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眼视光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2014-10-09侯昕宇
摘 要:通过分析中职眼视光专业现状,抓住眼视光专业实践性很强,工作化过程明显的特点。对实训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眼视光实训教学模式”。即按照“课程”形式来整合工作分析结果,实现工作体系与课程体系的转换、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转换。从而带动整个专业建设,彰显眼视光专业的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职教育 眼视光技术 眼镜行业 工作过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66-02
1 立论依据
1.1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近年通过向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学习,我们认识到人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1]。因为,人的认识只能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之一,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探索的重要课题。
所谓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務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2]。这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目前中职眼视光专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人才质量跟不上眼镜行业优化升级;岗位复合、职业更替加快使人才转岗、创岗能力需要提升;中职眼视光生个体差异日渐明显;眼视光课程建设落后于专业发展;国家对眼镜行业的规范化、准入制度的严格化、技能考核的广泛化、深入化,使技能证书的高通过率不再能轻而易举;专本科眼视光生开始与中职生抢夺基层岗位饭碗。作为一个培养适用型、实用型人才的职教专业,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要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实现从学校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而要实现这种对接,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本研究通过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眼视光实训教学模式”(以下简称“工作式实训新模式”),融合项目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贴近眼镜行业一线工作实际,实现“所学即为所用”,带动整个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以德国的“双元制”为代表,其以企业培训占主导、行动导向和项目教学模式为主。值得借鉴,但国情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国内对眼视光高等教育的实训教学模式研究较多,但对中职眼视光实训教学模式研究几乎是空白。以温州医学院为首,开创了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而我国中职和高等教育眼视光学教育培养目标大不相同。中职是以培养基本技能,注重“实用性、适用性”为原则,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体现中职眼视光专业特色和特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保持一致,力争“老师好教,学生好学”。做到以上要求,目前最好的途径就是探究“工作式实训新模式”。
1.3 我校的现状和实际意义
作为辽宁省唯一的中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具备先进的实训环境、优惠的政策。2012年完成省职教学会科研规划课题《中职眼视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对今后的教改思路较清晰。但此前依旧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致理论与实践课不够融会贯通,各环节孤立存在,缺乏对专业技能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运用。本研究正是抓住了眼视光专业实践性很强,工作化过程明显的特点,尝试去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我校眼视光专业整体建设,提高就业,带动招生,形成良性循环的阶梯上升式发展。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的课程目标特别是职业能力目标要以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为导向来设定;教学内容要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为根据来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和实际情境为逻辑来安排;课程考核要以职业岗位工作规程、作业标准等为规范来进行。总之,要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学习与工作的一致性。
2.2 研究内容
(1)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坊”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2)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法研究及其与情景任务教学法的有机融合研究。(3)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实训教材开发。(4)中职眼视光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5)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研究。
2.3 研究的主要方法、过程与步骤
2.3.1 调研论证,明确核心内涵
深入眼镜行业一线进行职业活动调研,剖析职业岗位工作系统、环节、内容及所需能力。走访兄弟院校眼视光专业,考察课程教改和教材开发情况。广泛检索、收集和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资料。随即邀请领导和专家进行研讨论证,明确本研究的核心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3.2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改革,是按照“课程”形式来整合工作分析结果,其目的是实现两个基本转换,即工作体系与课程体系的转换、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转换[4]。课题组通过召开行业专家研讨会,展开眼视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开发工作。即首先将每个工作岗位(工作领域)所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总结,然后把每个工作任务分解出具体的项目,再分析每个项目对应的具体职业能力(包括:学生该掌握的操作技能及理论基础),最后将这些职业能力归结为具体的课程。这同时促进了课程间的整合,因为行业一线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学科知识。以验光员岗位为例,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所对应的课程为《眼科学基础》,《斜弱视与双眼视技术》《眼应用光学基础》,《验光技术》。显而易见,课程的整合在所难免。
2.3.3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示范课建设和教材开发
选取眼视光骨干教师和所教的《验光技术》、《眼镜技术》、《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3门核心课程,进行“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示范课程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等。以《眼镜技术》为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如图1所示。协同我校教务科、教育发展研究室制定创新型眼视光实训教材开发方案。对教材团队的编写方案或教材初稿进行初审、复审。
2.3.4 专题研讨
根据科研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组织课题组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拟定研讨会包括:课题负责人发言、行业专家发言、课题研究的教学“实践”教师的经验介绍、示范课教学观摩、领导总结等内容。
2.3.5 研究工作总结
课题组召开了2次研讨会,就课题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及教材开发完成情况及其实际效果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进行了认真研讨,在全面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有关课题研究材料,总结课题管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报告和其他科研成果。
2.4 研究成果形式
相关论文;研究报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创新型实训教材;实训教学课件、教学录像。
3 解决的关键问题
未改革前,在校生说“基础差,跟不上,科目多,内容交叉理不清”;实习生抱怨“校内校外学的内容两个样”;用人单位反馈“校内实训项目缺乏整体化、工作流程化,与行业一线不完全对接,更新不及时”;教师诉苦“课程难讲、学生难教、实验难带”。这些主要是由教学与职业实际相脱节、重知识传授轻职业能力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无法客观验证、教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导向造成的。而“工作式实训新模式”初步有效的解决了这四方面问题。(1)其十分强调中职课程教学的“职业性”特征,从而有效促使了教学与职业实际紧密结合,最大限度缩短了“学用”差距。(2)其要求必须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教学内容载体和“教学做”的平台,并直接采用职业岗位任务和职业活动素材作训练项目与素材,从而有效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主体,实现了“教学做”的完美融合。(3)其要求课程考核以训练项目完成情况为主,从而能使教学效果得到客观验证;由于其坚持以核心指向主要是看“学生练不练得好”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4)其要求教材开发必须以培养基本技能,注重“实用性、适用性”为原则,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从而使创新型教材真正成为了先进教学观念之本和突出职业能力训练之本。
同时,其通过让学生实施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如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其感兴趣的任务,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时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工作任务多要分小组完成,实施任务的过程多为布置任务、小组自学和讨论、任务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通过组内及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了合作能力,强化了团队意识。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当前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4 结语
“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结合我校眼视光专业实际,综合考虑实训条件、学生数量和基础,尝试打破原有眼视光学科体系的束缚,从眼镜行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眼镜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过程安排序化教学体系,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联系起来,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眼视光专业的特色。但其对师资、实训条件、教学方法等都是一定的挑战,将是一个不断实践、总结、改进的过程。
參考文献
[1] 刘占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10.
[2] 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45-46.
[3] 杨德英,侯昕宇.中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阜新:阜新市卫生学校,2012.
[4]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