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网络舆论监督
2014-10-11李泳
李泳
互联网是公众表达看法的平台,公众广泛不同立场的观点在互联网上汇集并通过网络载体传播出去,所以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和改变,要注重将互联网打造成传播优秀思想文化的一种手段,提高人们精神生活水平。 我们就要采取适当方法,将传统的监督方式和网络监督方式结合,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社会健康积极的风气,从而提高主流媒体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使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改善网络舆论监督传播模式
加强网络主流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引导。网络主流媒体是指在网络中具有较高声誉,能左右和代表网络舆论的权威性媒体,一般表现为新闻网站或是论坛等,能够代表公众心声,代表社会舆论总体走向,所以重要的新闻网站或是论坛要承担起承载社会舆论的重任,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和精神,摒弃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思想和行为,让主流媒体代表公众心底的声音,让它成为公众表达民意的重要途径,要将分散的情绪化的言论引导为主流舆论,让网络舆论监督在科学的轨道上发展。在我国网络主流媒体主要有人民网、新华网和地方政府官方网站,这些网站已经成为公众了解国家政事社会要闻的主要方式。所以,网络主流媒体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及时更正网络上的错误言论,为网络舆论监督提供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
创建全新的监督平台,加强政务网站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众已经不仅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来反映民情传递民声,更多的公众会选择通过网络实现参政议政,发表言论看法,政府网站的建立也是更为迫切,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地方政府都已经在网络上开通了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在公众和政府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但是作为公众和政府沟通的平台,通常会存在办事效率低,信息传达慢,解决问题不及时等问题,让公众觉得政务网站的可信度不高。首先要规范政府网络。作为政府的网络门户,在网址,网名等问题上要进行规范,要以简单易记为主,让百姓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找到政府的网站。其次,政府信息要保证时效性。政府网站上要及时公开政府的最新政策和最近动态,方便民众了解,让公众将网络舆论监督落到实处,让公众和政府良性沟通。
二、建设和规范我国网络媒体新貌
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网络媒体的行业标准。由于网络管理缺位,使得网上的谣言和虚假信息被网友不断转发和传播,并发挥着影响,有的网站为了争取更多的网民和关注度,刻意的放松对信息的筛选和把关,放纵传播虚假消息的行为,很多的网民看到后会误以为消息的准确性。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加强网络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提升网络从业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加强管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把好信息来源和准确性的要道,对虚假信息或谣言予以删除和清理,向网民提供正确的、全面的、客观的信息,并对出现的网络障碍和安全隐患做好防御和处理的准备,从而提高我国网络技术的整体水平,保障我国网络技术的科学安全发展,为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正常进行提供技术保障,为我国的舆论监督体系的建造提供后盾支持。
加强技术改良,利用先进技术管理网络舆论监督。从目前我国现有的网络技术来看,加强培训主要就是加强实践培训,加强网民和网络管理人员动手实践的能力,才能整体提高我国网络技术的整体水平,才能保障我国网络技术的科学安全发展,也为会随时出现的网络障碍和安全隐患做好防御和处理的准备。同时建立一个过滤不良信息的软件。网络上在坚持主流舆论导向的同时,一定会存在着负面的消极的舆论,包括个人名誉、损害国家形象、宣扬暴力和色情等。如果在服务器的端口装置一个信息过滤的软件,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将不良信息直接过滤和清除,使之无法在网页显现和传播。
四、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转变固有观念,对网络舆论监督予以重视。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个政府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最新政策和动态,并在网站上开通了网民留言的专栏,网络舆论的作用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网民在网络上发表政治言论也是民主政治的一部分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和公众拉近距离,透明作为,听取民声,顺从民意,公开政府政策和信息;政府的工作人员应该理解和接纳网络舆论监督这种新兴的舆论监督形式,应该放低姿态,主动接受公众意见,改变固有的思想,转变观念,正确对待网络舆论监督,听取正确的网络舆论,让网络舆论成为公众反映民声,体现民情,表达民意的一种有效途径。
创新体系,建设网络伦理道德标准。在现阶段,网络出现的负面影响还有很多,网络管理这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也相对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伦理道德尤其重要,建设网络伦理道德标准也是十分迫切,它是规范和引导网民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和约束网民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减少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作为传播主体的网民,在面对网络上负面不实的信息时,首先要注重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不要盲目跟从和效仿,用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身辨别网络信息真假的能力,不被网上的留言迷惑,分清事实,立足事实真相,并通过自身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从客观事实出发,发表合理正确公正的言论,通过每位网民正确的言论去引导他人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正确的主流网路舆论才能构建健全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网络舆论监督顺利进行。我国当前缺乏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限制网络谣言、诋毁、匿名信等行为,这也是我国网络舆论出现网络暴力、滥用网络舆论监督权力的一大原因。法律法规对社会的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它的作用在于在网络上夸大事实,胡言乱语,恶意诋毁的行为受到法律法规的管制和制裁,让网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样才会创造一个健康顺畅的互联网发展空间,它是保证网络舆论监督正常进行的根本保障,让网民在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管制下进行网络舆论监督。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