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石井村龙王庙清代壁画
2014-10-11高海平
高海平
石井村龙王庙是以石窟的形式开凿在横山县塔湾镇石井村附近的红沙石崖上。从壁画风格上看,初步判定为清代遗存。
石窟坐东朝西,纵深150厘米,石窟外顶端有明显搭建屋檐的痕迹。屋檐可遮雨挡风,能更好地保护壁画。壁画以龙王为主要表现对象,描绘祈雨的情景,天上的神与地上生灵相呼应,如蛤蟆呱呱叫象征着下雨,柳梢是在祈雨中最为常见的道具;还有菱形花纹梅瓶、打鼓等,属于道教方面的壁画。
该石窟壁画是此次陕北考察行动中意外发现的。我们驱车途经石井村时,看到石崖上有洞窟,随即停车上前看个究竟。当爬上石窟时,我们被眼前的一切吸引住了。石窟内残存壁画分东、南、北三个部分,窟口左右两侧也有壁画残留。与周围其他庙宇相比,此处龙王庙壁画的保留总体是完整的。壁画北壁高167厘米,不带花棱内高137厘米,宽135厘米。壁画东壁高155厘米,宽292厘米。壁画南壁内宽93厘米,内高189厘米。
经附近居住的村民介绍:里面的壁画是在“文革”时期被破坏的,当时“破四旧”,在壁画上面乱刻乱刮,能够残存到今天算是非常的幸运了。另据村民说,在石窟右侧山崖上,原来还有一处石刻造像,后因修建204省道而被炸毁。
陕北村落壁画的绘制规模都不大,都是依山挖土窑(石窑)开凿。陕北干旱少雨,对壁画的长久保护很有利,尤其是石窟内的壁画往往保存较好。石比土更坚固,但在长久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还是有风化脱落现象。
该龙王庙壁画与陕北其他龙王庙壁画有很多相似之处。壁画中央主要表现的是5位龙王,与距离不到20华里地的付园则村五龙庙壁画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神话传说中,龙王主要是管理雨水的神,天地间打雷、下雨、风、云等都由龙王来控制。在壁画上各种祈雨道具一应俱全。壁画绘制有很多的神,北壁绘有4层,有22位神、8匹马,其余的拿着镲、伞、梅瓶、锣鼓等;南壁同样绘有22位神、3匹马,其余的拉着车驾着马,拿着伞,舞着剑,捧着梅瓶,骑着龙,拍着镲,打着锣鼓,应是仪仗出行场面。周围乌云密布,似有翻云倒海之势。壁画最中央绘制了龙王(五龙),即青龙、白龙、黑龙、黄龙、龙王。五龙神手里都捧着笏板,后边及左右都有随从护卫共4位神。4位神的功能不尽相同,有的为龙王护伞,有的作记录,有的在倾听。
北壁、南壁壁画下边一行都绘制有小的动物、人物,有鹿、蛤蟆、小人等。小人头戴清代兵士帽子(冠式),由此推断此壁画为清代所绘制。
壁画边缘的装饰纹样力求突出画面的主要内容,纹饰有“卍”字形。“卍”字本是佛教中才会有的符号,却出现在道教壁画中,有可能是明清以来陕北各地儒、道、释三教合一的缘故。装饰纹样中还发现了疑似莲花的纹样,莲花也是佛教常见的装饰题材。
民间壁画的绘制都是与对神灵的寄托分不开的,云彩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寄托着人们对年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四季平安”的祈愿,特别是在干旱的陕北山村。
清时绘制壁画多有粉本,并非凭空想象,要遵循原有的宗教思想,不是画匠随意而为的。粉本的流传与民族宗教文化信仰及当地民俗有直接的联系。在陕北,自然条件恶劣,贫困疾苦,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百姓求子到娘娘庙、求雨到龙王庙。 横山县石井村龙王庙壁画的考察,有助于研究陕北古代村落壁画,揭开陕北农民信仰的心灵世界的面纱。此石窟壁画表现的是“龙王”祈雨与神出行情景,壁画中的人物、动物、云纹及其他装饰纹样都极其优美,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责编 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