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保障的现状研究与政府对策分析

2014-10-11刘刚高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政府

刘刚 高佳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度院级学生发展性资助

众所周知,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惊人的699万,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而且这种趋势还将得到延续。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每两年都要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2013年6月他们进行了第六次大规模问卷调查,其调查报告也已经出炉。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加上2013年的尚未工作的大学生,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依旧不容乐观。正是在这样的就业大环境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针对大学生就业保障,有人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做了一个调研。在调查中,有81.9%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在是否需要政府在就业中提供相关法律保障,87.7%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有69.6%的同学认为政府应当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职能、履行职责,56.1%的学生认为政府应当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调研其实很容易就能发现,大学毕业生在政府保障就业方面还是有很正确的认识,他们认识到只有政府完善就业保障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就业权益被侵犯的事实。而且大学毕业生对于政府保障大学生就业有很高的期待,对政府正确履行相关职责、社会充分发挥正能量的呼声很高。

大学生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其多方面的原因大家也有所耳闻。2006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很全面的分析,虽然这份调查已经过去了八年,但是还是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缺乏工作经验,缺乏社会经验是大学生就业最显著的问题,也是困扰就业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有接近三成的公司在招人时存在性别歧视,男生在很多工作更容易被招聘录取;另外,薪资要求虽然渐趋合理,但是眼高手低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调查显示,相比过去,当下的大学生在薪酬方面明显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不少大学生更是提出了“零工资”。这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景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最后,“托熟人”求职逐渐演变成求职的主要途径,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还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此来保障大学生就业,维护大学生就业各项相关权益。政府在这方面其实做了很多工作,我也就不一一列举了,接下来我就重点讲讲一些比较典型的就业扶持政策。

1、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社会需求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的迫切需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省、市均出台了促进服务业(主要指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第三产业的兴起,对于的社会需求的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岗位需求。大三产业的崛起能很好的消化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大军。

2、将大学生创业与政府预算有效结合,为毕业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各样的优惠措施.:资金优惠,手续便利。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提高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而且自主创业一旦成功,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岗位需求产生,间接的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政府通过无形的手可以很大程度弥补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足,然而市场经济理性人假设表明,政府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难免会有漏洞,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劳动信息市场不够完善

政府掌握着最重要的人才需求信息,也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大学生的就业倾向。虽然一味的要求政府做到二者的无缝对接也有失客观,但是政府在人才信息交换中所扮演的角色还是略有欠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就业政策缺少评估。没有就业评估,就无法将大学生的需求与市场需要结合起来,就业信息的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2、劳动供求矛盾依旧突出

很多岗位需要人才,然而大学毕业生没有足够的技能去适应岗位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企业需要招人,大学生却无法应聘类似岗位的尴尬局面。落后的大学教育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大学生质量也无法保证。相比较而言,技能类专业出来的大学生能更容易转化成社会生产力,而文科类专业由于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文科专业毕业生不能学以致用,难以吸引用人单位的兴趣。

3、创业扶持力度略有欠缺

大学生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需要一腔热情,没有好的政策支持,一切就都是纸上谈兵。优质的创业环境能极大地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目前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力度很是稍有欠缺,大学生创业虽然有相应的高校创业资金,但规模较小,很多时候都无法满足创业者的实际需求。

正基于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些不足,列举了如下几点建议:

1、加大大学教育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大学之大,谓之有大师也!大学生应当接收到良好的高等教育,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空荡荡的大学校园度过四年青春时光。并且,大学教育也不能只是育人,也要做到社会的适应性,大学毕业生应该是社会需要的即时生产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完善基层地区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大学生下基层

3、尽量保证行业分配公平

缩小行业间资源的分配差距,这样才能避免过冷或过热专业的出现,让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能看到未来的方向。资源的公平分配也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4、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我国政府还是一直在做着帮助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工作,从目前来说,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但想彻底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政府不仅需要将好的政策贯彻执行,同时也要不断改进一些就业政策和政策执行中的不足,发挥政府自身的监督调控作用,让大学生平稳地流入人才市场,实现自身价值。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政府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