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德学者挑战百年“定论”夺诺奖

2014-10-09

环球时报 2014-10-09
关键词:诺尔赫尔显微镜

本报驻瑞典特派记者 刘仲华诺贝尔化学奖新闻发布会于北京时间8日17时55分举行,比预定时间晚了约10分钟。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评委会常务秘书斯泰方·诺尔马克、化学奖评委会主席利丁和评委爱伦伯格步入会场时,等候的记者们松了口气,本届得主没有难产。诺尔马克分别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威廉·莫尔内尔和德国科学家斯蒂方·赫尔,以表彰他们发明的超清晰荧光显微镜超越了现有显微技术。显微镜技术主要来源于物理学,这三位诺奖得主通过化学的荧光手段来提高显微技术的分辨率,获得巨大成功。有科学家称本届化学奖的成果实际上也是物理学的一大进步。早在1873年显微镜专家恩斯特·阿贝就给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规定了一个极限,称其不可能分辨出小于0.2微米的物体。今年的化学奖获得者通过荧光分子的帮助,巧妙地打破了这个限制。其突破性工作是把光学显微技术带入纳米尺度,科学家可以以此跟踪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氏症中蛋白质的变化情况,在生物、化学、医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埃里克·白兹格1960年生于美国密歇根州,1988年从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科研小组负责人。威廉·莫尔内尔1953年生于美国加州,1982年于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斯蒂方·赫尔1962年生于罗马尼亚,1990年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现为德国公民,在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工作。赫尔大学刚毕业就开始挑战阿贝的显微镜理论,在保守的德国学术界遭到不少质疑的声音。后来一位芬兰图尔库大学的伯乐向他提供了研究岗位,他才得以继续研究。三位科学家将平分总额为8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75万元)的奖金。在发布会现场,化学奖评委会主席利丁和评委爱伦伯格分别对三位科学家的成就进行了点评,并乐观地表示,由于这些发明,今后没有什么东西是太小而不可观测的。随后诺尔马克拨通了赫尔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并让现场记者向赫尔提问。赫尔说,他没有想到今天能获奖,对他来说是一个惊喜。在得知这个消息前,他正在办公室研读一篇学术论文。电话打来时,他听出了诺尔马克的声音,这才意识到自己获奖。随后,他立刻向妻子和亲朋好友通知了这个好消息。 谈到自己的研究时,赫尔说,从一开始他就认为,现代社会有这么多物理和化学技术的新发明,1873年的那条旧规则应该被打破。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努力寻找各种方法去实现。并坚信新技术更有助于对生理学和疾病的研究,对人类有帮助。赫尔说,“我热爱科学家这个职业,享受研究过程,享受自己的好奇心。我喜欢挑战,因为挑战能带来更多的智慧。”就在通话过程中,赫尔发现自己的办公室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德国媒体的记者,他要迎接聚光灯的轮番“轰炸”了。新闻发布会上坐在《环球时报》记者身边的是路透社的记者。当获奖者名单公布时,她遗憾地说,我们的预测又没中。此前据路透预测,华裔科学家邓青云是化学奖的热门人选。邓青云生于香港,现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他有“OLED之父”之称,OLED是第三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具有图像质量优、低功耗、重量轻等优点。与其他华裔科学家张首晟、杨培东、钱泽南一样,他们都与今年的诺贝尔诸科学奖项失之交臂,颇为遗憾。▲

猜你喜欢

诺尔赫尔显微镜
战略变革的三条路径
打开微小世界的大门——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世界
那些草裹紧我的身子
蒂勒森不喜欢的女下属高升为副国务卿
显微镜中奇妙的沙世界
显微镜下看沙
圈点
满城尽是蓝精灵
巨胸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