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走亲戚”走出干群鱼水情
2014-10-11王昌牧
王昌牧
马鞍山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持续推进“走亲戚”活动全面开展,搭建了干部联系群众、干部受教育平台。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纷纷走出机关,走进困难群众家庭“结亲戚”,通过与群众面对面谈心,心贴心交流,实现了助人自助,使自身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受到洗礼,进一步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走出了干群鱼水情。
截至目前,全市106家单位17606名党员干部,走访社区群众48900余户,征求意见建议1270条,结对帮扶困难家庭“亲戚”19661户。全市11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在职党员进社区制度,22231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共建立党员服务队965支,参与党员20568名。
为放大“走亲戚”活动的示范效应,把“走亲戚”活动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市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深入推进“走亲戚”活动的意见》,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活动开展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主动深入亲戚家中“走亲戚”,示范引领全市干部职工参与“走亲戚”活动。
活动中,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一是开展扶贫活动。注重解决“亲戚”的生活难题,全市近万名干部职工先后帮助“亲戚”联系申请医疗救助117起,自掏腰包为“亲戚”提供帮扶资金累计270万余元,并依据政策,帮扶困难“亲戚”申请红十字会救助、孤儿救济补贴。针对“走亲戚”活动中反映较多的低保问题,市政府召开第22次常务会议,自11月1日起,提高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三项标准,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户月人均450元和户年人均4260元。
二是开展扶志活动。在力所能及给予“亲戚”物质帮助的同时,注重电话联系、短信沟通、心理疏导等方式,给予“亲戚”精神上的关怀,引导“亲戚”正确看待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做到自尊、自立、自强。含山县直机关充分利用部门职能作用,先后开展“送政策下乡”、“送法律下乡”、“送科技下乡”、“送健康下乡”等活动63场,有效地引导群众积极向上。
三是开展扶技活动。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培育“亲戚”自身“造血”功能,努力帮助“亲戚”就业创业。花山区委统战部与区工商联开展了“同心携手美丽人生特困家庭救助”活动,动员志民房产、新华异型钢、大红灯笼餐饮等120家民营企业参与“走亲戚”活动,在提供慰问金的同时,积极吸纳困难家庭人员到企业就业。
活动中,各级干部职工通过与“亲戚”“同坐一条板凳”,进行朋友式交往、平等式交流、亲人式关怀,实地感受了群众的冷暖和诉求,群众意识、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明显增强。市委办年轻同志主动开着私家车到农村把小“亲戚”接到城里来做客,让他们开阔眼界。和县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组织生活“双挂钩”制度,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在过好自身组织生活的同时,还作为“亲戚”所在村居党组织的一名普通党员,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含山县等单位陆续开展“走亲戚”日志大家读、“走亲戚”心得交流活动,畅谈“走亲戚”心得体会,做到相互啟发、相互借鉴。
为将“走亲戚”活动规范化,市组织部门统一印制 “走亲戚”活动连心卡,发放给各级干部职工和群众,建立“亲戚”之间连心“热线”,方便“亲戚”互相联系。通过互相交流联系方式、互相请到家做客、互相介绍家庭成员、互相交流家庭情况、互相开展家庭活动,注重家庭联系、感情联系、思想联系、生产联系、生活联系“五互五联”的方式,增强互动交流,拉近干群关系。
通过“走亲戚”活动,全市各级机关干部进一步转变了作风,提升了素质。一是干部思想境界提升。机关干部真实地感受到了群众的冷暖和诉求,看到了农村基层和农业的现状,群众意识、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明显得到增强。二是群众工作能力提升。“走亲戚”活动为机关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提供了有效途径,让机关党员干部学会了用群众的思维、群众的语言和群众的方式来做群众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切实提升了深入群众、沟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党群干群关系提升。机关干部通过“走亲戚”活动,找到了服务群众的具体路径,尽己所能地把“亲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不仅使部分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而且使机关党员干部有机会更多地接“地气”、强“底气”,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真正融入群众,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