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问题的博弈分析
2014-10-12王晨明
尹 辉,王晨明
(1.山东师范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师范大学 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基于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问题的博弈分析
尹 辉1,王晨明2
(1.山东师范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师范大学 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基于合理及不确定的空间下,立足于服务企业,研究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与政府、服务企业、顾客之间的多次博弈,根据各方采取的不同且相互影响的行为策略进行博弈分析,得出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应该加强的方面,并提出促进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建议。
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博弈
一、引言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引领转型发展以及实现就业具有关键的作用。随着国家对服务业战略地位的逐步认识,服务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将会引起足够的重视,服务业的质量发展机制体系也将不断健全完善。本文在合理及不确定的空间下,站在服务企业的角度,研究了服务企业进行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与政府、服务企业、顾客之间的多次博弈,根据所采取的不同且相互影响的行为策略进行博弈分析,最后对服务企业如何进行创新质量发展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对于服务企业服务质量创新、质量创新的影响因素以及创新质量发展机制方面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Barney,J①、尤建新等②、Armando Calabrese③、Guoqin Song等④分别不同的角度对创新质量机制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研究;Sundbo,J⑤、Christiane Hippa等⑥、Fuglsang,L⑦、刘二亮等⑧、Yuanxun Li等⑨采用理论或者案例调查研究的范式,对创新服务质量、质量创新战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张百庆⑩、王胜光等(11)、Tang,Z 等(12)、朱立龙(13)基于 ISO 9001 质量体系或者委托——代理理论等,构建了动力机制模型、利益协作机制及博弈模型g创新质量发展机制。
以前的研究是将服务企业多集中在与顾客、服务企业之间或者与政府之间两者的博奕,将这几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对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立足服务企业,研究服务企业与政府、服务企业、顾客之间的多次博弈,对双方采取的不同行为策略进行博弈分析。
三、服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服务企业在合理的考虑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采取的行为策略集为{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固守质量发展机制}(以下简写为(创新,固守)),政府在综合衡量服务企业发展的前提下采取的行为策略集为{激励策略,不激励策略}(以下简写为(激励,不激励))。
假设服务企业固守质量发展机制获得的经济收益Ta(Ta∈R*),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获得的经济收益Ti(Ti∈R*),政府对服务企业税收比例δ;服务企业策略得到政府激励的奖励为Cn(Cn∈R*),服务企业进行创新质量发展机制成本Ci(Ci∈R*),服务企业策略政府不激励受到政府的处罚为Ck(Ck∈R*),外部经济收益为Z(Z∈R*),得出服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服务企业与政府之间博弈支付矩阵
根据构建的服务企业与政府之间博弈支付矩阵,结合静态博弈原理,得出均衡结果:
(1)若 Ti·(1-δ)-Ci+Cn>Ta·(1-δ)+Cn+Z,即(Ti-Ta)·(1-δ)>Ci+Z,无论政府选择什么策略,服务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创新质量发展机制,而政府的最优策略为不激励,博弈均衡为(创新,不激励);
(2)若 Ti·(1-δ)-Ci+Cn<Ta·(1-δ)+Cn+Z,即(Ti-Ta)·(1-δ)<Ci+Z,无论政府选择什么策略,服务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固守,(Ta+Z)·δ-Cn>(Ta-Z)·δ+Ck,即Z-Cn>Ck-Z政府的最优策略为激励,博弈均衡为(固守,激励);(Ta+Z)·δ-Cn=(Ta-Z)·δ+Ck,即Z-Cn=Ck-Z政府的最优策略为激励和不激励,博弈均衡为(固守,激励)或者(固守,不激励);(Ta+Z)·δ-Cn<(Ta-Z)·δ+Ck,即 Z-Cn<Ck-Z政府的最优策略为不激励,博弈均衡为(固守,不激励);
(3)若 Ti·(1- δ) -Ci+Cn=Ta·(1 - δ)+Cn+Z,即(Ti-Ta)·(1-δ)=Ci+Z,无论政府选择什么策略,服务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创新质量发展机制,政府的最优策略为不激励,博弈均衡为(创新,不激励);服务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固守质量发展机制,(Ta+Z)·δ-Cn>(Ta-Z)·δ+Ck,即Z-Cn>Ck-Z政府的最优策略为激励,博弈均衡为(固守,激励);(Ta+Z)·δ-Cn=(Ta-Z)·δ+Ck,即Z-Cn=Ck-Z政府的最优策略为激励和不激励均可,博弈均衡为(固守,激励)或者(固守,不激励);(Ta+Z)·δ-Cn<(Ta-Z)·δ+Ck,即 Z-Cn<Ck-Z政府的最优策略为不激励,博弈均衡为(固守,不激励)。
实际的情况,服务企业不了解政府的激励力度,政府也不知晓服务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能有多大。现令政府激励服务企业概率为Pe(0≤Pe≤1),不激励服务企业的概率为1-Pe;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概率为Pi(0≤Pi≤1),固守质量发展机制的概率为1-Pi。
论证:
服务企业的期望收益函数:
对等式(1)求关于偏导并令其等于0,得:
政府的期望收益函数为:Ez=Pe·(Pi·(Ti·δ-Cn)+(1-Pi)·((Ta+Z)·δ-Cn))+(1-Pe)·(Pi·(Ti·δ+Ck)+(1-Pi)·((Ta-Z)·δ+Ck)) (4)
对等式(4)求关于Pe偏导并令其等于0,得:
由以上证明分析知:1)政府实行激励策略的概率与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所得到的净收益和外部经济收益之差成正比;与服务企业的外部收益成反比;2)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概率与服务企业外部经济收益和政府补贴的差成正比;与服务企业外部经济收益成反比。
四、服务企业之间博弈分析
不同的服务企业对于质量发展机制创新的行为策略博弈,双方的行为策略集为(创新,固守),服务企业的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过程是在具有不确定性和合理的空间进行,同时它们的行为策略又是相互影响的。
假设进行博弈的服务企业分别为a和d,令服务企业a和d采取固守行为策略时获得的净收益分别为Ta和Td(Ta∈R*,Td∈R*);采取创新行为策略时所付出的成本分别为Ca和Cd(Ca∈R*,Cd∈R*);所获得的超额收益分别为Ra和Rd(Ra∈R*,Rd∈R*);其中一个企业采取创新质量发展机制行为策略时而另外一个企业采取固守行为策略所付出的成本分别为Fa和 Fd(Fa∈R*,Fd∈R*),得出服务企业之间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博弈矩阵如表2所示。
根据构建的服务企业之间博弈支付矩阵,结合静态博弈原理,得出均衡结果:
(1)若Ta-Ca+Ra>Ta-Fa,即Ra>Ca或Ra<Ca<Fa,无论服务企业d选择什么策略,服务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创新,当Rd>Cd或Rd<Cd<Fd时,服务企业d的最有策略为创新,博弈均衡为(创新,创新);Cd<Fd+Rd服务企业d的最有策略为固守,博弈均衡为(创新,固守);
(2)若 Ta-Ca+Ra<Ta-Fa,即 Ca>Fa+Ra,无论无论服务企业d选择什么策略,服务企业a的最优策略是固守,当Rd>Cd或Rd<Cd<Fd时,服务企业d的最有策略为创新,博弈均衡为(固守,创新);Cd<Fd+Rd服务企业的最有策略为固守,博弈均衡为(固守,固守);
表2 服务企业之间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博弈支付矩阵
(3)若 Ta-Ca+Ra=Ta- Fa,即 Ca=Fa+Ra,无论政府选择什么策略,服务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固守,而政府的最优策略为激励,博弈均衡为(固守,激励);无论服务企业d选择什么策略,服务企业a的最优策略是创新时,当Rd>Cd或Rd<Cd<Fd时,服务企业d的最有策略为创新,博弈均衡为(创新,创新);Cd<Fd+Rd服务企业d的最有策略为固守,博弈均衡为(创新,固守);无论无论服务企业d选择什么策略,服务企业a的最优策略是固守时,当Rd>Cd或Rd<Cd<Fd时,服务企业d的最有策略为创新,博弈均衡为(固守,创新);Cd<Fd+Rd服务企业d的最有策略为固守,博弈均衡为(固守,固守)。
实际市场中,服务企业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即服务企业之间不清楚对方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可能性。令服务企业a采取创新策略的概率为Pa(0≤Pa≤1),采取固守策略的概率为1-Pa;服务企业d采取创新策略的概率为Pd(0≤Pd≤1),采取固守质量策略的概率为1-Pd。
论证:
(8)
(9)
服务企业d的收益函数为:Ed=Pd·(Pa·(Td-Cd+Rd)+(1-Pa)·(Td-Cd+Rd))+(1-Pd)·(Pa·(Td-Fd)+(1-Pa)·Td) (10)
(11)
(12)
由以上证明分析知: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概率分别与其他企业创新的净收益成正比;与固守所付出的成本也成正比。
五、服务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博弈分析
服务企业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采取的行为策略集为(创新,固守),顾客针对服务企业策略的行为策略集为{满意策略,不满意策略}(以下简写为(满意,不满意))。
服务企业固守策略的经济收益T(T∈R*),服务企业采取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策略的成本Cc(Cc∈R*);服务企业策略得到顾客满意的收益为tm(tm∈R*),不满意时的经济损失为tb(tb∈R*);顾客对服务企业策略满意时的超额收益为Tt(Tt∈R*),不满意时所付出的的成本为Cf(Cf∈R*),不满意时所得到的的补偿为M(M∈R*)得出服务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博弈矩阵如表3所示。
表3 服务企业与顾客之间质量发展机制创新博弈支付矩阵
根据构建的服务企业与顾客之间博弈支付矩阵,结合静态博弈原理,得出均衡结果:
(1)若T-Cc+tm>T,即 tm>Cc,无论顾客选择什么策略,服务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创新,M<Cf时,顾客采取的策略是满意,博弈均衡为(创新,满意);而顾客最优策略为不激励,博弈均衡为(创新,不激励);M>Cf+Tt时,顾客采取的策略为不满意;0<M-Cf<Tt时,不存在均衡。
(2)若T-Cc+tm≤T,即tm≤Cc时,不存在均衡。
现实的的交易过程中,服务企业不确定顾客对其创新的满意程度,同时顾客也无法掌握服务企业创新的可能。令服务企业采取创新策略的概率为Pc(0≤Pc≤1),采取固守质量发展机制策略的概率为1-Pc;顾客采取满意策略的概率为Pm(0≤Pm≤1),采取不满意策略的概率为1-Pm。
论证:
服务企业的收益函数为:Ef=Pc·(Pm·(T-Cc+tm)+(1-Pm)·(T-Cc-tb))+(1-Pc)·(Pm·T+(1-Pm)·(T-tb)) (13)
(14)
(15)
顾客的收益函数为:
Eg=Pm·(Pc·Tt+(1-Pc)·0)+(1-Pm)·(Pc·(M-Cf)+(1-Pc)·(M-Cf)) (16)
(17)
(18)
由以上证明分析知:1)服务企业采取创新策略的概率与顾客不满意时的收益成正比;与顾客满意时的收益成反比;2)顾客采取满意策略的概率与创新成本和不满意损失成正比;与满意超额收益与正常收益之差成反比。
六、结论及建议
综上对服务企业与政府、服务企业、顾客的三个纯策略Nash均衡模型和混合战略Nash均衡模型进行的博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政府对创新的激励程度,受政府外部经济收益和支付创新补贴的影响,而服务企业则通过对比创新前后收益大小,表明政府在权衡经济稳定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政府应完善对服务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提高服务企业创新积极性;2、同一市场环境下,固守服务企业受创新成本、创新所获得的收益以及其他企业创新而自己固守所损失的收益制约,创新服务企业所获得的净收益越大时,固守付出的成本越大固守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就越大;表明服务企业应该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减少成本,提高效益;3、顾客对服务企业创新满意的超额收益越大,服务企业越进行积极地创新,反之则相反;对服务企业的创新顾客不满意的收益越大,企业对创新的动力越小,反之则相反,表明服务企业在创新时要充分考虑的顾客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提出对促进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相关建议:
一、在目前大力开展服务企业质量发展机制创新的背景下,政府应构建健全的服务企业创新的激励体系,落实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激励制度同时要对服务企业进行监督约束,对部分假创新的企业获取收益进行惩罚查处,尽量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
二、服务企业应完善企业内部的创新管理机制,严控运行成本,提高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收益的持续增长;对于领先型创新战略的企业,应该具备知识共享价值的创新战略意识,不仅达到共赢的效果,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和竞争优势,而且对经济的复苏和内需拉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服务企业的服务对象是顾客,只有顾客满意才能体现创新的必要性。如成立苹果体验中心,推出“体验式经济”的苹果公司,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因此,服务企业创新质量发展机制要充分了解顾客的现实需求,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调整,赢得较高的顾客满意度,为企业带来持续可观的经济收益。
[注释]
①Barney,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Vol.17,No.1,pp.99-120,1991.
②尤建新,朱立龙:《存在道德风险条件下供应链质量控制策略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7期。
③Armando Calabrese.Service productivity and service quality:A necessary trade -off,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Vol 135,No2,pp:800 –812,2012.
④Guoqin Song,Junjie Zhang.A Research on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Vol 185,pp:343 -353,2013.
⑤Sundbo,J.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Vol.17,No.3 pp.432 -55,1997.
⑥Christiane Hippa,Hariolf Gruppb.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Sector,Research Policy,Vol.34 ,No.4,pp.517 -535,2005.
⑦Fuglsang,L.Bricolage and Invisible Innovation in Public Service Innovation,Journal of Innovation Economics&Management,Vol 1,pp:67 -87,2010.
⑧刘二亮,纪艳彬:《基于知识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的组织质量创新研究》,《企业活力》2011年第1期。
⑨Yuanxun Li,Zhenhai Mei.Study on Influenc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Value Chain on Service Innovation of Service Enterprise,International Symposium,ISAEBD 2011,Dalian,China,Proceedings,Part II,pp:60 -65,2011.
⑩张百庆:《以ISO 9001质量体系为基础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年第2期。
(11)王胜光,程郁:《企业的成长动力机制及加速器的作用机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5期。
(12) Tang,ZandYe,H.Study on Interests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Innovation.ICLEM,pp.3304 -3310,2010.
(13)朱立龙:《政府-企业间质量监管博弈分析》,《软科学》2013年第1期。
F26
A
1003-8353(2014)07-0124-04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3CGLJ04。
尹辉(1982-),男,山东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晨明(1988-),女,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