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4-10-13李满营石传延刘宝珍刘本琪
李满营+石传延+刘宝珍+刘本琪
[摘要]文化是血脉,是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准确把握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通过对沧州市献县、河间市、东光县及泊头市等农村地区,以发放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农村地区深入调查,在充分了解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以及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看法、需求和期望的基础上,分析全市基层文化建设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探究完善公共文化的路径与举措。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文化需求;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繁荣发展社会主先进文化的重点与难点。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沧州市公共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对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而言,由于文化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制约,群众的精神文化广泛多样化的需求还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新特点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基层群众对文化需求呈现的特点
1、层次化。不同的人群对文化需求有明显差异。问卷调查显示,20-40岁阶段人群对文化需求强烈,40岁以上人群文化需求较弱;男性比女性有更强烈的文化需求;小学生对文化需求较弱和单一;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对文化需求比较强烈;党员干部与一般群众相比,文化需求更强烈些;人们收入越高文化需求越强烈。
2、多样化。由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人们对各种文化形式需求的态度也不一样。问卷调查显示,呈现出广播电视为主约为83%,网络、报刊传播、跳广场舞为补充为42%,呈现现代化、多样化的趋势。此外,如今青年人周末喜欢到电影院观看电影的人逐年增加。
3、生活化。人们特别喜欢通俗易懂的、贴近自己生活的、具有乡土特点的文化产品。而对于高雅或专业性较强、离自己生活太远的文化需求愿望不高。例如:从几个县农民群众的问卷调查看,有71%的人表示喜欢本地特点的民间文化,尤其喜欢看戏、舞龙、舞狮、秧歌等文艺形式。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生活化的一个最大亮点是群众文化自娱自乐、积极参与其中,形式多样、活跃且规模影响不断扩大,群众性的文化建设氛围逐渐形成。
4.网络化。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得信息更加便捷、文化传播速度更快,网络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搭建了一条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的平台。问卷调查显示,15岁至35岁的青年中有76%的人经常使用网络聊天,休闲娱乐。比如人们最熟悉的QQ、博客、微博、微信等等成为人们交流、休闲娱乐的新方式。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且利用率低。
近五年来,虽然沧州文化事业投入总计达到14亿多元,年均增幅50.1%,但是,这些资金主要投入到了城市,而广大农村地区却严重不足。一是种类不丰富。问卷调查显示,村里没有文化活动室占到27%,没有阅报栏占到47%,没有文化健身广场占到56%,没有全国文化信息共享系统占到67%。二是功能发挥不到位。仅有3% 的群众经常使用这些文化设施,很多文化服务设施成为摆设,或被挪作它用,没有发挥应有功效。
2、政府为农民提供的科技知识、实用技能的培训活动偏少。
问卷调查显示,农民最需要的农村读物,农业科技类占到85%,医疗卫生类占到59%,文化教育类占到45%;最感兴趣的文化下乡活动,科普讲座占到占到91%。从以上可以看出,农民对提高农业实用科技需求非常强烈。他们非常渴望政府的相关部门能组织、邀请一些农业专家给他们讲授农业生产科技知识,甚至认为即使缴纳一定的学费,他们也愿意参加这样的培训。其中“农业实用技术”、“法律知识”和“职业技能”等培训内容最受欢迎。
3、农民群众对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并不高。
问卷调查显示,对政府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满意只占调查人数的16% ,比较满意占20% ,不太满意占54% 。政府开展的“送电影下乡”,也存在城市题材电影多,农村题材电影少; 娱乐片多、对农民的适用性少;下乡时间周期不固定等的问题。对送图书下乡的问卷调查显示,农民认为现在送图书下乡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如贴近农村人的图书太少,而农民真正喜欢的看得懂、用得上的农业科技类、养殖类、健康生活类的精品图书不是很多。
4、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不适合农村发展实际。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拘泥于外部单向输入为主的旧发展模式,忽视或无视农民的文化意愿、表达权和参与权,使得农民群众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处于被动角色。如农村的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电影下乡、文艺节目下乡等的设计往往脱离农村实际,存在着‘水土不服、载体与形式单一、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内容不突出等不足。这就为粗俗、媚俗等不良文化在农村传播提供了温床。在与群众座谈中发现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周围存在盲目地追星、传播黄赌毒文化、甚至加入邪教组织、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现象。
三、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对策与建议
1、构建科学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
一是规范农村文化管理运行体制。农村公共文化管理要纳入党委政府日常重点工作,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设置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文化工作的决策和管理,定期研究公共文化工作,有效推进各项文化建设。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绩考核和监督机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技术,应当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战略中。[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成绩纳入当地基层党政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文化建设的成绩与干部的提拔使用联系挂钩。endprint
2、构建发挥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主体作用的机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必须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以外部单向输入为主的旧发展模式,改变忽视或无视农民的文化意愿的理念,而应当更加注重着眼基础、立足基础,从实际出发,积极建立农民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尊重农民文化需求的表达权和公共决策的参与权; 在公共文化的设施建设与服务提供上,要让农民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并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建构一种新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由“送”到“种”的转变,使广大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强有力的参与者、支持者和推动者。
3、科学规划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使用。
一是提倡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室要一室多用,发挥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室在宣传、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如既可以做会议室,也可以做排练室,或者做多媒体室等,提高文化活动室的使用效率。二是提倡错时使用,依据不同群体、不同设施的特点,安排早中晚不同的时间段提供给农村居民使用文化设施,从而在设施使用上实现互不影响的目标。三是提倡资源共享,对农村公共文化活动资源要尽量覆盖到更多的农村居民,让更多的人群共同受益。
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打造出文化特色平台。
一是完善“三下乡”公益活动,遴选带有地方特色反映农村农民现实生活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农民大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文化节目到农村巡回演出。应该面向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把为农民服务作为重要任务,动员和鼓励文化单位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到文化下乡的行列,组织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和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深入农村开展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二是发挥农民文化主体作用,引导民间文化组织积极参与。在农村中有不少农民群众自发形成的文化组织,这些民间组织活跃在乡间,了解农民的真实文化需求。因此,政府应改变以往单一向农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方式,积极引导支持民间组织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让民间组织与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形成互补关系。三是运用新型媒体,抢占农村文化阵地。利用居民QQ群、微信、微博、居民信息网站、论坛、政府网站等网络平台,设定专门人员,负责对网站进行技术维护和信息管理,对信息群内容进行收集、梳理,及时解答,实现与居民的无缝隙对接,及时了解群众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对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发布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知识,占领舆论阵地,引导舆论健康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 年11月第一版
[2]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1 年 4 月第一版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政研会研究课题《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课题批准号: 2014023]的阶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