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信息化大格局助力港航业转型升级
2014-10-10罗本成
罗本成
1 港航信息化发展进程
全球经济的深刻变化及新一轮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使港航业面临一场意义深远、影响持久的大洗牌。港航业核心竞争力已从主要依赖硬件设施投入发展为以信息化为引擎的综合软实力的提升。持续低迷的全球航运市场和新航运时代形势对港航服务的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借力信息化引擎促进转型升级,成为业界不得不深思的战略性课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港航信息化先后经历了起步建设、应用发展、拓展升级和高端应用等4个阶段。港航信息化因发展阶段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在内生需求与外部驱动交互作用下,港航信息化向更为纵深应用发展,实现从“无”到“有”、再到“优”,由“量”向“质”转变的过程,逐步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体系化、格局化,突出协同应用与综合集成的发展思路。在港航现代化进程中,信息化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阶段,我国港航信息化总体处于第3阶段(拓展升级阶段),并逐步向第4阶段(高端应用阶段)过渡发展。当前,我国港航信息化宏观环境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建设发展也更趋于理性化、体系化、格局化。除了具有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等特征以外,港航信息化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港航业转型升级对信息化引擎驱动作用的需求依然十分迫切,港航信息化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港航信息化面临“投资不等式”(投资≠应用≠效益)发展困境,现实的挑战倒逼港航信息化发展模式的革新。同时,我国港航业发展模式仍以粗放型为主,现代港航物流服务业发展缓慢,在发展理念、运营模式、管理创新、服务业态等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态势,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优化、集约化发展、多元化经营,积极拓展和延伸供应链增值信息服务。通过转型升级发展来提高我国港航业的综合竞争力,正是信息化强大引擎发力之际。
在港航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驱动下,树立以集成应用、集约协同、共享联动、标准规范、开放兼容等为特征的“大信息格局”理念,统筹港航信息化发展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破解行业发展难题为抓手,面向港航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科技手段创新服务理念和业务模式,进一步挖掘信息化整体规模效益,将能够更加主动、有效地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态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未来,港航信息化与业务应用的融合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的引擎作用将愈发明显。
2 港航信息化“六大”趋势
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应用的情形下,我国港航业将迎来发展的分水岭,港航信息化呈现以下六大趋势。
2.1 基于“大信息格局”实施港航信息化战略, 港航信息化上升为发展战略高度
随着信息化在港航生产、管理、经营、决策、服务等各环节的深度应用,港航信息化不再单纯地作为港航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手,而成为港航发展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载体。随着“大信息格局”理念的逐渐渗透,港航信息化也逐步由传统的从属支撑地位向核心竞争力引擎地位转变。未来应以信息化作为提升我国港航软实力的重要引擎,通过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促进信息化进一步纵深发展,并更好地与港航管理模式、发展战略形成良性互动,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倍增效应。
2.2 大集成和大应用成为港航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顶层设计理念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传统粗放式信息化推进模式的终结。港航信息化逐步由以单纯应用为驱动转化为面向主题和综合应用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通过信息化综合集成和深度应用,促进业务协同、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港航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对内,为经营管理提供集约化、集成化、协同化的应用支撑;对外,为客户提供精细化、敏捷化、智能化的综合信息服务。通过信息化的大集成、大应用,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限制,优化业务流程,延伸增值服务,成为未来港航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3 数据资源日益成为主导性战略资源
随着港航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业界对大数据理念认识的提升,数据的重心将从传统收集管理向深度挖掘应用过渡。以数据资源为核心,打造港航信息枢纽,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便捷而又精细的服务,实现信息服务产业化,将成为港航业新的经济增长极。与此同时,数据资源的安全可控和深度应用,将成为港航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2.4 精细化服务成为衡量港航综合竞争力的 新基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商贸一体化快速发展,物流供应链全过程的精细、敏捷、智能服务成为衡量港航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准。这就要求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以港航业务为核心的综合信息枢纽平台,打造具有区域性,甚至是国际性的信息枢纽,协同港航物流供应链过程的各个环节,满足客户对差异化、精细化服务的需求。未来,通过港航数据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应用,打造一系列具有个性化特色、品牌影响力的增值信息服务产品,拓展、延伸服务内容和模式,使之成为软实力快速提升的有效手段。
2.5 现代信息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成为抢占 行业先机的有效方式
在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4次科技革命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港航业的聚合性集成应用和创新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取得创新突破的情形下,现代信息技术与港航业务深度融合将成为抢占行业和市场先机的有效手段和方式。打造核心竞争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为我国港航业带来更多活力和发展潜力。未来,信息化与港航业应用融合将进一步深化,而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所发挥的影响和引擎作用也愈发明显。
2.6 集约化、协同化运营管理是港航信息化规模效益提升的有效手段
伴随着港航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应用系统的规模和数量也急速膨胀。未来在系统规划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业务支撑体系的同时,加强规划业务管理和综合应用集成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规模效益。利用先进的云服务计算、虚拟化技术、大数据应用等技术,整合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系统资源,实现“上下互动、横向互备”集成于一体的信息化格局,逐步推进集约化、协同化运作管理成为主导模式。这既降低港航信息化的总体运作成本,也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业务协同,能更好地挖掘和发挥信息化的整体规模效率。
3 打造港航信息化大格局
在港航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和现代信息技术强劲发展的共同驱动下,我国港航信息化发展理念和模式也需升级革新。未来打造港航信息化大格局,促进港航业转型升级,需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
3.1 找准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和突破口,推动 港航信息化内涵式发展
深刻剖析我国港航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发展需求,找准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主要瓶颈和重要突破口,充分理解和分析信息化在化解发展“瓶颈”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强化信息化的战略意识,将信息化工作提高到港航发展战略高度,统一规划、管理。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促进港航信息化内涵式发展,逐步实现封闭向开放、粗放向集约、效率向效能的转变。以信息化为重要引擎,促进港航业功能拓展、服务延伸、业态完善、质效提升。
3.2 树立“大信息格局”理念,强化港航信息化 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布局
树立“大信息格局”理念,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航生产、管理、经营、决策、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深度应用。加强港航信息化顶层设计,在一定时间内构建稳定性、引导性的战略框架及技术路线图,增强港航信息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强化信息化与港航管理模式、战略目标的深度融合,将信息化作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引擎,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倍增效应,全面提升港航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安全性能、服务质量和服务便捷性等。
3.3 打造区域性港航信息枢纽,大力发展平台 服务经济
以数据资源为战略核心,积极打造具有行业特色、区域影响力的综合信息枢纽平台,协同物流供应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推动物流供应链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提供物流全过程动态信息服务。通过信息枢纽平台,有机联系港航供应链中的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船代货代、船舶、港口等。结合港航业务实际,建立完善港航数据云服务平台,推进港航物流信息网、电子商务平台等建设和应用,延伸港航物流信息增值服务,创新发展平台服务经济,形成港航物流服务的新经济增长点。
3.4 挖掘和拓展数据应用,拓展和延伸服务模式,打造行业品牌影响力
在大数据时代,港航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流动和处理效率。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加快数据的积累和沉淀,深入挖掘和拓展数据应用,实现数据的“提纯”“制造”,打造系列技术过硬的数据服务产品,发挥科技创新的倍增效应。结合港航业务实际,发展基于大数据的高品质增值信息服务新业态,实现资源集中管理和大集成应用,拓展和延伸全程港航物流供应链信息服务,全面提升港航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行业品牌影响力。
3.5 建立技术产业联盟,强化科技创新,抢占 科技制高点和市场先机
全面分析港航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增值信息服务等在行业中的创新应用。以打造核心竞争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目标,做好远景发展战略规划。建立“以港航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产业联盟,强化自主科技创新,做好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和技术储备,创新信息化应用和服务模式。
3.6 强化政策引导和措施保障,倡导港航信息化文明
进一步加大港航信息化的宏观政策引导力度,积极营造更好的信息化“软”环境,推进港航信息化纵深发展。积极树立港航信息化“生态”理念,加强政策引导和措施保障,为未来港航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和实施环境。同时,业界要大力倡导“开放、共享、创新、服务”为特征的信息化文明,为港航信息化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