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继电保护设备管理

2014-10-10侯玉山

机电信息 2014年33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寿命检修

侯玉山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20)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继电保护设备管理

侯玉山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20)

对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做扼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引进实际运行数据,对影响继电保护设备安全运行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最后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建议,以期不断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管理水平。

全寿命周期成本;继电保护;管理

0 引言

目前的继电保护设备管理存在着选型与维护脱节、安全管控与成本约束不协调等两大矛盾。为了提高继保设备的综合效率,有必要从全寿命周期成本(以下简称LCC)的角度来建立新型的管理方法。

1 LCC管理简述

LCC主要指固定资产自规划伊始直至报废的整个时间段内(涉及采购、安装、运维、改造、更新等环节)所涉及的费用总和。LCC管理就是要求这个费用总和为最小。

LCC管理具有全过程、全系统、全费用等3个亮点。全过程突出的是该管理方法不立足于短期行为的考量,而是追求长远利益最大化;全系统指的是该方法在执行中将不囿于单个部门,而是打破专业壁垒,以求整体最优;全费用即在确立合理的可用率的前提下使LCC最小。

2 继保设备LCC总体建模

继保设备责任重大,因此其必须可靠运行,这也是继保设备LCC管理的前提。在此前提下,以继保设备全寿命期间各项费用支出为依托建立LCC模型。

式中,VIV为投产前投入的成本,含采购期、建设期成本,其受供货远近、产品品质、技术层次、招标价格和安装调试费率等影响;VOV为维持设备运行的费用,如电力消耗等;VMV为设备维护费用,包括定期修试、周期巡检、应急抢修等涉及的人工、材料、交通等费用;VFV为故障成本,即因继保设备故障所带来的一切损失,如停电、一次设备损坏等;VDV为固定资产回收值。

以上各类成本对继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贡献”是不同的。

(1)VIV的大小从总体上反映了设备的好坏,因此VIV与设备安全性正相关。同时,因VIV在设备投产后不会有所增减,因此与LCC和固定资产年度折旧正相关。

(2)VOV和VMV是为保持设备“健康”所生成的费用,直接关系到运营期内设备能否良好运行。显然,VOV和VMV与LCC正相关,同时影响VFV及设备的全寿命周期长短。

(3)VDV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费用后的残余价值,因此只对LCC有影响,而无关设备的安全运行。

3 基于LCC管理的继保设备可靠运行要素分析

3.1 建模

(1)建立影响继保设备安全工作的因素集。由实际运行经验可知:设备性质、装置类型、单台采购成本、已投运时间、检修频率、状态评估状况、缺陷率、雷暴发生率等8项内容和继保设备的运行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可作为考察因素集。

表1 各变量取值规则或统计单位说明

(2)确立继保设备评价集。显然,处于故障态的继保设备越少,越能体现LCC管理的价值,因此可选单台平均故障时间作为继保设备管理好坏的尺度。

(3)具体模型选择。全寿命周期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如灰色预测、人工神经网络、线性规划、线性回归等。考虑到本文的目的是做定性分析,因此模型不宜太复杂,可选用直观的线性回归模型。

(4)建模。用变量a1~a8表示影响集各因素,b表示评价量。对各变量的取值规则或统计单位进行如下限定,如表1所示。

然后建立线性关系,如式(2)所示。

式中,λ0~λ8为未知系数;ε为随机误差。

3.2 计算

(1)首先按照a1~a8、b的含义对某供电企业辖下的10座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10座变电所的原始统计数据

(2)按式(2)对每组数据列式,形成一个多元线性方程组,然后采用逐步回归法来确定a1~a8对b的影响的大小。

(3)计算结果如表3、表4所示。其中:r为复相关系数,r2为决定系数,P值为对应F的显著性概率,D.W检验值反映相关序列的一阶自相关程度,VIF为方差扩大因子。

表3 回归模型的概要(4个)

表4 回归结果

(4)分析。由表3、表4可知,每个模型的r(复相关系数)均大于0.85,且P值都小于1%,说明回归效果显著,亦即表明a4、a3、a5、a7对b的影响较大。具体来说:

1)模型Ⅰ中只有a4,且系数为正,说明设备已投运年限和故障时间正相关。

2)模型Ⅱ中加入a3,且其系数为负值,说明采购成本与故障时间负相关。

3)模型Ⅲ中又增加a5,其回归系数为负,说明检修频率和故障时间负相关。

4)模型Ⅳ中加入a7后,a5的显著性提高了,但二者仍能在5%的水平下通过T检验,且a7系数为正,说明该变量和故障时间正相关。

5)根据计算结果,可将最终模型表述为:

由式(3)可知,“装置类型”、“状态评估”等因子未能通过T检验,但这并不表明这些因子对继保设备可靠运行没有关系。事实上,不同因子之间存在耦合的关系。譬如“装置类型”,我们可以说它被包含在“采购成本”因子中了;“状态评估”,可以认为被分散包含在“检修频率”、“缺陷率”等因子中了。

总之,从总体上看,运用LCC理论进行继保设备的管理,将使相关人员更能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4 结论和建议

继保设备管理应是一个多目标体系,即既要保障合理的生命周期,又要实现最佳成本运作。这些目标之间有矛盾,也有契合点。运用LCC理论,就是要通过遵循一系列约束条件,使这些目标共存于一个平衡点上。

通过本文的算例,我们提出如下继保设备管理建议:

(1)优化检修策略。充分挖掘状态检修的潜力,并适当结合特殊检修,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力争在减少检修次数和检修费用的基础上,不降低设备安全裕度。

(2)必须运用经济学理论确定继保设备的经济使用年限,做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有机结合,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期间成本。

(3)因采购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品质、一般缺陷发生率、抵抗极端气象的能力、检修频率等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在设备选型时予以充分考量。特别是那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场合,则应尽量选用合资以上的产品。

[1]尹志.全寿命周期成本方法的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2011(12)

2014-10-17

侯玉山(1985—),女,广东清远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固定资产管理及继电保护设备运维。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寿命检修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检修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几点探讨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
茂名式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