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现状分析及思考

2014-10-09李广宇

关键词:分析思考绩效考核高校

摘要:有效的绩效考核能客观地评定员工的能力、行为以及工作状况和适应性,能对员工进行定期的、有组织的、实事求是的业绩和素质评价,达到培养、开发和利用员工能力的目的。本文围绕高校后勤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现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对高校后勤公司员工提高绩效考核工作的几点建议,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后勤为高校各项工作提供保障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 后勤公司 绩效考核 分析思考

高校后勤是高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后勤工作的有序实施是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保障,它不仅关系到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还关系到高校的持续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只有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高校后勤工作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战略提出以来,全国高校相继进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立了相应独立法人的高校后勤产业公司(集团)。如何提高高校后勤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对学校后勤的要求,以及如何对高校后勤公司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后勤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高校后勤公司的保障和服务职能,越来越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1 绩效考核对高校后勤公司的重要意义

绩效考核是对于工作状况的测量和评价,目的在于核定成绩、发现不足、寻找原因、改进工作。良好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明确员工价值,引导员工实现工作目标,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促使其提高工作绩效。同时,绩效考核还会对员工产生信息反馈,员工还会获得有关其绩效需要改进的方面的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绩效考核评价为公司领导与下属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双方增进理解,增强信任,实现期望,并促进共同发展。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是高校后勤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决策的参考依据和有效手段。同时,绩效考核也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开展状况实施效率的反馈和体现。高校后勤公司是一个集服务、经营、管理为一体的独立实体,具有高校教育特殊的公益性既满足高校对后勤服务零利润的任务,又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需求的特性。因此,在研究教学规律、研制服务内容、开发服务项目的同时,还要借助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培养员工树立牢固服务意识,促进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进而巩固校内市场,拓展校外市场,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因而为增强组织活力、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更好的为其所在高校进行后勤保障服务,作者结合某高校后勤公司发展现状,对其员工绩效考核现状进行探析和研究。

2 绩效考核发展趋势及成功经验

绩效考核经过八十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企业管理范畴的热门研究领域。近年来绩效考核呈现出如下研究特点:

①更加注重评定者的信息加工过程;

②评估精度已成为当今绩效评估研究的重要课题;

③逐步开始重视组织背景下的绩效评估研究;

④有关绩效评估测量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由于高校后勤运营模式不同,绩效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

其一,委托社会专业公司管理高校后勤服务,实现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高校和公司之间按合同或协议完成服务职能,进而绩效管理由服务公司自行实施。

其二,高校自身管理后勤事务,多以目标管理为主。在组织机构设立上,由一名主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或总务长为负责人,下设若干个不同业务中心;在绩效目标上,设有管理章程和绩效目标,各中心依据总目标制定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和考评目标,设有健全的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考核目标更多的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在考评侧重点方面,主要有经济效益情况、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和声誉情况。绩效考评周期不定,一季度或半年考评一次。考评结果主要用来兑现奖金、提升员工职务等。

3 我国高校后勤公司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多数高校后勤公司员工绩效考核依据所在学校行政人员考核体系进行,考核周期为一年,时间在每年年末;考核内容多为量化测评,主要分为德、能、勤、技四方面;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考核项目涉及工作完成情况较多,考核结果与薪酬绩效结合较多;基层员工的意见和想法在考核中表现薄弱,考核结果表现出的薄弱环节后续培训较少,考核目的与评价将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结合相对较少,因而考核的总体效果一般。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1 绩效管理理念相对落后,考核流于形式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着重点是人力成本控制和管理,并凸显人力资源的归属性、可控性、组合性及变化性等特点,未从员工劳动能力的本质属性出发。考核体系仍停留在“考核”层面上,并未构建一套科学完整且实际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大多数的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只是年终例行任务而已,没有将绩效目标视为一种管理要求,对绩效考核的不理解、不接受导致考核过程参与性不强、配合度不高,使得整个人力资源考核体系很难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下去。对于绩效考核的目标,员工没有深层次的认识,绩效考核结果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积极性,影响了部门绩效和公司整体绩效的提高。因而高校后勤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并未实现员工绩效考核激励员工和实现组织目标的作用,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达不到改善的作用。

3.2 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不系统

绩效指标体系设计未上升到战略角度,绩效指标没有科学有效的分解,考评指标标准化和具体化不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没有形成统一关联的目标与指标链,从而使得绩效指标的设置过于简单,对员工的感知和导向作用表现不明显,考核结果与实际实施有偏差,达不到考核的真正目的和作用。

大多高校后勤部门在制订实际考核指标时,仍采用德、能、勤、绩等相对模糊的指标对员工进行考核。员工绩效考核的关键因素和控制点体现较少。由于考核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占比较大,岗位针对性不强,因而考核结果难于量化,员工间岗位的绩效差异在考核结果中反映不明显。在这种现行的考核方式下,绩效考核结果并没有反映员工的真实绩效水平,所以对于员工绩效考核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endprint

3.3 绩效考核过程缺乏沟通

现行的考核体系未形成考核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双向交流,管理层单方意愿占据主导,忽视了员工的意愿和参与机会,员工处于被动的被评价考核的地位。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之间形成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因而考核过程无法形成互动的局面。

3.4 缺乏对考核结果的反馈及合理的运用。

大多高校后勤部门把考核当作一种对员工的测量和鉴定,把考核当作一种对员工的管理手段;不重视考核结果的分析,对员工进行的绩效考核评价更是缺乏反馈支持;不重视对员工个人的职业目标及职业发展的关注,更不用说对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由此带来的影响使员工对考核体系缺乏理解,不能充分利用考核的过程和结果来促进部门整体工作发展。

4 高校后勤部门绩效考核原则

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更多地表现为一系列的实施方法,成功实施绩效评价并达到既定目标才是员工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因而高校后勤部门在进行员工绩效考核时应结合实际工作内容并遵循以下原则:

4.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实行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发挥员工专长和部门潜力来提高组织的服务质量和绩效,组织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让绩效评价更有意义。

4.2 坚持目标一致原则

要求个人目标与部门整体目标达到相对一致的程度,就要挖掘部门目标与部门意愿,将组织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各部门中,实现压力逐级传递。

4.3 坚持客观公正、明确公开原则

绩效考核应当根据明确规定的考核标准,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尽量避免主观性和感情色彩的融入。绩效考核标准、程序和考评责任都应当有明确规定,并向全体员工公开,让员工对考核工作产生信任感,并对考核工作和结果持理解和接受态度。

4.4 坚持员工参与原则

要有效地使员工参与部门管理,提供方便开放的建议渠道,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通过有效沟通,消除管理中的阻力以及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误解和抵制,保证让员工以真实有效的方式参与到绩效评价中。

4.5 坚持科学考核原则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能够极大地推动组织的绩效管理,考核要科学合理,考核行为要经常化、制度化,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达到激励部门员工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目的,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是绩效评价的重点。

4.6 坚持持续培训原则

持续培训能使组织保持竞争的优势,增强自身实力,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促进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有效整合,以利于提高组织绩效。

5 对高校后勤公司绩效考核的几点建议

5.1 制定可行的考核标准

根据公司制定的发展目标和计划,设定简单实用、可量化和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体系,使员工清晰地认识到所从事岗位的职责、工作标准和服务定位。制定考核标准应结合以下几点:公司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业务单元计划,个人职责描述,员工上一个绩效期的考核结果。而考核标准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标准,即要求员工达到的绩效水平,其特点是每个员工经过努力都可达到,与员工的基本薪酬挂钩,其作用在于判断员工是否完成了工作职责,不用于区别员工之间的绩效高低,如果员工没有达到基本标准,则表明该员工的表现是不合格的;第二部分是卓越标准,即公司期望员工达到的水平,作用是为了区分员工的绩效差别和识别角色,与员工的奖励性薪酬相关,如额外的奖金和职位的升迁等。

5.2 选取全面的考核主体及合理考核周期

绩效考核是组织内部各级管理者及其下属员工共同的责任,必须要遵循公开的原则,因此就要考核主体必须是大家公认的权威部门。遵循全方位获得评价结果的原则,采取多角度观察和具备正确的判断技能,避免掺入个人因素和其他因素而导致的偏差性,相对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充分考虑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评工作的必要性,通过考评主体的优化组合,提高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平性。根据考评主体和工作性质的特点可以选择主管、同事、小组、下属与服务对象,也可以是自己。在考核周期的设置上,对可量化的工作量、易评判工作质量的每周都要采取考核;对量化性不强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采取每月或每季度考核;也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对服务对象开展满意率调查来完成动态考核。

5.3 有效沟通

有效的考评沟通是实现员工考评信息交流和制定绩效目标的激励过程,包括考核前沟通和考核后的反馈沟通两部分。考核前沟通实质上是对被考核者的工作状况进行回顾,使考评信息更加准确与真实,并与员工将工作目标的制定与完成状况形成共识;反馈沟通则是把考评结果与被考核者反馈的过程,使员工能够客观的认识自己的工作状态并对工作持续改进。通过考评沟通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并能够发现员工特长和发挥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实现适才适用。考核并非检查,而是双方共同查摆问题,靶向改进和共同提升的过程。因此考核主体应充当被考核者的顾问参谋或良师益友,通过有效地双向沟通,使考核双方达成共识,持续改进。

5.4 合理运用考核结果

反馈考核结果要详实具体,实事求是,将表扬、批评、鼓励相结合,重点在于解决问题。绩效计划的提升与再计划是绩效考核系统的最终目的,因此可以根据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对考核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原因的查找,确定改进的方向和重点,以此提出详尽可行的改进方案,在下一周期的绩效考核中实施,已达到整体绩效的提升。而绩效考核的结果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考核的结果将会运用到员工晋升、薪酬调整、岗位调配、员工激励培训等过程中,以此达到完善员工综合素质,实现企业长效发展和员工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以此适应现代高校后勤发展趋势的要求。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一种措施,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手段,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有效地绩效考核体系对人力资源整合和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后勤公司应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以此帮助企业员工查找不足、提高工作成绩和改进绩效。高校后勤管理者们要深刻认识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变观念,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支持该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行,以此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帮助后勤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以此更快地适应高校快发展对后勤服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树立.高校后勤集团绩效管理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07(6).

[2]叶芳.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10(2).

[3]汪燕林.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建筑,2010(2).

[4]李亚静.以人为本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企业研究,2011(12).

[5]陈伟.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几个关键点[J].现代物业,2009(12).

[6]李丽丽,吴兰.关于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S2).

作者简介:

李广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MBA管理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析思考绩效考核高校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新疆教育干部培养的分析与思考
全媒体时代我国老年人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与思考
厘清作文教学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