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文化提升 推动油田深层次改革

2014-10-11田永刚

现代企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油田文化管理

田永刚

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先进管理手段、科学完备的制度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当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延长石油集团跨入世界企业500强后继续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在整体稳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产量、投资、成本、队伍等结构性矛盾,资源和环境对企业发展的“瓶颈”约束也日益显现,深层次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延长油田果断制定出“打基础、转方式、提质量”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以“党建文化管理工程”活动为抓手,以“党建引领文化,文化提升管理”为活动主线,全力推动油田深层次改革。

一、延长油田当前生产经营管理的主要特征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当前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以新井投产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仍然处于传统“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阶段,但经过油田上下的努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开始逐步改善,主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经济增长从单纯依靠新井投产逐步向技术增产过渡。长久以来,延长油田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就是依靠新井投产支持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新的技术与工艺在企业的应用占比例逐年加大,投资与生产、效益的比例持续上升,反过来又助长了新技术新工艺投资的增大。尤其延长油田以注水开发提升采收率开发战略的推行,对企业生产、效益的增长作用更是日益凸显。

2.围绕主业发展辅业,产业逐步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重组以来,延长油田进一步理顺产业结构,相继成立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公司、钻井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研究院等单位,全力打造集石油勘探开发、科研、机械制造和辅助生产为一体的综合石油企业,尤其是下寺湾页岩气井的成功点火,标志着延长油田长久以来探索和寻找的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已经初见成效。这些举措和成果,一方面是油田按需办企,通过完善产业升级改造,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另一方面凸显了延长油田以人为本的思想战略,在提升职工后勤福利的同时增强企业效益。

3.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环境治理和社会效益逐步凸显。长期以来,能源企业的经济增长都是以高消耗换来的,经济发展方式仍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循环、低效率”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来实现的。目前,延长油田的科技创新已取得一定成效,并逐步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管理开始向文化治企方向迈进,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污水零排放的实现,文明井场的建设,植树造林和公益事业投入,都是延长油田走精细管理之路、在发展中注重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的具体体现。

二、“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的内涵与路径

管理是永恒的主题。要实现延长油田的深层次改革,就必须提升管理。我们提出的“党建文化管理工程”,就是要将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按照“党建引领文化、文化提升管理”主线,发挥党在企业中的引领、先锋和带动作用,发挥企业文化在吸引人才、积攒人气、凝聚人心、辐射人群、鼓舞士气等方面的功能,并将两者统一在油田发展的大旗下,有机结合,做到真真正正地以人为本,切实关爱企业员工、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油井,承担能源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企业的战略方向、风格,体现员工意愿和油田特色与实际的企业文化来改变员工的思维、思想和行为,使员工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工作转变、让员工从无意识向自觉转变,最终促进企业管理的全面升级,从而实现油田的深层次改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油田开展“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的目的,就是要推进油田的深层次改革;目标,就是优化管理,调整结构,实现管理升级,使油田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路径,就是“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这四个新近通过全公司上下广泛调研、讨论所提炼而来的理念的全面贯彻落实。但要真正将四个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统一认识。世界上最难统一的就是思想认识。因此,要实现“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就必须让员工认识到油田开展“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的目的,清楚地了解油田的发展方向和意图,将干部员工的思想统一到油田的发展上来,凝心聚力,鼓励大家全员参与到“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中来,积极动员,广开言路,号召员工不等、不靠、不观望,大家都来出主意、想办法,在油田上下形成群策群力谋发展的喜人局面。

2.有计划地分阶段、分层次、分主次地开展“党建文化管理工程”。分阶段,就是要按照时间节点有计划地设定当前和长远的目标,分步骤来开展工作,在每个阶段安排好要做的具体事项;分层次,就是要按公司、序列、部门、基层、队站、岗位等各个层级,理清职责和关系,有序、有责、有心、有力地开展工作;分主次,就是按照生产、管理、财务、科技、党建、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具体工作,结合每个时期工作的形势和环境,有主有次、有重有轻,由中心到外延有目的地开展工作。

3.要从制度保障入手,建立和完善“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的体制机制。①建立舆情监督和反馈机制。定期不定期通过调研、座谈、检查、意见征集等方式,及时了解和疏导员工情绪,了解员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现有政策和条件逐步去解决和改进,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建立管理层和普通员工、企业和员工、员工和员工之间的互利互信关系,通过办实事、动真情、作表率来赢得员工的支持和拥护。②改进政绩考评及监督机制。要设计符合油田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避免只重产量和形式,防止急于求成和盲目无序发展的倾向。不论生产还是生态环境、节能、后勤福利、社会公益事业等各个方面,都要建立明确的、可衡量的硬性指标。目前,延长油田已经在开展目标、党委和干部绩效考核,要在此基础上,用全面的视角,进一步完善和设计“显绩”与“潜绩”的测评方法,引导干部员工正确处理短期与长远的关系,消除各种追求短期绩效的行为,切实提高考核质量。同时,要健全监督体系,实现对干部和各种决策的有效监督,强化责任追究机制,防止各种问题的出现。③加快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针对部分干部员工既“动力不足”又“制衡不足”,既“激励不够”又“约束不力”的问题,要加快建立与自身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充分考虑到改革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要通过内部规章约束、法律约束、审计约束、干部员工的自我约束等途径,不断加大对干部员工的约束力度。④完善材料和后勤供应机制。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促使各种有限资源流向大规模、高效率的实力企业,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此前提下,延长油田更应该遵循市场规律,进一步完善招标机制和流程,有效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油田发展需要、质量检测及安全环保等各种资源物品的供应机制,避免伪劣产品和物资流入油田生产生活系统。同时要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油田实际,给予科研、机械制造和辅助生产单位一定关注关照,不断完善产业结构链和整体改造升级。⑤建立健全社会利益补偿机制。由于延长油田从事产业的特殊性和与生态的关联性,在不影响企业发展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健全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与地方发展规划有机结合的社会利益补偿机制,通过税收和效益投资等各种形式,对生态和社会环境受企业影响的地区进行补偿,增强企业上下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这样做一方面符合延长油田“发展延长、奉献社会”的发展理念,可赢得地方和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资源和环境,为保护地层、探寻新资源和提高开采率创造有利条件。

改革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切合实际,需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对于延长油田来讲,就是通过开展“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以“党建引领文化,文化提升管理”,形成闭合回路,使油田、员工、油井有机统一,协调发展,最终建成以“爱人爱井、爱井敬业”为核心的“油井文化”,打造出符合油田实际,具有行业性、时代性、地域性,符合广大员工意愿的特色企业文化体系和全新的文化品牌,使油田的深层次改革有内容、有过程、有成果、见效益,为延长油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油田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年味里的“虎文化”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在低渗、低压油田实施油田整体压裂的探讨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