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支持对县域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014-10-11蒙荣君
蒙荣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地方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小微企业逐渐增多,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小微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状况不稳定,经济效益忽高忽低,偿还能力有限,因而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常常遇到困难,对小微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大量民间资本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因而利用效率较低。如果能够将民间资本有效投入到小微企业中,不但可以使其得到高效率的利用,也有助于县域小微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民间资本概述
民间资本即非政府拥有的资本,具体包括家庭的金融资产和民营企业的流动资产。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所有权不属于国家,而是由企业或居民个体掌握绝对话语权的资本即民间资本。由此可见,民间资本运作的根本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因而利益是民间资本运作的关键影响因素。
2 县域小微企业融资难分析
县域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产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2.1 金融机构倾向于大中型企业
由于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丰富,发展趋势良好,盈利能力强,偿还能力强,因而金融机构常常更愿意向大中型企业放贷,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条件则相对苛刻;证券机构方面:我国企业上市融资程序多、控制严,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难以上市直接融资;债券市场发展滞后,能够通过发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的小微企业极少;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权威性的担保机构,担保资金通常规模较小且难以适应诸多小微企业的需求。
2.2 贷款指标分配没有充分向小微企业倾斜
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实行了无差别的信贷指标控制措施,将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了贷款指标的控制范围,没有充分照顾小微企业贷款及其主办小银行的专门需求。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导致县域小微企业的贷款受到挤压,进而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 民间资本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受利益驱使,民间资本的流动在以往体现出很强的无序性,这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一方面加大了市场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对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随着炒黄金、矿产、房地产等投资项目利润的下降,近年来民间资本开始涌入“地下钱庄”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利贷的发展,对金融市场秩序造成严重的冲击。
而如果能将民间资本合理投资于中小企业,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中小企业进行高利贷,进而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一方面缓解了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有助于帮助他们度过财务难关或实现经营生产上的发展与突破,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民间资本的有效运行,使其投入得到应有的回报。进而降低民间资本持有者和企业双方所承受的风险,并实现相应的利益。
4 借助民间资本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4.1 强化政策支持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有助于引导民间资本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财税政策。合理减免小微企业税收,待其经营状况好转,盈利能力提高时再全额征税;2)简化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程序,尤其是担保、评估、公正的程序,降低其贷款成本。进而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相对宽松的环境,使民间资本持有者看到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而产生投资意向。
4.2 加快县域中心银行的建立
目前我国存在许多乡镇小额贷款公司,为提贷款行为的规范性,和便于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与管理,应推进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为县域中心银行,或将多个村镇银行进行合并组建地方中心银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措施使民间资本流向县域中心银行,为县域小微企业向县域中心银行贷款的条件更宽松,程序更简洁,为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的化解和财务危机的解决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
4.3 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小微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难以提供能够合适的抵押物,有的小微企业为了贷款被迫将房产、设备作为抵押,一旦无力偿还,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而信用担保机构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进而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贷款压力。但目前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完善,担保机构数量较少、担保基金规模较小、对信用风险的预测与控制能力较差,因而需采取针对性的完善对策,并鼓励民间资本在担保领域的发展。
5 总结
综上所述,有效借助民间资本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形成进行深刻剖析,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激活民间资本,并将其注入小微企业,以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和互利共赢,最终全面带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