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敢说“不行”叫好

2014-10-09严水泉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党和人民矛盾领导

严水泉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多栽花少挑刺”“只报喜不报忧”“你好我好大家好”等不良作风,工作中害怕说“不行”,不愿说“不行”,不敢说“不行”,导致在工作中脱离实际、得过且过、求稳怕乱,形式主义、好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不行”是对事物、观点、决策、做法和结果等的否定。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讲话、谈话、报告和批示中,“不行”一词使用得非常之多,成为他口头和文字表达的一个鲜明特点。例如:“‘两个凡是不行”“不解放思想不行”“吃大锅饭不行”“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等等。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不行”,就不会有此后的破旧立新,不会有正确的改革方向。然而,我们现在的一些领导干部,因为怕得罪人,听到什么都说好,看到什么都说行,不敢在一些原则性问题、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上说“不行”。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果断地对包括自己在内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大胆地说“不行”,才能使正确的观念和做法得以肯定和弘扬。

面对不良现象,敢说“不行”是履职尽责的需要。“为官避事平生耻。”领导干部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从领导干部本身来说,发现问题就是水平,揭露问题就是觉悟,汇报问题就是党性,解决问题就是政绩,掩盖问题就是违纪。对于一些不良现象,例如,面临发展机遇,却闭目塞听、抱残守缺;肩挑改革重任,却热衷空谈、不干实事;对贪污腐败之徒,却提拔重用、“带病上岗”,等等。要敢于说“不行”,这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品质和应尽的责任。领导干部只有心中真正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始终保持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精神和勇气,坚持原则,敢作敢为,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面对矛盾问题,敢说“不行”是原则立场的体现。领导干部是事业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推动者。工作中,对上级和领导,理应听指挥、多服从,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对下级和群众,理应多鼓励、多支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是,在原则立场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该说“不行”的就要果断说“不行”。发展就是破旧立新,只要有提倡的东西,就必有反对的东西;有肯定的东西,就必有否定的东西;有推行的东西,就必有不能推行的东西。古人云:“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只有给不该行的亮“红灯”,才能保证该行的有“绿灯”。面对棘手的问题和矛盾,如果态度不坚决,总是以“原则上”“一般情况下”等缺乏刚性的“软话”来搪塞,就会使本应令行禁止的政策措施大打折扣,工作就难以落到实处。而面对上级不正确的决策,则要敢于“犯上”,敢于对“上”说“不行”,不要凡事唯唯诺诺,而是要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面对不正之风,敢说“不行”是廉洁从政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要敢于说“不行”,就必须自身正、自身硬,要求下属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特别注重树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形象,廉洁自律、公道正派的形象,求同存异、团结和谐的形象,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的形象。只有树立良好形象,说起话来底气才会足、腰板才会硬、别人才会信、号召力才会强。群众对领导干部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你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台上讲反腐败,台下搞不正之风,群众怎么会信任你呢?身为领导干部,要想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乱唱高调不行,以权谋私更不行。身不正,腰不直,说话自然也就“硬”不起来。

(责编/傅建芬)endprint

猜你喜欢

党和人民矛盾领导
矛盾的我
市领导会见
“矛盾多发”可怕吗?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刍议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称职”办公室主任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