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通识教育理念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2014-10-09徐卫克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通识教育计算思维

徐卫克

摘要: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优秀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在信息时代,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质量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以通识教育的理念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信息素养;计算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00-00

0 引言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1909年,哈佛大学校长洛厄尔第一次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进行了区分,他认为通识教育是作为专业化前期的知识准备。通识教育也称为博雅教育,与专业化教育相比,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计算已经成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极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实现通识教育目标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现阶段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与计算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主要原因在于计算机基础教育并没有真正达到通识教育的要求,没有体现通识教育的本质,我们绝不应该质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是应尽快以通识教育的理念对其进行改革。

1 明确教学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有正确而清晰的教学目标,正确而清晰的教学目标来自于正确理解计算机的核心价值,来自于正确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巨大,主要原因在于利用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可以说,效率是计算机的核心价值所在。人们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提高效率的呢,主要方式就是利用计算进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具体的说,即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转化为若干细小的步骤,再将这些细小的步骤最终细化成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若干指令。2005年6月,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向美国总统提交了一份名为《计算科学:确保美国的竞争力》的报告,报告指出了计算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并且具有促进其他学科发展的作用。报告预测,在21世纪科学上最重要的、经济上最有前途的研究问题都有可能通过熟练地掌握先进的计算技术和运用计算科学得到解决。所以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不应是简单的操作技能培养、也不应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灌输,而应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符合通识教育的理念。

信息素养是指具有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创新、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总和,主要由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软件操作能力、应用软件学习能力、利用网络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意识以及信息道德构成。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操作能力是大学生必须要具有的,但这只是信息素养中最低层次的要求。教师不可能将学生需要使用的每个软件都教给学生,必须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软件自学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够在网络上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加工、利用也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计算机学科涉及面很广,但是核心价值还是基于特定计算环境的问题求解,所以通过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信息素养中的核心要素,这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思维。2006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教授在《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上给出了计算思维的定义,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通俗的讲,计算思维就是利用计算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思维方式,如同人类具备听、说、读、写和进行算术运算能力一样,计算思维也是一种本质的、人类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计算思维可以说是近十年来计算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中最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重要学术思想。2010年,中国9所高校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声明中明确指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技术的深刻认识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强烈愿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一定要具有非常强的技术能力,但应该对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预见性。我们也应注意到,计算机和网络在带给人们方便和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如盗版、网络暴力、网络隐私等等,只有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才能应对这些问题。

2 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 教学内容

目前,很多高校尤其是文科类院校都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的讲解以及应用软件的使用上,这违背了通识教育的理念,无法实现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这种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内容设置主要是受计算机工具论的影响,只是把计算机当作是一种辅助性的工具,没有意识到计算在各个领域中解决问题时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没有看到计算机科学性的一面,不利于學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无助于计算技术中最重要的核心思想与方法的掌握,学生只会按照要求进行软件操作,而不会解决实际问题。以讲解应用软件为主的教学内容设置会让学生形成学习计算机就是学习各种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掌握的越多越熟练,计算机水平就越高等错误观念,危害十分巨大,必须摒弃计算机工具论。当然,摒弃计算机工具论并不是不讲应用软件,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软件操作上的一些共性和规律性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应用软件的工作方式,不仅仅能够掌握软件本身,更重要是掌握学习软件的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设置上一定要精简知识点,不能只追求全面性、完整性,什么都要讲一点,造成各种名词和概念的堆积,将这部分课程内容变成了名词解释。改革也不是要完全颠覆原有的内容,而是要进行重新组织和优化,突出核心内容,形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稳定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知识体系。重点应该挖掘与计算机相关的一些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另外,计算机上的很多基本原理都具有普适性,了解这些基本原理不仅能够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式,甚至还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利用这些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程序设计课程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思维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编写程序的过程就是使用计算思维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一定要明确,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的目标并不是让学生都成为程序员,都能够独立完成编程工作,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各种算法思想,形成计算思维,能够大概理解和掌握利用计算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具体内容上,不必太过纠结于各种语法的细枝末节,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可以让学生多使用伪代码写程序。其实,利用多个应用软件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者是利用一些软件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理,都是程序设计和计算思维能力的体现。

2)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提倡任务驱动式的实验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完整案例,让学生了解必要的背景知识以及应该如何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然后,再向学生布置一个案例类似或具有相关性的任务,最好能由多个学生合作完成,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即解决方式、完成效果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案解决问题。如果可能的话,任务最好能够与学生自身的专业相关,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如何利用计算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愉悦中形成计算思维。

3 增强师资力量

师资是实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通识化的关键所在,教师自身必须要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的先进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教师要把通识教育当作自己的使命,使自己具备良好的通识教育素质,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通识教育者。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具有通识教育的理念,还要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较为宽泛的知识面。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出这种交叉融合,是对教师的极大挑战。

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接受的都是专业教育,只是在某个具体领域之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与通識教育所要求的全面性还有一定的差距。要选拔优秀的年轻教师投入到通识教育中,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学习交流机会。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和交流,鼓励教师深入不同的部门院系,挖掘好的教学案例,创造条件与其他院校开展交流活动。

通识教育并不一定要求教师非常专,更为重要的是融会贯通,这就导致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在某些领域的研究深度必然不如从事专业教育的教师。所以不应用与评价专业教师一样的方法去评价通识教师,要建立合理的通识教师评价机制,比如适当减少通识教师的科研要求,在评价体系中增加与课程相关的权重,在职称评定和其他待遇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避免教师因投入通识教育课程而影响升迁的情况出现。

4 结束语

否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能否适应信息时代激烈竞争的关键,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信息素养是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并下决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改革,不断增强师资力量,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彭国星,童启,刘强,朱艳辉,陈芳勤,围绕计算思维进行大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年第1期。

[2] 周以真,计算思维,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年第3期。

[3] 柴艳妹,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研究,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年6月刊。

[4] 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9期。

[5] 段跃兴,计算思维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计算机教育,2012年第19期。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通识教育计算思维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