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侵蚀医疗保险改革成果?
2014-10-11旷荣旷菂
旷荣 旷菂
一、医疗保险成了 “唐僧肉”
苦了“患者”。民众是医保的受益者,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对政府推行医保政策,给予了虔诚的支持。据了解,国家推行农保前医疗全付费,与医保后的分担费基本相当。民众普遍反映,参保前普通病住院一周费用约1800元,保后约4500元,扣除医保所支付60~80%,患者自担不低于1500元。此外,医保规定,医保只对住院患者给予扶持,而大多数普通病患者,选择不住院治疗,在全民医保支持的医疗高收费中,不住院患者承担了全费。保前与保后费用相品,民众在医保中得益甚微,医保成果实际上被“偷梁换柱”掉了。
肥了“医生”。医院普遍推行绩效挂钩,绩效挂钩与医生利益休戚相关,为增加提成,医生不择手段“宰” 患者,与“宰”相关的“搭车检查、搭车收费、搭车用药”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赤膊上阵,干脆虚开治疗费用,上演了 “宰患套保”戏。据一起投诉反映,经该县物价部门核实,不包括搭车检查费在内,攸县一家公立医院乱收费率高达25%。医生搭车检查、医院乱收费行为,与绩效挂钩考核密切相关,全坏在一个“利”字上。
富了“医院”。医院美其名曰“公益事业”,实际行暴利经营之实。攸县XX医院是三甲二等医院,垄断了全县60%的患者资源,同业中效益最好,除保证臃肿公立医院体制运转,还养活近1000人外,年获利近2000万,一个县级医院如此暴利,居然还被称之为“公益事业”单位,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养了“药商” 。药商是药价走高的重要推手,药商掌控药价话语权,他们为一己私利,千方百计“抵制”国家的药价政策,“改名加价、新药涨价、变相提价、封杀微利老药”等,手段层出不穷,一些药商还搞不正当竞争,直接给医生高额提成,高价推销药品。据了解,药商销售潜规则,销售返点在10~20%之间,特殊药品高达30%,医院实行“以药养医”,在返点价上,再加价15~20%销售给患者,药价在药商与医院的 “折腾”下翻番。还据了解,“人造骨制品”等特殊用品,医院通常不直接经营,患者只能从医生私渠道获得,医生在进价上加价1.5~2倍销给患者。这类人为推高成本,全转嫁至医保和患者身上。
5、利了“医管”。 医院乱收费,与管理失职分不开,管理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医院收费和药品的价格。一些监管部门,与医院拉拉扯扯,相互利用,以权力置换利益,对医院乱收费视而不见,监管形同虚设。该县物价部门,在受理投诉攸县XX医院乱收费中,核实医院乱收费25%事实,仅作 “返还乱收费款项给患者”的个案处理,拒绝全面检查医院乱收费诉求。物价部门的不作为动机令人存疑。
二、医保成果“易帜”的无奈
监管“失控”。医院收费乱象有目共睹,唯独监管视而不见,不能说不是攸县的“怪事”。究其原因:一是“猫鼠一家亲”,一些监管部门为了自身利益,与医院“结亲家”,只要医院交“赞助费”,就放纵不管,对举报敷衍了事,能拖则拖,能个案就个案,能不管就不管;二是“黑室运作”,一些监管部门以监管换利益,利用亲属揽医院的生意,监管上投鼠忌器,形同虚设;三是存“监管盲区”,有些监督项目专业性强,监管需专业技术,对监管部门来说,监管尚不具条件,监管鞭长莫及、望“监”兴叹。
医体制“黑洞”。“ 暴利”黑洞。医院收费乱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竟还被冠以“公益事业单位”。大家睁开眼就看见,医院 “挂羊(头)买狗(肉)”,怪就怪在无人管;“垄断” 黑洞。医院高资金投入、高技术含量、高传承影响力,注定其强势经营特性,位处劣势的患者,只有被动挨“宰”的份,无任何话语权;“ 强权” 黑洞。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医疗收费“一边倒”,医方单方定价,患方无讨价还价的空间,收费多与少、公与不公,患者无力抗辩;“黑医、黑药” 黑洞。医生通过滥用检查、滥用药物、滥用器械,推高收费,获取提成。上述种种黑幕,印证了医体制上的弊端。
险医“同床共寝”, 医险“一家亲”。现实中,医院与医保分家不分灶,医保、医院同址办公,医保费医院直报直销,险、医名分实不分,监督与制约名存实亡;险、医“共利”。按理说,医保与医院是利益的相对方,医保独立于医院之外,机制上有监管有制约。现实中,医保与医院高度配合,密切协作,这种体制很不正常,如何能保证制约监督到位?如何窥避医、险 “共利”?险医同“船”。医保与医院既分工又合作,共同面对患者,共同面对监督,共同担责,共同应对问题。险医同乘一条船现状,有如命运共同体,这种体制,为“险、医共犯”创造条件、埋下隐患,成医险犯罪 “高危区”。
险、患“两张皮”。医保对象是患者,医保与患者存利益交集,报与不报,报多报少,医疗收费合理与否,保方与患方利益休戚相关。按理说,保方是患者的“监护人”,有责任保护患者利益,保护好了患者利益,也就保护了自身利益。事实上,保方与患方交流脱节,断了合力监督医方乱收费链条。
这种体制,怎么能维护收费公正公平?怎么能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怎么能保证医保成果不被侵蚀?
三、医疗保险到底何处去?
检验医保工作的好坏,看是否有违医保惠民基本立意?惠民利益是否真正到位于民众?医疗保险成果是否被侵蚀?
医保必须面对人民大众。一是回归民生。医保是国家惠民政策的体现,医保是国家的民生工程,医保不是“唐僧肉”, 任何人都不能侵蚀;二是回归人民。人民医院人民建,建好医院为人民,公立医院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是赢利单位,医院的职能是为人民服务,具人民属性;三是回归公平、诚信。医院收费普遍过高,偏离了正确航向,不仅有失公平正义,而且侵蚀了全民医保成果,本质上是医疗体制上的腐败,必须予以抵制。
医院必须回归公共服务。赢利还是公益?公益即公共利益,医院的事业属性决定了其公益属性,其服务、收费须体现公益性质。现实中,医院 “‘宰保‘坑患”,获取暴利是常态,医保成果被医院侵蚀,已是不争事实。此情此理,医院还具公益性吗!企业还是事业?企业是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是赢利的机器,企业赚钱天经地义,作为事业单位的医院,扛着事业单位的招牌,享受事业单位的待遇,干着不纳税光赚钱的活,这种暴利行业,还是公益事业单位吗!险医一体还是分离?现实版的“医、险同体”,构成了医院侵蚀医保成果的条件,剔除体制“诟病”,是守护医保成果的客观要求;救命还是“坑”钱?医院的使命是救死扶伤,现实中,医院无节制追求利润,很普通的病,一天1000、数千元的收费屡见不鲜。一个资深医生透露,普通病人天用药上1000元,这不是治病是“赐死”。如此可见,医院收费黑洞到底多深,恐怕只有医院和医生自己清楚。
向侵蚀医保成果说不。一是切断险、医利益链。医保是块“大蛋糕”,“面对‘鱼腥没有不馋嘴的猫”,医保与医院存“共利”,是不争事实,医保成果被严重侵蚀,医保部门失职、失察是主因,要守住医保成果,就必须断侵蚀医保成果的利益链。二是治理医保“蛀”害。医院吃“险”成性,医生看“险”使药,医保“蛀”害时有发生,一些医生利用便利职务,搞体外“药具循环”,赚高额差价,损害患者利益。还有一些医生见利忘义,串通患者直接虚构保费,套保获利;三是惩治医保犯罪。医保犯罪屡见不鲜,一些人以身试法,大肆侵蚀医保改革成果,挑战医保法律底线,沦为犯罪。必须用法制手段,惩治医保犯罪,才能确保医保成果不被侵蚀。
用改革来守护医保成果。医保市场化。市场是选优的过程,市场是降成本的手段,医保要想公平正义,就要引入竞争机制。取消医保许可制度,让有条件的医(药)院(店)平等竞争,让民众有权选择质高价优的医疗服务。建防“蛀”体制。医保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有利益就有“蛀虫”害,建“防火墙”很有必要。李正莲,家镜贫寒,攸县酒埠江镇木璜村人,到攸县人民医院检查,做一部位彩超和脑电图,收费分别为250元、45元,而物价局核定的彩超、脑电图价为88元、25元,乱收费182元,患者电话投诉到该院医务科,医务科答复:有农保,收费要贵。医院侵蚀医保成果昭然若揭。因此,必须变“险、医同体”为“险、医分立”。
医保是人民分享改革成果的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必须放止好“经”念歪,确保医保成果不被利益部门侵蚀,确保医保成果切实惠之于民。
(作者旷菂系湖南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