,尤其坐标速率——浓度的图形,教材及练习题从未见过。试题重视考查从图表中获得数据和处理应用数据的能力,尤其强化对图形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概念之间转换关系的思维建模,着重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运用信息的能力。

2.概念计算,深度理解,多元考查。

图表中涉及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转化率、半衰期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考查,把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计算通过数据、图像形象体现出来,要求学生利用图表中横纵坐标变化关系,充分进行表、图转换,获取有效信息,多元考查学生能力是高考的热点。本题涉及速率计算、是否是可逆反应、有无化学平衡概念理解与判断、根据半衰期注释进行半衰期计算并分析半衰期的变化规律,此点类似2010年高考题第12题。此题对于图像分析能力与审题能力有较高要求,难度较大,有较好的区分度,成为2014年理综化学考题的亮点之一。

3.突破定势,激活思维,提高素养。

化学反应中某些实验变量通过实验数据构成图像、图表为表达形式,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本题图像B若不结合表格数据,容易掉进“大则先拐先平”化学平衡图像的陷阱,此题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要求学生通过图像、表格等多样化的信息转换激活思维,否则误选B。试题体现考查学生处理化学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高考选拔考试以思维为基础、信息有效获取等多元学习能力与素养的要求。

三、关于大数据背景下2015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2014年高考已经过去,展望2015年高考,我们相信2015年高考将依然遵循“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总体思想。通过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提出大数据背景下2015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1.重视教材,吃透教材;扎实基础,查漏补缺。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命题趋势越来越回归教材。考查的知识依然是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如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及实验探究,试题突出对中学化学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考查。2014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主要考点有:基本概念,如溶液、胶体、萃取、同分异构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电离与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浓度讨论等;物质检验与制备;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的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问题、盖斯定律应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试题中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铁及其化合物性质、二氧化硫及亚硫酸钠性质;电化学腐蚀中吸氧腐蚀;氧化还原的化合价升降法的配平;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等主干知识。不难发现考查的知识都是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一轮复习应从教材出发,弄清基本概念与核心知识点的原理,复习教学可大胆尝试让学生复述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求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概念是怎么来的?原理是什么?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异同点?如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复习时,指导学生把握“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主线,避免重复“知识——知识”的低效复习,实现“知识——联系——应用——感悟”的高效复习,师生要树立“科学掌握一种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有用”的思想。因此,一轮复习中能够“跳出题海,减负增效”的最重要环节就是重视教材、吃透教材,牢牢把握主干知识、基本方法不动摇。

2.尝试微课,利用资源;自主学习,高效复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超媒体技术的应用,使高考复习教学更具个性化、动态化和形象化。根据教育厅规定的暑期学生不能补课的精神,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暑期更好地自主学习,我们提供“学科网微课堂”——化学学科网链接,推荐微课网在线教育等资源,高三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制作复习小专题微视频,目前正在开发如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及考查等70个小专题的课件和微视频。相信学生通过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能够在暑假完成高三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检测,为新学期高效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研究真题,训练思维;关注生活,培养能力。

近几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体来讲试题难度不大。建议师生至少要研究近5年的高考题,从考题的考点、设问的方式及题目内在逻辑加以研究,通过设置装置图、曲线图、表格和流程等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及探究的能力。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如实验探究试题按照“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的思维方式加以训练,图表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试题可以按照建模思想进行训练,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等量关系,运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如本文12题的解析,福建理综23(4)通过模型建立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25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设计、评价实验等探究能力。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中要注重发展思维。试题中经常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常识,理科生往往缺少必要的生活常识,答题时容易丢掉分数。如2013年考题中关于发酵粉化学成分、铝制品正确使用、铁闸的保护、食品中抗氧化剂、废铁皮的回收利用等,都要求学生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技术和环境的密切联系。

总之,高三复习教学要坚持“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到位的原则,在复习中帮助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三阶段飞跃。

摘 要: 2014年福建省高考理科综合卷第12题的命题秉承了推陈出新、凸显能力的原则,本文对理科综合卷第12题进行解析,充分挖掘试题亮点,并提出大数据背景下的2015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考 试题解析 试题亮点 教学建议 微课程

一、试题解析

1.题目。

在一定条件下,N■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时变化规律的是( )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c■均表示N■O 。)

初始浓度,且c■

2.简析。

从题给的实验数据可观察到,每10minN■O浓度均分解0.01,反应消耗的N■O浓度相等,说明反应速率相等,即N■O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A项正确;观察表格数据,发现反应至100分钟时N■O完全分解,说明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最后的速率为0,即反应不存在平衡状态,B项错误;根据已知半衰期注释,应用表格数据,若取浓度变化0.100→0.050,则可知半衰期为50min,若取浓度变化0.080→0.040,则半衰期为40min,可知浓度越大半衰期越长,C项错误;若取10min为时间段,计算出0~10min时NO■的转化率为10%,而10~20min时N■O的转化率则为11.1%,转化率最终为100%,可知浓度越大转化率越小,D项错误。

二、试题亮点

1.题干简洁,图像新颖,凸显能力。

试题以一氧化二氮分解为载体,呈现一表四图、文字少、图像新颖等特点,试题着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获取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相比近三年福建省理综第12题,题干文字更简洁,增加表格数据,图像由一个增加到四个,图表信息量大,尤其坐标速率——浓度的图形,教材及练习题从未见过。试题重视考查从图表中获得数据和处理应用数据的能力,尤其强化对图形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概念之间转换关系的思维建模,着重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运用信息的能力。

2.概念计算,深度理解,多元考查。

图表中涉及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转化率、半衰期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考查,把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计算通过数据、图像形象体现出来,要求学生利用图表中横纵坐标变化关系,充分进行表、图转换,获取有效信息,多元考查学生能力是高考的热点。本题涉及速率计算、是否是可逆反应、有无化学平衡概念理解与判断、根据半衰期注释进行半衰期计算并分析半衰期的变化规律,此点类似2010年高考题第12题。此题对于图像分析能力与审题能力有较高要求,难度较大,有较好的区分度,成为2014年理综化学考题的亮点之一。

3.突破定势,激活思维,提高素养。

化学反应中某些实验变量通过实验数据构成图像、图表为表达形式,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本题图像B若不结合表格数据,容易掉进“大则先拐先平”化学平衡图像的陷阱,此题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要求学生通过图像、表格等多样化的信息转换激活思维,否则误选B。试题体现考查学生处理化学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高考选拔考试以思维为基础、信息有效获取等多元学习能力与素养的要求。

三、关于大数据背景下2015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2014年高考已经过去,展望2015年高考,我们相信2015年高考将依然遵循“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总体思想。通过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提出大数据背景下2015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1.重视教材,吃透教材;扎实基础,查漏补缺。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命题趋势越来越回归教材。考查的知识依然是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如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及实验探究,试题突出对中学化学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考查。2014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主要考点有:基本概念,如溶液、胶体、萃取、同分异构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电离与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浓度讨论等;物质检验与制备;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的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问题、盖斯定律应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试题中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铁及其化合物性质、二氧化硫及亚硫酸钠性质;电化学腐蚀中吸氧腐蚀;氧化还原的化合价升降法的配平;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等主干知识。不难发现考查的知识都是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一轮复习应从教材出发,弄清基本概念与核心知识点的原理,复习教学可大胆尝试让学生复述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求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概念是怎么来的?原理是什么?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异同点?如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复习时,指导学生把握“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主线,避免重复“知识——知识”的低效复习,实现“知识——联系——应用——感悟”的高效复习,师生要树立“科学掌握一种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有用”的思想。因此,一轮复习中能够“跳出题海,减负增效”的最重要环节就是重视教材、吃透教材,牢牢把握主干知识、基本方法不动摇。

2.尝试微课,利用资源;自主学习,高效复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超媒体技术的应用,使高考复习教学更具个性化、动态化和形象化。根据教育厅规定的暑期学生不能补课的精神,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暑期更好地自主学习,我们提供“学科网微课堂”——化学学科网链接,推荐微课网在线教育等资源,高三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制作复习小专题微视频,目前正在开发如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及考查等70个小专题的课件和微视频。相信学生通过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能够在暑假完成高三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检测,为新学期高效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研究真题,训练思维;关注生活,培养能力。

近几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体来讲试题难度不大。建议师生至少要研究近5年的高考题,从考题的考点、设问的方式及题目内在逻辑加以研究,通过设置装置图、曲线图、表格和流程等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及探究的能力。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如实验探究试题按照“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的思维方式加以训练,图表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试题可以按照建模思想进行训练,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等量关系,运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如本文12题的解析,福建理综23(4)通过模型建立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25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设计、评价实验等探究能力。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中要注重发展思维。试题中经常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常识,理科生往往缺少必要的生活常识,答题时容易丢掉分数。如2013年考题中关于发酵粉化学成分、铝制品正确使用、铁闸的保护、食品中抗氧化剂、废铁皮的回收利用等,都要求学生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技术和环境的密切联系。

总之,高三复习教学要坚持“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到位的原则,在复习中帮助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三阶段飞跃。

摘 要: 2014年福建省高考理科综合卷第12题的命题秉承了推陈出新、凸显能力的原则,本文对理科综合卷第12题进行解析,充分挖掘试题亮点,并提出大数据背景下的2015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考 试题解析 试题亮点 教学建议 微课程

一、试题解析

1.题目。

在一定条件下,N■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时变化规律的是( )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c■均表示N■O 。)

初始浓度,且c■

2.简析。

从题给的实验数据可观察到,每10minN■O浓度均分解0.01,反应消耗的N■O浓度相等,说明反应速率相等,即N■O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A项正确;观察表格数据,发现反应至100分钟时N■O完全分解,说明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最后的速率为0,即反应不存在平衡状态,B项错误;根据已知半衰期注释,应用表格数据,若取浓度变化0.100→0.050,则可知半衰期为50min,若取浓度变化0.080→0.040,则半衰期为40min,可知浓度越大半衰期越长,C项错误;若取10min为时间段,计算出0~10min时NO■的转化率为10%,而10~20min时N■O的转化率则为11.1%,转化率最终为100%,可知浓度越大转化率越小,D项错误。

二、试题亮点

1.题干简洁,图像新颖,凸显能力。

试题以一氧化二氮分解为载体,呈现一表四图、文字少、图像新颖等特点,试题着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获取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相比近三年福建省理综第12题,题干文字更简洁,增加表格数据,图像由一个增加到四个,图表信息量大,尤其坐标速率——浓度的图形,教材及练习题从未见过。试题重视考查从图表中获得数据和处理应用数据的能力,尤其强化对图形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概念之间转换关系的思维建模,着重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运用信息的能力。

2.概念计算,深度理解,多元考查。

图表中涉及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转化率、半衰期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考查,把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计算通过数据、图像形象体现出来,要求学生利用图表中横纵坐标变化关系,充分进行表、图转换,获取有效信息,多元考查学生能力是高考的热点。本题涉及速率计算、是否是可逆反应、有无化学平衡概念理解与判断、根据半衰期注释进行半衰期计算并分析半衰期的变化规律,此点类似2010年高考题第12题。此题对于图像分析能力与审题能力有较高要求,难度较大,有较好的区分度,成为2014年理综化学考题的亮点之一。

3.突破定势,激活思维,提高素养。

化学反应中某些实验变量通过实验数据构成图像、图表为表达形式,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本题图像B若不结合表格数据,容易掉进“大则先拐先平”化学平衡图像的陷阱,此题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要求学生通过图像、表格等多样化的信息转换激活思维,否则误选B。试题体现考查学生处理化学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高考选拔考试以思维为基础、信息有效获取等多元学习能力与素养的要求。

三、关于大数据背景下2015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2014年高考已经过去,展望2015年高考,我们相信2015年高考将依然遵循“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总体思想。通过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提出大数据背景下2015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1.重视教材,吃透教材;扎实基础,查漏补缺。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命题趋势越来越回归教材。考查的知识依然是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如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及实验探究,试题突出对中学化学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考查。2014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主要考点有:基本概念,如溶液、胶体、萃取、同分异构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电离与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浓度讨论等;物质检验与制备;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的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问题、盖斯定律应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试题中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铁及其化合物性质、二氧化硫及亚硫酸钠性质;电化学腐蚀中吸氧腐蚀;氧化还原的化合价升降法的配平;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等主干知识。不难发现考查的知识都是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一轮复习应从教材出发,弄清基本概念与核心知识点的原理,复习教学可大胆尝试让学生复述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求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概念是怎么来的?原理是什么?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异同点?如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复习时,指导学生把握“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主线,避免重复“知识——知识”的低效复习,实现“知识——联系——应用——感悟”的高效复习,师生要树立“科学掌握一种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有用”的思想。因此,一轮复习中能够“跳出题海,减负增效”的最重要环节就是重视教材、吃透教材,牢牢把握主干知识、基本方法不动摇。

2.尝试微课,利用资源;自主学习,高效复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超媒体技术的应用,使高考复习教学更具个性化、动态化和形象化。根据教育厅规定的暑期学生不能补课的精神,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暑期更好地自主学习,我们提供“学科网微课堂”——化学学科网链接,推荐微课网在线教育等资源,高三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制作复习小专题微视频,目前正在开发如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及考查等70个小专题的课件和微视频。相信学生通过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能够在暑假完成高三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检测,为新学期高效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研究真题,训练思维;关注生活,培养能力。

近几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体来讲试题难度不大。建议师生至少要研究近5年的高考题,从考题的考点、设问的方式及题目内在逻辑加以研究,通过设置装置图、曲线图、表格和流程等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及探究的能力。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如实验探究试题按照“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的思维方式加以训练,图表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试题可以按照建模思想进行训练,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等量关系,运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如本文12题的解析,福建理综23(4)通过模型建立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25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设计、评价实验等探究能力。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中要注重发展思维。试题中经常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常识,理科生往往缺少必要的生活常识,答题时容易丢掉分数。如2013年考题中关于发酵粉化学成分、铝制品正确使用、铁闸的保护、食品中抗氧化剂、废铁皮的回收利用等,都要求学生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技术和环境的密切联系。

总之,高三复习教学要坚持“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到位的原则,在复习中帮助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三阶段飞跃。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微课程高考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