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10李丹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白鹅庐山利用

李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学生健康个性,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快捷获取知识

引导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了解课文的有关背景材料,对新知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并提出问题,为新课做好铺垫,这是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网络系统可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使教材“活”起来、丰富起来。学生也会逐渐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知识、探究问题的认知工具,把运用信息技术变成自觉行动。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

教师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可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其思维向深层次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介绍课文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叫声、鹅的形象以及鹅的动作等,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直观表达出来,而多媒体教学却可以一展身手。教学的具体步骤可设计为:(1)“曲项”,利用动画展现一只白鹅浮在水面上不断伸曲脖子的情景。(2)“向天歌”,在前一个动画的基础上,展示鹅叫的声音效果。(3)“白毛”,展示大白鹅浮在水面上的图片,突出其洁白的羽毛。(4)“浮绿水”,展示一只大白鹅浮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突出其“浮”的悠闲神态。(5)“红掌”,出示白鹅挥动红色的脚掌划水的动作和“哗哗”的水声。(6)整体讲解这首诗时,出示一幅动画:亭台池塘,杨柳依依,一个小孩向湖里欢叫着的白鹅抛撒食饵。整个教学过程图文并举、视听结合、声情并茂,创造出了美妙的意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领略了诗意、强化了记忆。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利用信息技术课件科学地、艺术地进行审美教育,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和展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材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环境和景物描写,在教学中利用教学课件或创造听觉效果、或设置视觉形象,都可让美的意境感染学生。如教学《索溪峪的“野” 》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先放映张家界索溪峪的风光片,让大家领略仙境般的山水风光,品味天然纯朴的自然美。带着这种情感去学习文章,学生们就会自然而准确地理解文字、积累知识。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能充分刺激多种感官,实现信息的多渠道传递,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并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与研究中,也可以依托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更好地感悟、理解文本。例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一文时,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向学生介绍道:“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这个大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片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也挥毫留下了千古绝唱,大家想不想了解?”接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学会了这首诗。实践证明,这样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教学,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顺理成章了。

五、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可将教学目的及时传送给学生,也可以及时接收到学生反馈的信息。利用网络的“监看”功能,教师可以迅速在主机上监看每个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并对遇到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可通过整合任务,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有着较强的视听感染能力和非线性的快速交互功能,它将音、像、视、听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地避免了只靠课文和教师讲解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在情感、行为上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方便快捷地去获取更多知识。

(责 编 东 方)

猜你喜欢

白鹅庐山利用
我家的大白鹅
夏日避暑
画与理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大白鹅
神笔会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
庐山脚下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