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今世纪
2014-10-11冉隆国刘汪洋
□文/本刊记者 冉隆国 图/本刊记者 刘汪洋
6月4至6日,来自《今日重庆》、《人民画报》、《民族画报》、《四川画报》、《陕西画报》等20余家画报媒体记者齐聚四川古蔺县,参加“全国画报社暨知名摄影家聚焦美丽古蔺”采风活动,神奇的古蔺、激情的古蔺、红色的古蔺、生态的古蔺—古蔺的前世与今生由此走进人们的视野和镜头。
古蔺,是四川省重要的能源基地,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黄荆老林、雄浑壮丽的八节洞瀑布群,依山傍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太平古镇、太平渡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酒酿造技艺、神奇的天地宝洞、旖旎的“美酒河”自然风光,独具魅力的苗家风情,共同构筑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这里文化深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苗族歌舞和黄家扬琴等民间民族文化享誉川滇黔渝。
这是除了天然航运优势,还将形成“三环六射”的高等级公路和“两横”铁路交通网络,与古蔺港区、直升机停机坪共同构成水陆空铁、内外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成为川滇黔渝3小时经济区和旅游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这就是四川省古蔺县。幅员面积3184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总人口85万人,居住有汉、苗、彝、回等26个民族,是四川省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县之一。
激情古蔺
Passionate Gulin
国家西部大开发、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十一五“以来,古蔺县抢抓战略机遇,着力构建包括“酒业、能源、旅游、特色效益农业”在内的4个主导产业和包括“金融商贸、运动健康、创意文化”在内的3个新兴产业的“4+3”产业体系,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以文化为支撑,文旅互动,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已成为古蔺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红色文化、名酒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四位一体”特色文化体系引领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黄荆老林、太平古镇、二郎·中国名酒名镇等旅游资源为支撑,辅之多个乡村旅游节点的阶梯式、辐射状的旅游环线。古蔺旅游的目标,是围绕“运动、健康、快乐”理念,建设川黔渝新兴旅游休闲目的地。
到2013年底,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实现两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80元,是全省惟一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目前,古蔺县正继续以文化为载体,坚持“水城交融、生态宜居”高标规建打造精致县城,坚持“一乡一品、一镇一韵”彰显个性打造特色集镇,坚持“产村相融、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山村。到2016年建成四川经济强县,到2020年建成“中国名县”。
红色古蔺
Red Gulin
太平古镇依山傍水,很早以来就是川黔商旅聚散之地,素有“小山城”之称,是四川省八大名镇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35年初,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古蔺54天,太平渡口、二郎滩渡口成为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的主战场。古镇坐落有“古蔺县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毛泽东四渡赤水纪念馆”、“战地黄花馆”、“中央红军机要室旧址”、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碑等纪念馆(碑)和红军总司令部、红军临时医院、红军临时银行旧址等红色遗迹。
名酒文化穿越峥嵘岁月,走过烽火岁月。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古蔺酒香溢天下。
赤水河沿岸独特的气候和水土环境,造就了古蔺的酱香酒谷。在赤水河中游,蜈蚣岩绝壁之上,刻有“美酒河”三个大字,每字占岩面积约1600平方米,摩崖石刻总面积4800平方米。无论整个摩崖还是单个石刻汉字,均是世界之最。
天宝洞、地宝洞,面积近1.42万平方米,洞内冬暖夏凉,常年保持19℃的恒温。郎酒的原酒被封存入天、地宝洞,在这里采天地之灵气,经年累月,自然老熟。洞内成千上万只大酒坛列队成阵,有“酒坛兵马俑”、“神州第一洞藏”之称,场面宏伟,蔚为壮观。
生态古蔺
Ecological Gulin
生态文化演绎神奇山水的神韵。
黄荆老林位于古蔺县西北部,紧靠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贵州赤水丹霞景观,面积4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6%,是典型的白垩系红色砂岩中山峡谷丹霞地貌区,也是地球同纬度地区惟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区。这里平均海拔1300多米,空气清新湿润,年平均气温12.7℃,被誉为北纬28°线上最后的处女地。
作为生态文化的代表,国家AAAA级景区黄荆老林景区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溪瀑清奇,集雄奇、隽逸、幽静、险峻于一体,地质景观、气候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山体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有千瀑之乡、天然氧吧之称。
民族民间文化映衬纯美山水。古蔺1908年建县,但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苗族、彝族像两颗明珠闪烁其间,异彩纷呈。
古蔺县文化项目众多,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酒传统酿制技艺”,四川省、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古蔺苗场与踩山习俗”、“黄家扬琴”等。
古蔺大寨宝佤山苗族踩山节在每年2月举行,聚集着川、滇、黔三省四县区上万苗、汉同胞,共同演绎古朴苗寨神秘的民族文化。古蔺花灯、石屏彝族文化节等一系列民族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享誉川黔渝,不断吸引八方来客,成功地让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转变成打造特色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