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灵巧的后来者
2014-10-12邢帆
本刊记者|邢帆
珠海市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中,虽然起步晚,但却不断打破陈规、改革理念、创新手段,提升城市服务和管理品质。
“学校、医院、公交、土地……”这些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信息一向是城市管理者最为关心,也最容易使问题集中的领域。
如何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如何整合分配社会资源。每一座城市都是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前进的。珠海市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中,虽然起步晚,但却不断打破陈规、改革理念、创新手段,提升城市服务和管理品质。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清晰和明确城市整体发展定位,创建城市整体智慧化发展的良好软环境;不断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推动力,创建背靠大陆、面向全球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目前珠海在智慧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均已走在广东省前列,并有望在2014年大大提速,呈现后来居上的局面。
数据出击下的主动管理
如今大数据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不陌生,对于政府来讲,大数据更是亟需投入应用的技术手段。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都能够实现“智慧化”的关键性支撑技术,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将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在《智慧珠海2015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指出,智慧珠海行动计划的战略重点是信息的基本展现形式:“数据”。用数据的传递打通服务的壁垒、融合服务的形式、创造服务的体验,从而形成坚实的智慧城市核心。在打下坚实完善的数据核心基础后,各类智慧应用可以在新科技、新手段的帮助下迅速的实现,民众、企业以及整个社会也可以迅速享受到“智慧珠海”的良好体验。
据估计,一座珠海这样的中型规模城市,一个季度能产生10PB 到100PB级别的数据(1PB=1000000GB)。巨量的数据如同遍布人全身神经信号,随时随处将重要的感知信息传向大脑,等待着分析和处理。这些信息是产生智慧的基础;能否用好这些信息,则是智慧城市能否实现的关键。
根据《规划》,数据整合共享和有效利用为珠海市城市管理、企业与市民服务带来的提升包括:
在制定城市规划的时候,需要同时分析土地使用、人口分布、学校和医院分布、路网信息、公交信息、环境信息、周边商业信息等信息,这些信息分布在国土、规划、公安、民政、流管、教育、卫生、交通、环保、工商等多个部门的系统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需要将这些分散的数据集中,而且还需要通过智能的系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展现,以辅助决策者进行正确的判断。同时,数据准确度和更新时间等数据质量信息也对决策成功与否起到重要作用。
在企业服务中,与企业信用相关的信息分布在工商、土地房管、安监、食药监、质监、公安、银行金融机构、其他企业等政府部门与社会单位中。能够使众多的部门和单位信息相通即可形成完整的企业信誉资料,对守法的企业在贷款、商业服务、竞标、商业纠纷、政府补贴和奖励中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护;同时对违法企业进行有效的警告或惩戒,由此促进良好的商业环境的建立。
在市民服务方面,智慧的服务可以使民众无需在民政、公安、流管、居委会、教育、卫生、社保等部门反复更新资料,提交信息,而是通过后台的数据交换,使各部门可以提供“一站式”的统一服务;而水电煤气、公交、银行、医院、学校、运营商等公用事业服务单位则可以依照共享的信息为个人提供定制的便捷服务,有效提升民众服务体验。
目前,城市数据的基础架构已经取得初步建设成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资源库提升成为信息资源枢纽,包括:地理空间信息枢纽、自然人信息枢纽、法人信息枢纽、各行业领域信息资源库等。
可借鉴的舶来品
数据的服务、应用与创新不光是政府的工作,也是企业和市民可以一起参与的挖掘数据价值的一项活动。政府在大力推出基于数据的便民服务的同时,在不涉及敏感的数据和个人的隐私,保障数据的权威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有选择性的把政府的数据提供出来,供有兴趣的企业和市民做数据的二次开发,从而进一步挖掘数据的价值,全民打造创新服务。政府应更多的引入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对公开数据行动作出有效的引导,把数据做到充分的公开,促进社会的广泛参与与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在打造“整合政府”的同时打造“平台政府”。这种管理思路无不张显着珠海的创新与灵活。
珠海的智慧不但体现在创新中,还体现在其能够合理、有效借鉴成功者的经验。沿海城市通常善于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发展贸易,同时进行更为广泛的信息交流。
在智慧珠海关于大数据应用的谋划中,就充分借鉴了新加坡等国的经验。珠海市科工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加坡政府很早就意识到,通过有效的数据共享可以带来更广泛的数据应用,从而对领导决策、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推行产生巨大的提升作用。因此,新加坡政府通过自然人、地理空间和法人三个主要的数据枢纽建设以及强有力的数据管理组织架构,迄今为止已经在通过数据整合与共享对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的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数据整合工作的早期,各部门数据分布情况并不被政府完全掌握,即便通过已经完成的“政府数据参考”体系,仍不能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聚成体系。因此,建设一个统一的政府平台,可以让政府部门和决策者了解、浏览和迅速使用参考数据和各领域的专业数据成为一个急切而现实的需求。
为解决这个问题,在2008日由新加坡财政部(MOF)、统计局(DOS)以及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三家部门联合牵头的“政府数据管理平台(SG-Data)”正式启动。作为跨部门数据索引和数据共享的主要平台,其包括的主要功能有:信息资源目录、元数据管理、数据上传和数据申请功能,以及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以便各部门用户寻找并使用其所需要的政府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项目的建设十分依赖于已经先期完成的数据管理架构和管理体系的成功落实,以促进各部门按照体系要求自觉按时的向数据中心上传或更新数据索引。
这让珠海认识到,在积极引导全面推出智慧服务的时候,要顺应信息科技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把服务以创新的手段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递交给市民和企业,让全民可以随时、随地、方便的使用服务和应用。
利用数据管理技术,珠海市将城市管理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贴近服务型社会的目标。
智慧珠海的五个亮点
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智慧珠海的各项布局几乎都体现着数据的价值,基于此智慧珠海的建设亮点还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珠海“一张图”:全面整合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里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和数字珠海地理空间框架里的过程数据,打造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下的地理空间信息枢纽。一方面把政府部门资源共享的成果提供给公众,一方面为政府部门、市民和企业的地理信息相关建设提供跨部门的“一站式”服务。
智慧珠海管理合作平台:建设以数据分析、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城市管理合作平台,汇聚现有系统(如数字城管,应急指挥中心)和将要建设的其他系统(如城市部件管理系统)收集的城市数据,及其他部门(如环保,安监等)的数据。通过对海量的城市管理相关数据的分析建模,建立城市运行的基准数据,实现情景察觉,预测分析。
智慧教育:以信息化手段创新课上与课下教学模式、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创造科学有趣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并大力促进教学从课堂向家庭与社会延伸。
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以方便市民交通出行为出发点,采集和处理综合的便民交通信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多渠道发布便民信息供市民随时随地的查询。让市民在出行前可以查看道路的拥挤情况,最佳的出行方式,最优的路径,是否有地方封路。让司机在路上可以查看最新的路况情况,选择堵车最少的路;可以查找最近的停车场以及停车场里的空位。在为珠海广大出行者提供灵活快捷的交通信息服务的同时,保障运输行业的稳定、城市公共交通的次序、道路的畅通,进而全面提高和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智慧珠海人口流动热图:以横跨地理空间、交通、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以及旅游和电信产业的智慧城市人口流动热图为建设重点,通过对手机信号的位置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建立实时展现的人口密度图和流量图,展现在全市统一的珠海“一张图”上。为在交通、城市管理、重大活动、旅游等各领域的管理提供准确和生动的数据。为交通规划、旅游规划和综合城市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亮点项目的选择结合了珠海城市的特点,抓住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参考国际先进经验,结合珠海实际,让市民可以真实的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对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紧紧围绕支撑智慧服务的数据核心,形成一个由基础到平台到应用的有机整体,并实现跨领域、跨机构的协同合作。同时,通过亮点项目的建设,大力推动数据的共享和服务的整合,深化各个部门的协作。在打造政府各部门的更好的工作体验的同时,也让城市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全面提升珠海这座城市给市民和游客带来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智慧体验,协助珠海建设为国际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