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经济的良性增长与柔性发展
2014-10-11韩自闯徐士杰
韩自闯 徐士杰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逐渐影响到经济领域,在这股思潮的促进下,内地经济逐渐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西藏的发展重心也渐渐向经济领域开始偏移,特别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的口号提出之后,西藏经济的良性快速增长更成为国家工作的重点。没有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只能是脱源之水,不能取得长足发展。2001 年 6 月,中央就及时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世纪初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促进西藏经济社会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促进西藏社会局势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任务,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口援藏的力度,为西藏在新世纪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西藏发展取得的成就及背后的问题
“2009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亿大关,预计达到437亿元,同比增长12.1%,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截至2008年底,西藏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4000元,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欧珠.《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N] 《日喀则报》(B04)2010-11-03-]]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以民族手工品加工业、藏医药业、畜产品皮毛纺织业、矿产采掘与初级加工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逐渐成为西藏地区支柱产业,与旅游业相关的附带行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西藏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中心,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补充产业的发展格局。虽然这种发展格局很适合西藏作为以旅游观光为主导的区位优势,但是放眼国内外,以第三产业为依托,第一产业小规模反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发展贡献率极低,不能有效地反哺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都是比较罕见,这种畸形发展虽然短期内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其结果直接造成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虽然西藏的国民经济在今年的上半年已呈现出期盼已久的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并不等于说,这种积极的局面在今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延续下去。”[[ 狄光耀 杨慧. 《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及对今后持续发展的思考》--《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11月第25卷第6期]],为解决这一担忧,“积极发展旅游业,因地制宜,走适合自藏情况的工业发展路子”[[ 狄光耀等.《试论西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含、背景及可能性》--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3月]],超脱西藏依赖式发展路子的制约,把希望重点开始往西藏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开发上倾斜,发展西藏以旅游消费为带动的良性经济,对于走“营造自己创新血液的路子”显得尤为必要。
那么,如何“营造自身创新血液,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树立西藏经济自主发展意识呢?“我们认为,援藏工作要进一步取得突破,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援藏,启动西藏经济内生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赵锦辉. 《化资源优势为可持续发展优势—关于西藏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经济研究参考》 2010年第63期]],“西藏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地热资源、光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各种资源,目前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在万亿以上。”[[ 数据来源于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 http://www.tibet.gov.cn]],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潜力,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必须将西藏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与内地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结合起来,解决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瓶颈问题,“合理布局,根据西藏一市六区的不同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对农牧业、工业、服务业科学布局,统筹兼顾,实现优势互补”[[赵锦辉. 《化资源优势为可持续发展优势—关于西藏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经济研究参考》 2010年第63期
]]。与此同时借鉴内地走传统“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经济发展道路的教训,偏向集约式发展,以保护环境为首要立足点,保护西藏这片自然环境极度脆弱的高原环境。
从近年来拉萨市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环境代价却是历历在目,大量汽车尾气的无节制排放导致拉萨空气污染逐年严重,拉鲁河在内地进藏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染下已经变成臭水沟,拉萨河西郊段已经污水积存等等环境污染问题都在昭示着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对于不堪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压。如何避免西藏经济发展重回内地经济发展老路子,从原有的重压型经济发展向良性增长、柔性发展的转变,笔者认为这是以后建设“绿水青山西藏”的关键所在。
二、西藏经济的良性增长与柔性发展
所谓“良性增长、柔性发展”,即在环境资源相对脆弱,不适合发展重工业的地区,不强求GDP片面增长,充分发挥地区区位柔性优势,以保护环境为目标,量力而行地发展经济与文化。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对于西藏这片人文历史悠久、以旅游资源为凸显,环境资源又极度脆弱的高原地区,笔者认为,没必要强求其大力发展中大型工业,对其下达硬性发展指标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破坏。“在西藏,具体来说,就是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必须树立人是价值的核心,担不是自然的主宰,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牛治富.《中国特色 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P505]]在民族文化盛行的地区,一切发展都应意在保存其原始文化、保护原生态环境,以保证国家完整统一的前提下,适度地发展当地经济,弘扬民族特色文明,至于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没必要太过强求。那么,是不是这样就会直接导致西藏经济发展减速?答案是否定的。“加快发展绿色能源,构建西藏生态屏障,建设生态西藏。形成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为此要推动小水电、太阳能、沼气等绿色能源建设“[[牛治富.《中国特色 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P506]]。可见,西藏经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建设生态西藏,作为我国天然的生态屏障与战略大后方,应该建立以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为工作坐标的,绿色农牧业附加产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出口、藏药适度产业化、特色旅游、绿色能源开发、优势矿产业、建材业相互协调发展的西藏特色新经济格局,走良性增长、柔性发展的路子,而不是为了单纯增加GDP而发展西藏经济。对于西藏矿产业来说,“只能抓重点,抓大放小,限制那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进入。对那些规模小、成本高、重复建设的项目,要坚决关、停、并、转。对那些附加值高的矿产品,可采取大出、大进、大循环的方式来生产,也就是开矿在西藏,粗放工放到内地,然后将半成品运回来再精加工,这样既可避免环境污染、也可创造更高的产值。”[[牛治富.《中国特色 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P241]]。
旅游业的发展,在今天乃至以后都应该是西藏经济的重中之重,合理大力地发展西藏旅游业,对于带动西藏整个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西藏应独辟蹊径,创造出张扬其优势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依托其自然与人文景观发展其旅游业,而且整个西藏经济应以旅游为主。”[[ 徐嵩龄《旅游业应是西藏经济的主导产业》 --《西藏研究》 2001年第1期]]
三、新时期西藏经济增长方式的内生动力
西藏经济增长方式长久以来都是外部投资拉动型,借助这种外部投资拉动,西藏经济应该不断转变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内生动力。“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告诉我们,在全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西藏如果不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不在被动中寻求主动,则现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将严重阻碍区外资金向区内流动和西藏经济的外向性发展。因此,经济横向联合与经济援助,也迫切要求西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肖传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西藏经济质量》--《中国藏学》 1997年第2期]]
新时期下,西藏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在分阶段进行,然而作为经济增长的另外两个重要拉动因素—外贸与金融,却发展缓慢。具体来说,西藏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出口发展并不理想。
“西藏企业要想走向国际,就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身经济、技术素质和产品质量。否则,我们将被来自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冲击得“体无完肤”,难以生存。“[[肖传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西藏经济质量》--《中国藏学》 1997年第2期]],因此,提高西藏本土企业自主竞争力对于西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从次生作用看,这又会带来西藏地区附带行业的发展。
至于西藏金融业的发展,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性效应。“在其他条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西藏地区各类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实际余额每增加1%,则西藏地区实际生产总值将会增长约1. 91%,西藏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大致为1. 91。可见,从长期来看,银行信贷对西藏经济增长具有比较显著的杠杆效应,银行贷款投放的增长强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经济发展。“[[ 丁业现 彭克强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西藏研究》2011年8月第4期]]
西藏银行信贷满足或部分满足了各类经济主体对于生产经营资金的迫切需求,使其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从而促进了西藏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另外,金融机构在与公司企业等各类借款主体发生借贷关系的过程中,通过信贷机制强有力的约束作用,促进了各类借款主体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推动了各类惜款主体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和西藏特色优势产业经济的发展。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金融资本在深化市场程度,促进经济转轨中保证金融体系占有主导地位,从而取代政府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决定意义呢?“1、争取和利用中央政策对银行的扶持,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的市场功能。2、进一步减少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行政干预,确立其独立决策和经营的市场地位。3、扶持西藏地区性国有银行的建立和民营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4、充分利用内地的资金优势和西藏的政策优势,引导、扶持创新性科技中小企业利用创业板融资。“[[ 贡秋扎西 杨斌 《西藏经济增长方式初探》--《西藏研究》2006年第1期]]
综上所述,西藏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单纯靠投资拉动到充分利用援藏外资增强自身内生动力的转轨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立足生态西藏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带动西藏特色经济,坚持“良性增长、柔性发展“的战略路线,不断挖掘西藏各类市场潜力,才能为西藏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