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置管两种送管方法对导管异位和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2014-10-10陈丽光陈姬雅吕秀燕

护理与康复 2014年2期
关键词:锁骨舒适度异位

陈丽光,陈姬雅,吕秀燕

(台州医院,浙江临海 3170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是一种可由护士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 ,但在临床应用中由于护士操作或患者配合等原因,常出现各种问题,导管异位是较常见的问题之一[1,2],其中以颈内静脉导管异位最常见,发生率高达3%~37%[3]。临床上常规使用偏头法预防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但也有学者在积极探索其他预防导管异位的方法,旨在降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4,5]。2012年2月至3月,笔者采用举臂靠头法进行送管,并与偏头法送管进行对比,比较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及穿刺过程中患者舒适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2月至3月,本院行PICC置管患者204例。将2月份行PICC置管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共103例,其中男53例、女50例;年龄16.5~83.3岁,平均年龄51.6岁;肺癌48例,乳腺癌42例,食管癌4例,淋巴瘤3例,其他肿瘤6例。将3月份行PICC置管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共101例,其中男60例、女41例;年龄14.3~76.6岁,平均年龄49.6岁;肺癌52例,乳腺癌37例,食管癌5例,淋巴瘤2例,其他肿瘤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送管方法 两组患者均用同一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规格4F。操作方法参照浙江省护理中心制订的PICC操作程序[6]。

1.2.1 对照组 置入鞘管后,将导管经鞘内置入,送导管头端到达肩部位置时,采用偏头法,即穿刺侧上肢与躯干垂直,嘱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使下颌尽量靠近肩部,旨在使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颈外静脉形成一锐角,从而阻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送导管至预定长度,助手用超声探头判断导管未进入颈内静脉后,撤穿刺鞘和导丝,体外留5cm,剪断多余的导管,抽回血,脉冲式冲管,接肝素帽,贴膜固定,常规X线摄片定位。

1.2.2 观察组 将导管头端送至肩部位置时,嘱患者放松肢体,在操作者和助手的配合下,采用举臂靠头法,即由助手协助将患者穿刺侧上肢举起靠近耳廓,与头颈部形成45~60°角,然后送导管达预定长度,余操作程序与对照组相同。

1.3 评价方法

1.3.1 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例数 将导管送至预定长度后用超声导引仪探测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若穿刺侧锁骨下静脉见导管导丝影而颈内静脉未见导管导丝影,提示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可能性大;超声导引仪显示置管侧颈内静脉横切面上有强光点、且纵切面上有线状强光影,则提示导管进入颈内静脉。统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例数。

1.3.2 测评患者置管过程中舒适度 舒适度测评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指定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评定,测评患者在穿刺后对穿刺过程舒适度的感知情况。在白纸上画一条10cm的粗直线,将直线分成10等份,从左到右依次标明数字0~10,依次计0~10分,0~2分为舒适,3~4分为轻度不舒适,5~6分为中度不舒适,7~8分为重度不舒适,9~10分为极度不舒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数据进行x2CMH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情况 对照组首次送管时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10例,发生率为9.7%,其中6例退出导管10cm,采用偏头法重新送管,第2次送管成功,2例第3次送管成功,另2例第3次送管仍未成功,采用助手协助按压颈内静脉后送管成功。观察组首次送管异位入颈内静脉1例,发生率为1.0%,予退出导管10cm,进一步抬高穿刺侧肢体与头部呈30°夹角后再次送管成功。204例置管后X线摄片定位显示导管头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无异位。

2.2 两组置管过程中患者舒适度比较 见表1,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置管过程中患者舒适度比较(n,%)

3 讨 论

3.1 PICC置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原因 PICC导管从贵要静脉进入最终到达上腔静脉,要经过几个静脉汇合口,依次为肱静脉入腋静脉、头静脉入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和颈内静脉入头臂静脉,前三支静脉与主干均呈较小的锐角,导管不易进入,颈内静脉进入头臂静脉的角度相对较大,加之导管为直头,上行时易误入颈内静脉。

3.2 偏头法送管的原理及不足 使用偏头法送管时,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尽量使下颌靠近肩部,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从而降低颈内静脉异位率,但偏头法送管适合肩颈部无病变、身体不肥胖、颈部活动不受限制的患者,对肥胖和颈部活动受限患者不适用;使用偏头法送管,在PICC穿刺前要教会患者偏头的做法,送管过程中需再次指导患者偏头配合操作,部分患者因紧张导致偏头不到位,甚至由于紧张造成肌肉僵硬、血管平滑肌痉挛致送管困难;同时偏头又增加了患者的不舒适。本研究对照组首次送管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为9.7%,患者感不舒适73例,占70.9%。

3.3 举臂靠头法送管的原理及优势 采用举臂靠头法送管,患者穿刺侧上肢与头部呈45~60°锐角时,上肢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不仅减小了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同时还扩大了锁骨下静脉与头臂静脉的夹角,导管不易进入颈内静脉[8];从送管的趋势来说,采用举臂靠头法送管的方向为从上往下,有利于避开颈内静脉进入头臂静脉的夹角,使导管能顺利进入上腔静脉,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低;举臂靠头法送管对颈部活动及身体肥胖无特殊要求,只需让患者放松,将患者肢体上移靠近头部,并确保移动过程中不破坏无菌区域即可,因此,患者紧张度降低。本文资料显示,采用举臂靠头法送管能降低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又可提高患者置管过程的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宋翠华,王伟伟.脉冲式冲管法降低PICC堵塞率的原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5):40.

[2]朱慧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异位部位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0,9(2):149-150.

[3]Trerotola SO,Thompson S,Chittams J.Analysis of tip malposition and correction in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aced at bedside by a dedicated nursing team[J].J Vase Interv Radiol,2007,18(4):513-518.

[4]石英,李艳华,易建华,等.PICC导管异位的预防与正位处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2A):21-24.

[5]付艳枝,戴德兰,张海霞,等.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在PICC置管时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48-349.

[6]王秀芳,赵雪红.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质量管理标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95-98.

[7]曹卉娟,邢建民,刘建平.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症状类结局评价测量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9,50(7):600-602.

[8]张秋艳.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的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B):55-56.

猜你喜欢

锁骨舒适度异位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