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2014-10-13徐芳
徐芳,女,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校长、书记,苏州市学科教改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在22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学生的参与广度、参与程度与参与效度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逐步形成了“灵动中透着大气,缜密中含着清新”的教学风格。先后获得张家港市、苏州市、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苏州市小学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竞赛一等奖。在各级教育报刊上发表文章150余篇。
教育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教育是一幅画,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教育是一首歌,一首常唱常新的歌;教育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让人感觉无比温馨、无比美好的情怀。流连于教育的烂漫风景中,于我而言,每一个早晨都是一次愉快的邀约,每一个深夜都是一次惬意的回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89年,我中考结束。填报师范志愿,是父亲一手包办的。他是一名“老三届”高中生,由于历史的原因,成绩骄人的他无缘代表自己参加高考,却受人之托帮忙替考而一举成功。父亲的这位伙伴因此改变了命运——读了医科大学,有了城镇户口,毕业分配在城市,享受福利分房。父亲是个豁达的人,后来下海经商也很成功;他又是一个极其执着的人,“跳出农门万丈高”的情结始终未曾改变。依我当年的中考成绩完全可以就读重点高中,但父亲一锤定音:“先转了居民户口再说。”
父亲喜欢看书,在他的熏陶下,我亦如此!儿时,我的连环画是镇上同龄玩伴中最多的。13岁时,我考上了邻镇的一所重点初中,平时寄宿在学校,身边总会有几本父亲为我订阅的杂志相伴。进入师范的第一个月,我收到父亲的来信,他很高兴16岁的女儿为他圆了年轻时的户口梦,也知道我原本是想读高中、上大学的。信的结尾,他引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鞭策我。
师范三年,我以书为伴,既读中外名著,又读教育名家。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斯霞的“童心母爱”,李吉林的情境教育,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感受着这些具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大家们,为了理想教育的构建和儿童的健康成长所做的种种努力。
而我的心中终究是有大学梦的,尤其是看到原先的初中同学在我师范毕业时他们却步入了大学殿堂,这种追梦的感觉更为强烈。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二年,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自学考试首次开考。消息传来,我兴奋无比,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小学教育专业。青春的光阴伴随着梦想的静静流转,小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基础、普通逻辑等12门课程均以高分通过。1996年6月,我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代表张家港市196位首届自考毕业生赴苏州参加毕业典礼并做了大会发言,手捧苏州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苏州市中小学教师自学考试优秀学员”的证书,我的心中又一个梦想开始生长了。
我还要读本科!这个想法如一颗火种在我内心不停地闪烁,最终蔓延成燃烧的火焰。那时候的继续教育渠道远没有现在这么通畅,小学教师获得大专学历再读本科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参加由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自考。对口的专业也只有一个——汉语言文学,16门课程。备考没有任何复习资料,只有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书。感谢这种近乎苛刻的考试方式,让我有机会在自考的几年中通览、细读了涵盖古今中外历史、文学、美学等方面的诸多书籍,帮助我实现了穿越时空走廊的旅行,引领我游戈于无数星星点点的智慧星座之间。2001年毕业论文答辩时,我走进了心灵向往的南京师范大学校园,为自己的青春找到了一个明媚的出口。
岁月静好,使人成长的是岁月,更是经历。自学考试历经八年,它让我保持本真、追随梦想、放牧青春,听从了内心的呼唤,丰富、安静了我的人生。而今回眸,它已成为故事、成为风景。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我的心中常有一个童年的自己。记忆深处,那一年入学的我们,每人都从家中带了一张小板凳去上学。小学校舍是“土改”后政府没收的地主宅院,很大的四合院里有两棵华盖铺天的泡桐树。教室地面是泥地,窗户很高,木门总是“吱嘎”“吱嘎”地响。现在想来,当时的条件真是简陋极了,但我们学得却很快乐。三年级时,学校新建,我们从平房搬进了楼房。条件改善了,我们依然学得得很开心。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我们的老师年龄普遍偏大,大多不是科班出身,但上起课来有趣极了。教“3+2=5”时,他们会就地取材捡几片泡桐叶摆一摆;教拼音时,他们会以诙谐的法子让我们巧记乐背;要写比赛题材的作文了,前期必定会开展一次实战演练;下雨天没法出去上体育课,他们就会绘声绘色地讲《山海经》。那时我们对老师的依恋与喜爱丝毫不亚于魏巍对蔡老师的感情。
1992年9月,我回到乡村母校任教,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还在。我教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从原点起步,站在熟悉的地方看风景。我发现那些老教师对学生、对课堂是如此“懂得”。耳濡目染中,我开始沉静地探索。翻开那一年的手写备课笔记,每一篇教案后面都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上课的反思,在备课本的最后一页,我写了一篇文章:“学生可爱好学,有时会提出好多奇怪的问题,为了不使他们失望,也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总是不断地学习……听师傅的课或是外出听课回来,我总要反复琢磨体会,尽量做到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记录了工作一年的收获:“在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系列竞赛中获‘普通话演讲第二名、‘一篇好文章二等奖、‘一份好试卷一等奖、‘一份好教案一等奖、‘一堂好课一等奖,被评为‘乡优秀辅导员,所写的教学一得《合理搭配,巧用青菜萝卜》被市教研室录用,承担了一节片级公开课。”工作的第二年,有一次我参加市里的数学教研活动,当时的小学数学教研员程伟老师突然点名叫我评课,我很意外,程老师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更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当我稚嫩地谈完想法后,她居然表扬了我,着实让我幸福了一把。
就这样甘心情愿地被课堂征服着!后来,我有机会参与了“教育在线”论坛,和版主及各地的同仁们一起探讨数学话题。在那个阶段,我思考最多的是:“数学很重要,那数学究竟是什么呢?”徜徉其中,我回答自己: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也是一些素质;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思维。而后我又进一步追问:“儿童数学学什么呢?”在成为省、市各类学术团体成员后,我有了更多的与特级教师、名师对话、交流的机会。在他们的影响下,我更加关注数学教学的内核——儿童要学有温度的数学,寓情于理,融情于智;学有厚度的数学,获得思想,掌握方法;学有宽度的数学,既重人文,又重科学。于是,我努力践行着:课堂上提供给学生更多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他们自己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思维结果的权利。我以为,上好一堂课,要注重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和课堂的精彩生成,要注重学生课堂中的有效学习和灵动反应。我把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广度、参与程度与参与效度作为衡量自己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用“数学教学着眼于人的发展”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看那一树的花开!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我第一次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是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当时,我刚从乡镇中心小学调入市实验小学,学校对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有两条规定:一是每星期必须完成一篇500字以上的教学小记,二是每学年至少在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
按照惯例,开学第一周是学校的随堂听课周。在这一周内,任何人都可以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走进任何一个班级听任何一堂课。作为一名新调入的成员,我十分重视这一亮相课,每天都非常认真地准备着。第三天的上午第一节课,学校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婧娟走进了我的教室。没想到,正是由于她的到来,催生了我教学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篇”。
珍重汗颜感受
当李校长走进教室时,我心中的紧张便油然而生。这,是随堂听课。幸好我有“功在课前”的习惯,教具、学具等一切准备就绪。
教学内容是一年级的“认识立体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简单了解各图形的特征,说出它们的名称,学会分类。小朋友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已接触过一些,所以不难。
教学按我预定的程序进行着,一切顺利!我轻轻地嘘了一口气。当我把若干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教具放在讲台上请学生分类时,小朋友的手“唰”地全举了起来。“真为我露脸!”我暗暗地说。指定一名优秀学生上台演示后,稳操胜券的我惊呆了——她把长方体、正方体合成了一类,而教材则要求启发学生按长、宽、高的“不一样长”和“一样长”分为两类。于是我不假思索地说:“这样分对不对呢?”然后,一步一步地开始了引导,最后集体得出结论:这样分不对。
课后李校长跟我交换了意见。她说:“当学生到了高年级深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后,他们就会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们是可以归为一类的。所以,如果你把刚才说的‘这样分对不对?改为‘这样分有没有道理?让操作的那位孩子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岂不是轻松地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临走时她又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不要因为今天的轻意而牺牲了明天的利益!”
植树造林,造福子孙。一颗种子,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只要播进了孩子的心田,它就会以别人难以感知的方式存活、生长下去;而且,它们的果实会成倍地膨胀、补充。年幼并非无知,教育并不是一切从零开始,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会有多大,只要教育者提供充分的思考、表现、探究的机会给他们。而我今天做了什么?我汗颜。所以,不要为了今天的轻意而牺牲明天的利益,莫为“眼前”失“未来”,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因为学校的两条规定,我学会了留心,一是留心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它们提供给我每周表达的素材;二是留心阅览室里的各类教育期刊,期刊上有哪些热点话题,分别设置了哪些栏目,我都会一一进行记录。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当时《现代教育报》第七版开辟的“一线来风”栏目,刊登的都是一些短小真实却颇能让人回味的教学故事,我的《珍重汗颜感受》和随后写的《在自由讨论中孕育美》两篇文章比较适合该栏目的要求。
文章寄出去后,我的心情变得很微妙。每天经过传达室时,我都会装作无意地浏览一下信件,迫切地渴望着它们能发表,却又觉得这是一种奢望。就这样患得患失地过去了一个多月,期间我又陆续写了一些小文章并“投其所好”地寄给了相关刊物。
2001年11月21日,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毫无预兆地,一份《现代教育报》廖希南编辑寄给我的信平躺在我的办公桌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珍重汗颜感受》一文发表啦!这可是我第一次发表文章啊!两个星期后,我又收到同样的一个信封,《在自由讨论中孕育美》居然也被该报录用了!这意外的惊喜着实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从此,我一发不可收,那个学年我一下子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创下了学校之最。
斗转星移,那个秋高气爽的午后距今已经13年了,期间我又走进了几所学校,还作为首批赴苏北农村支教的教师在宿豫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在这四千多个精彩的日子里,我坚守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不断反思,勤于笔耕,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研究》等各级报刊上发表了150余篇文章。也正是因为我坚持走草根式教科研之路,又先后有机会承担或参与了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
特级教师闫学曾经说过:“每个青年教师都是一粒种子,都有发芽的本质和欲望,但它必须还要有这样的幸运:如果它是一朵小花,它会被人小心呵护……”仔细回味,我不就是这样一朵幸运的小花吗?在我的周围总有一个极具向心力的“磁场”,有一片呵护我蓬勃成长的阳光。李嘉诚先生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对于我——一个拥有梦想的个体来说,在成长过程中,虽然我不能预见未来,但“坚持”是我成长的力量!
成长,做最好的自己。一如花儿努力地开过,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春天真的很美丽!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