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题材电影对藏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调查结果分析
2014-10-11王春丽
王春丽
(西北民族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124)
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实验师。
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其中必然要研究和谐文化建设。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这种和谐文化,与其他各种文化形态或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并渗透到这些文化形态或形式当中。①电影、电视一直以来都普遍体现和贯穿着一种和谐精神,帮助弘扬和谐的价值和理念,因此,电影、电视也被纳入建设和谐文化的研究对象范畴。民族影视文化即民族电影电视文化,它是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具有双重影响。构建和谐文化必须正视其现实影响,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民族影视文化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推动作用。自1953年第一部藏族题材电影《金银滩》上映至今,藏族题材电影历经了近60年的风雨历程。藏族题材电影通过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生动真实、细致入微地反映了藏民族的文化、宗教、历史和现实生活以及民族精神。在主流都市文化大行其道的多媒体时代,藏族题材电影以其特有而新鲜的民族元素吸引着大多数受众的眼球,但是,对于那些本就生活在藏区、亲身体验着藏民族生活与文化的受众而言,他们是怎样看待藏族题材电影的呢?藏族题材电影是否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倡导和传播着和谐文化呢?
一、调查对象构成
为了研究藏族题材电影对甘肃藏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我们选择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观众为研究对象,总计发放问卷265份,收回有效问卷255份,问卷有效率为96%(从甘南民族师范学院的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85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82份,从甘南州的其他职业人员中随机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3份),应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藏区受众对藏族题材电影的收看情况和题材、主题的喜好情况
表1 藏族题材电影观看情况
如表1所示,关于是否看过藏族题材电影这个问题,我们采用具体的数据段来描述。从表中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中超过96%的受众看过藏族题材电影,且看电影的数目集中在1~5部。
表2 最喜欢的藏族题材电影类型
表2中,在关于最喜欢的藏族题材电影类型的统计中,由于问卷设计为多选题,因此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计算各选项被选择的频次,故统计总和不为255。统计结果显示,受众最喜爱的藏族题材电影的类型依次是历史、战争、纪录、爱情和喜剧等类型。
表3 最喜欢的藏族题材电影主题
对于最喜欢的藏族题材电影主题的分析,在问卷设计中为选择排序题,如图所示,藏区受众最喜爱的藏族题材电影的主题,排前三位的分别是藏区(包括寺院)生活题材、现代都市生活、民族解放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藏族题材电影。
表4 观看某部藏族题材电影的原因
表4在关于观看某部藏族题材电影原因的分析中,由于问卷设计为多选题,因此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计算各选项被选择的频次,故总和不为255。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51.6%的人是因为对内容题材感兴趣才观看某部电影的,其次是因电影的口碑以及电影的创作团队的实力而定。
2. 藏区受众对藏族题材电影的教育意义的认可程度
表5 电影《可可西里》对动物保护的教育意义
如表5所示,在调查结果中,调查对象对于类似《可可西里》这样的电影对大众保护藏羚羊是否有教育意义的态度是多样,认为很有教育意义的所占的比例为49%,认为没有教育意义的占总数的9%。由此可知,调查对象中大部分人都认为类似《可可西里》这样的电影对大众保护藏羚羊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对255名受众进行“电影《红河谷》对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的调查中,有47%的人认为类似《红河谷》的电影能够促进民族团结,有40%的人认为对促进民族团结有一些帮助,有6%的人认为对促进民族团结没有教育意义,有7%的人没有看过这类电影。可见,有87%的人对类似《红河谷》的电影对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是肯定的。
3. 藏族题材电影对促进藏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作用的认可程度
在对藏族题材电影能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分析中,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很有帮助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255)的 46.3%,其次是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点帮助,占总人数的43%,而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没有帮助或没有看过藏族题材电影的人数最少,两项仅占总人数的11%。
4. 目前藏族题材电影存在的主要问题
表6 藏族题材电影目前存在的问题
藏族题材电影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上表6所示,由于问卷设计为多选题,因此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计算各选项被选择的频次,故总和不为255。分析结果显示,藏区受众普遍认为目前藏族题材电影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题材欠多样化,占统计频次的35%,其次,藏族题材电影存在的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宣传力度不够,另外,导演和演员对于藏族文化理解不深、电影制作实力不强等也是调查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5. 不同受众群体对主要调查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
(1)文化程度与是否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和谐社会有帮助的关系分析
图 1是文化程度与认为藏族题材电影是否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分析,数据显示,在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很有帮助中,高中文化程度有5人,中、大专文化程度有41人,大学本科文化程度有53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有2人;在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点帮助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2人,高中文化程度有2人,中、大专文化程度有 37人,大学本科文化程度有 83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有3人;在藏族题材电影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没有帮助中,初中及以下有1人,中、大专文化程度有8人,大学本科文化程度有14人。从图中可以看出,被调研受众主要集中于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定的作用,甚至一部分还认为很有帮助。
图1 文化程度与认为藏族题材电影是否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图 2反映的是对于现有藏族题材电影所持有的态度与是否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促进和谐社会有帮助的交互列表,且两个变量的Pearson 系数为0.016,因此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具体分析如下,支持并且每一部藏族题材电影都看的人数有80人,大部分藏族题材电影会看的总人数为104人,一般或偶尔看藏族题材电影的人数为62人,不支持或从来不看藏族题材电影的人有2人。总体上来说,认为藏族题材对促进和谐社会有帮助的共101人,认为有一点帮助的125人,认为没有帮助的22人,这与期望频数相一致。同时得知,看过藏族题材电影部数越多的人,其积极态度越强,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帮助性越大。故而,对藏族题材电影持有的态度会极大程度的影响人们看待藏族电影的作用的观念,对现有藏族题材电影持有的态度与是否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和谐社会有帮助之间的相关性较强。
图2 看电影的频率与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和谐社会有帮助的关系
三、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1.更新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藏族题材电影电视的发展,创作出更多题材、更多类型、风格新颖的作品
通过以上统计资料分析得知,藏族群众观看过藏族题材电影,在主题偏好程度上依次是藏区生活题材、现代化生活、民族解放和民族团结,通过对三部典型的藏族题材电影的教育意义的调查分析,绝大多数的看过这些电影的观众都肯定电影所蕴含的教育意义;通过对藏族题材电影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无帮助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受众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促进藏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帮助作用;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受众交叉分析,发现文化程度越高,对藏族题材电影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支持程度越高,同时得知,看过藏族题材电影数量越多的人,其积极态度越强,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帮助越大。
藏族题材电影的优势正在于电影以藏族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为背景来结构故事、塑造人物,来表达民族团结、保家卫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主题,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建设。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藏族电影无论在类型、题材、风格上都比较单一,我们建议今后要把藏族题材电影电视剧的创作提高到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边疆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予以重视和支持,创作出更多题材、更多类型、风格新颖的藏族题材电影电视作品。要加强藏族题材的电影的创作,而且在主题上应该紧贴藏族地区和藏族群众的实际生活,在题材选择上应该制作各种丰富多彩的藏族题材电影,以适应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的需求和偏好。
2.应该加强藏族题材电影电视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的建设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收看到藏族题材电影和电视剧,提高藏族题材电影在藏区的收看率,建议首先加大藏族题材电影在有线电视网络上的播放数量和频率,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尤其是自治区和自治县电视台以及一些地方自办频道,增加优质藏族题材电影的播放数量和播放次数,形成民族影视特色栏目,培养固定的受众群体,增加藏族题材电影的传播力度。
电影作为影响力最大的现代传媒之一,在丰富民族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建议加强民族地区影院设施建设和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便给广大藏族群众提供便利、快捷的观看电影电视,获取各类有效信息的手段。让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在民族地区也能够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同时全面落实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使民族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观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这些都更有利于普及少数民族电影的传播。
3.加强电影电视相关机制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
为了加强藏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在电影电视相关机制和政策方面,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对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有所倾斜,重点扶持,增加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电影人多拍摄少数民族电影,培养少数民族电影制作人才,在质和量两方面打造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精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
[1]http://www.gmw.cn/01gmrb/2006-10/09/content_489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