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乡县宋墓新出土瓷器
2014-10-11秦育春
秦育春
2008年8月,在陕西西乡县阳光花园二期工程施工中,发现了一座宋墓(图1),文物部门立即对墓葬进行了清理,出土铜镜(图2、3)、瓷器、金饰(图4)、钱币等一批文物。根据墓葬的形制和出土墓志铭以及器物(图5)、钱币相互印证,断定最晚为北宋宣和年间。现将出土的完整瓷器加以简介。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梅瓶(图6) 梅瓶通高21厘米,口径4.5厘米,腹径11厘米,足径6.5厘米。折沿,短颈、溜肩。底部露胎,露胎处胎质细,灰白致密,有修胎痕。釉色青中略泛黄,釉面满布细密的冰裂纹。瓶面主体部分刻缠枝花卉,靠近底足部刻莲花纹样。所饰花纹刀法熟练、线条流畅,花叶相互呼应,画面满而不杂。器形端庄秀美,沉稳大气,为宋中期耀州窑瓷器之精品。此件梅瓶与2006年西安北宋吕大临家族墓中出土的一件梅瓶,从形制、纹样、釉色、装饰手法上看都极其相似,疑为同时期、同窑口的器物。
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市黄堡镇一带,古属耀州。耀州窑从唐朝开始建窑,到北宋时,耀州窑主要产品为青瓷,胎灰白色,胎体较薄,质地致密。釉面细密光润,青中闪黄,类似同时期的浙江龙泉窑。其主要装饰手法是刻花,其次是印花、划花、堆塑。北宋时期也采用刻划结合的手法刻主题纹饰,刀法犀利,线条流畅而奔放,划陪衬纹饰纤细如丝,排列有序,整体纹饰层次清楚,有浅浮雕的装饰效果。这种刻划纹是用刀具在瓷胎上刻划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施釉烧制而成,所饰花纹线条下凹,低于胎面。此种纹饰创于北宋初期,其技法继承了唐代越窑的传统,初期刻划纹一般都显得较为简单、草率,到宋中期才日趋成熟。
耀州窑虽为民窑,但器物制作规整,釉色晶莹。宋代中期开始进入耀州窑的鼎盛时期,此时烧制、装烧工艺明显提高,火候高,器物质地坚实,胎薄釉匀,风格鲜明。史料赞叹耀窑产品“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此件宋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梅瓶的出土,无疑对此句赞语作了证明和注解。
宋景德镇湖田窑青白釉刻花六瓣花口盘(图7) 通高4.5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5.8厘米。薄胎,六瓣花口、矮圈足,圈足内有黄褐色垫烧痕。通体施釉,釉色呈青玉色,盘内刻划缠枝菊花纹。釉面有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氧化铁结晶斑点多处。
宋人尚玉,追求平淡、含蓄、自然的审美情趣,并将对玉的追崇和这种高雅的审美情趣融于陶瓷制作过程中,器形崇尚高古典雅,釉色追求如玉般的温润含蓄,所制器物皆沉静素雅而风姿卓绝,意蕴隽永而莹润如玉。
这件影青白瓷盘胎薄如纸,色泽如玉,造型典雅。盘中花口的出现,将釉面青玉般宁静的气氛打破,在平直的线条中带入一丝优美的曲线。盘内活泼的刻花纹饰与沉稳幽静的釉面相呼应,营造出一种优雅宁静而不失活泼的氛围。这些器形的设计与釉色、纹饰的运用,充分展现了宋人对美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宋代湖田窑创烧的青白瓷釉层透明度高,光泽度强。多用刻花装饰,线条流畅、灵活;刻线深处釉厚,呈青色,釉层薄处色淡泛白,釉色和纹样互相烘托,相映成趣。由于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故称为“影青”。影青的釉色主要分为两类:其一白中闪淡青色,厚处闪深绿色,莹润精细,晶亮透彻,晶莹如玉;其二淡青闪黄,这种釉色的影青瓷最多。此件影青瓷盘釉色即为前者。
宋影青瓷器纹饰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还有少量的堆塑花纹。早期器皿多无纹饰,或有少量刻划极为简单的花纹,如蔓草纹、水波纹等。中期以后,花纹种类渐多,刻花、印花大量出现。常见的有菊瓣纹、莲瓣纹、石榴花、芙蓉花、萱草纹、云龙纹、龙穿缠枝花、缠枝莲纹、缠枝菊花、缠枝牡丹、凤穿牡丹、婴戏牡丹、海浪纹、海浪五鱼纹、水波双鱼纹、莲塘双鱼纹等等。影青的刻花、划花大多数构图简练,给人以雅致之感。
宋酱釉执壶(图8) 通高15厘米,口径4厘米。深酱色,器身为鸭梨状,斗笠盖,短流,耳状执。器身上有数条双棱凸起,凸起部分呈黄酱色。底足部无釉,露胎处色白,胎质坚细。
根据掌握的考古资料比对,断定此件酱釉执壶为宋代川窑烧造。宋代四川烧造黑釉、酱釉瓷器的窑口主要有广元窑、邛崃窑和位于都江堰的金凤窑。具体是哪个窑口生产,尚待进一步分析对比。因西乡离广元稍近,估计广元窑的可能性较大。
酱釉为酱色、褐红色、赭色、柿红色瓷器的通称。酱釉瓷器是在烧造青瓷的基础上出现的,它的呈色是因为釉料中含有较多的氧化亚铁。当釉料含氧化亚铁达到5%左右时,釉呈米黄色;氧化亚铁为8%左右时,为赤褐色、暗褐色;如果烧成温度比烧制黑瓷的温度高30~50℃,釉色就成为酱褐色、芝麻酱色,而且呈色稳定。酱釉瓷和黑瓷工艺原理基本一样,但比黑釉要求更高的温度。古代烧瓷由于窑炉结构和烧窑技术的限制,提高温度不容易,所以酱釉瓷的出现较青瓷、白瓷、黑瓷略晚。酱釉瓷在唐代或唐代以前偶然烧成,但尚未成为一个经常生产的品种,估计可能是生产黑瓷时,部分器物因在窑里所处位置的温度较高而出现。到宋代,随着制瓷工艺的提高,酱釉瓷烧制成功,成为一个常见的品种。
广元与西乡,巴山相阻;铜川与西乡,秦岭相隔;景德镇更远在千里之外。三个窑口与西乡都是云山相阻,相距甚遥。这些不同窑口的瓷器在宋代相聚于秦岭、巴山相阻的山城西乡,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情。这些瓷器的出土,为研究当时西乡乃至汉中的交通、经济状况及人员和物质交流提供了实物依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乡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业的繁荣程度。
责编 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