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稻轮作系统中烟草和晚稻施肥效应的比较研究

2014-10-09张鹏博张杨珠李洪斌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13期
关键词:晚稻施肥量烤烟

张鹏博,张杨珠,李洪斌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施肥是作物高产优质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烤烟是湖南省的大宗农作物,对湖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弄清烟草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规律是实施烟草科学施肥,提高烟草作物对肥料养分利用率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但目前我国仅见有关烟草的氮、钾营养与吸肥规律的研究,有关烟草的磷素营养与吸磷规律还是空白[3],关于烟草对N、P、K肥的配合施用效果也是鲜见报道[4-5]。项目以湖南省湘中烟稻轮作区植烟土壤和烟草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田间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不同N、P、K肥施用水平对烟草、晚稻作物的增产效应以及不同施肥处理下烟草作物对N、P、K的吸收规律及其对肥料养分的利用率[6-9],以获取湖南烟稻轮作区烟草、晚稻的科学施肥技术参数,建立其适合的平衡施肥模型[10],为烟草、晚稻的平衡施肥、提高烟草对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和开发烟草专用肥提供科学依据[1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土壤

田间小区试验设在中国烟草中南试验站湖南农业大学基地,供试土壤为红底潮沙土。供试土壤的某些基本理化性质: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分别为25.3、3.0、1.2 和 44.8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分别为 278.1、65.7、248.9 和 374.1 mg/kg,pH值为4.8。根据《中国植烟土壤及烟草养分综合管理》一书提出的植烟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及供氮能力指标,供试土壤养分含量很丰富,但土壤pH值偏低,呈酸性。

1.2 供试作物

供试烟草和晚稻品种分别为当地普遍应用的主栽高产优质品种K326和杂交晚稻组合陆两优996。

1.3 田间小区试验设计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3414”完全试验设计方案,即氮、磷、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的田间试验方案,稍作修改,即在“3414”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施用有机肥处理,共15个处理(表1)。0水平指除有机肥外不施肥,2水平指根据烟草、晚稻营养特点与吸肥规律而设计的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低施肥水平),3水平=2水平×1.5(过量施肥水平)。共15个小区[12-15]。烤烟小区面积为5m×10m=50m2,栽插密度为100 cm×50 cm,晚稻各小区面积均为64 m2(16 m×4 m),插植规格统一按16.7 cm×23.3 cm。要求精细整地,设置保护行,划分试验小区,烤烟和晚稻试验各小区施肥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处理及各处理施肥水平(kg/hm2)Table 1 The design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in the field plot experiment

氮肥为尿素(含N 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12%),钾肥为硫酸钾(含K2O50%),有机肥为菜枯饼肥。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按当地生产实际中所用的措施进行。施有机肥的处理将有机肥在翻耕整地时作基肥一次性施用,烟草施用1500kg/hm2,晚稻施用1000kg/hm2。

烟草试验所用化学N肥的50%,P肥的100%和K肥的40%统一在最后一次整地时作基肥施用,其余的N肥和K肥分别于移栽后15 d和40 d左右作追肥施入,N肥的施用比例分别为15%和35%,K肥的施用比例分别为20%和40%。施肥方法为穴施,追施深度15~20 cm,追肥位置为烤烟根冠的边缘,即垂直于最大叶片叶尖的位置四周。

晚稻试验所用肥料一次性施入。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晚稻生产的管理方法。

1.4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1.4.1 烟草样品采集 ①于烟草移栽后每隔15 d采集各处理动态土样一次,测定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的含量。②在烟草移栽后 10、20、30、40、50、60、70、90 d 对烟草的生长动态进行定株观测,观测内容包括株高和叶片数。③收获时分小区进行考种和测产。采摘烟叶开始后,各小区定烟株5棵,按当地常规方法进行采摘,烘烤,并分顶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以及茎秆部分测定其干物质产量和氮、磷、钾含量。

1.4.2 晚稻样品采集 ①以10蔸为单位测量小区单位面积的行距与株距,得出小区密度,并测算10蔸水稻的有效穗数,重复3次,根据观测值求出每蔸的平均穗数,然后采集接近平均穗数的5蔸晚稻,进行考种,测量株高、穗长、总粒数及空疪粒数,以此估算小区理论产量。②收割小区晚稻,进行实地称样测产,从而得到小区实际产量。③称取每个小区收获的稻谷1 kg,烘干求其干湿比,得出烘干稻谷的千粒重。④将上述植株样烘干,称量稻秆和稻谷的干重,分取稻秆和稻谷样品,粉碎待测。

1.5 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软件、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对“3415”试验产量数据进行摸拟[16-18],采用Excel 2003处理其他数据,应用DP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N、P、K肥分别以 N、P2O5、K2O 计,计算所用的肥料单价分别为:N 5.14元/kg,P2O56.17元 /kg,K2O 8.17元/kg,烤烟平均单价12元/kg,晚稻谷平均单价2.5元/kg[19-2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和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1.1 “3415”肥效试验各处理产量分析 由表2可知,处理6的烟叶产量为各处理中最高。处理1产量最低,仅为处理6产量的17.3%;处理2、处理4、处理8的烟叶产量分别为处理6的25.7%、68.9%和76.9%。由此可以推测,在供试土壤条件下,烤烟生产的地力贡献较小,氮的缺乏对烟叶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和钾。此外,烟叶产量和生物产量均以处理6最高,说明处理6的施肥效果好,处理6的施肥比例可以满足高产与经济系数最优结合的目的。

在晚稻试验中,以处理2的晚稻产量最高,可能说明该土壤中氮素含量丰富,在只增施磷肥和钾肥的情况下能达到高产的效果。处理3产量为各处理最低,仅为处理6产量的72.8%;其次是处理15,为处理6的81.2%,处理7、处理10、处理11的稻谷产量分别为处理6的96.0%、91.4%和95.1%。由此可以看出,在烟稻轮作系统中,由于烟草季残留养分较多,晚稻合理施肥就更显重要,施肥量过多,不但稻谷产量和经济效益不能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氮、磷、钾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应都遵循“肥料报酬递减律”,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合理施肥,不能盲目增加肥料用量。

2.1.2 有机肥在烤烟和晚稻上的增产效应 由表2可知,施有机肥的处理15与无肥处理1比较,烟叶增产982.3 kg/hm2,增产226.3%,这说明施用有机肥对烤烟有非常好的增产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施用有机肥;但晚稻季施用有机肥处理增产效果不显著。

表2 “3415”试验各处理的烤烟和晚稻产量 (kg/hm2)Table 2 The yields of flue-cured tobacco and later rice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in th“e3415”experiment

2.2 氮、磷、钾肥对烤烟和晚稻的增产效应

根据表2结果,用处理6(即全肥区)的产量分别与处理2(无N区)、处理4(无P区)及处理8(无K区)比较,分别得出氮、磷、钾肥在烤烟和晚稻上的增产效应(表3)。结果显示,对于烟草来说,增产效果居首位的是氮肥,施纯N180.0 kg/hm2,增产1 862.3 kg/hm2,增产289.3%,说明施氮是烤烟增产的主要措施。磷肥的增产幅度次之,施 P2O590.0 kg/hm2,增产 778.7 kg/hm2,增产45.1%。钾肥的增产效果最差,施K2O 210 kg/hm2,增产580.0 kg//hm2,增产30.1%,这可能与试验田土壤连续多年种植烤烟,施钾量过大,造成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有关。对于晚稻来说,本试验条件下晚稻仅施钾肥增产,且增产率低于10%,无氮区和无磷区晚稻产量反而比全肥区高,尤其是无氮区比全肥区产量高800.7kg/hm2。从单位养分增产效果来看,烤烟以施N的效果最好,施N平均增产为10.3 kg/kg,比单位P2O5的增产效果高1.6 kg/kg,高19.6%;比单位K2O的平均增产效果高7.5 kg/kg,高274.6%。晚稻只有施K肥有增产效果。以上结果充分说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种植烤烟季施肥量过大,土壤养分残留量大。

2.3 三元二次回归肥料效应模型拟合结果分析

利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来拟合施肥量与产量的结果见表4。从表4中可知,对于烟草来说,所得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的一次项系数均为正值,而且分别是氮>磷>钾,说明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产量增加12.64kg/kg,其次是P2O5,产量增加10.34 kg/kg。从其交互项系数来看,氮钾和磷钾的交互项系数均为正值,说明氮肥和钾肥,磷肥和钾肥配合施用对产量有较好的增产效应。二次项系数均为负值,说明氮、磷、钾肥都有一个最佳施用量,超过该值则导致减产,其中,以过量施磷引起减产最明显,其次是氮,过量施钾引起减产不明显,这也是导致烟农过量施钾的原因之一。由上述结果还可以看出,最佳磷、钾施用量略低于处理6,而最佳施氮量高于处理6,但得到的最佳产量与处理6的实际产量比较接近。这说明利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来拟合所得试验产量资料,其拟合度较高,可以用于供试土壤条件下烟叶生产的施肥实践。

对于晚稻来说,所得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的一次项系数除钾的为正值外,氮、磷的均为负值,施用K2O增加晚稻产量22.84 kg/kg。从交互项来看,除磷钾的交互项系数为正值外,氮钾、氮磷的交互项系数均为负值,说明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晚稻的增产效果较大。从二次项看,氮、磷为正值,钾为负值,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另外,从所得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求得的施肥参数来看,最佳氮、磷、钾施用量明显低于设定的处理6的施肥量,尤其是氮、钾肥,由其最佳施肥量得到的对应产量也低于最佳施肥处理(处理6)的实际产量水平,说明不宜采用 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来拟合晚稻试验产量资料。

表3 N、P、K肥对烤烟和晚稻的增产效应Table 3 The yield-increasing rate of N,P and K fertilizer for flue-cured tobacco and later rice

表4 烤烟和晚稻三元二次方程及其最大与最佳施肥量 (kg/hm2)Table 4 The maximum and optimum fertilizer rate of N,P and K and yield of flue-cured tobacco and later rice obtained from the“3415”data based on the ternary quadratic fertilizer response model

3 结论

(1)在烟稻轮作系统中,氮的缺乏对烟叶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和钾,烟叶的产量和生物产量均以处理 6 (施肥量为 N 180.0 kg/hm2、P2O590.0 kg/hm2、K2O 210.0 kg/hm2)最高,这说明本试验烟草平衡施肥中处理6的施肥量较为合理,其施肥比例可以满足高产与经济系数最优结合的目的。由于烟草季施肥量过大,养分残留较多,晚稻季合理施肥更显重要,施肥量多,容易导致稻谷产量和经济效益下降。烟草季施用有机肥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晚稻季施用有机肥没有明显增产效果。

(2)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烟草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晚稻由于受到烟田残余肥力的影响,表现为施肥少而效益好。对烟草和晚稻的施肥效应比较得出:烟草施肥对晚稻的影响很大,说明烟草的习惯施肥量过高,烤烟采收后土壤养分残留量很大,应适当减少晚稻季的施肥量,以提高施肥效益。

(3)采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对烟草试验资料进行拟合,当烟草施肥量为N 240.5 kg/hm2、P2O561.4 kg/hm2、K2O138.9kg/hm2时,烟叶达到最佳产量,拟合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所以拟合结果是可靠的;但对晚稻的拟合不成功,不宜采用。

[1]胡国松,郑 伟,王震东,等.烤烟营养原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韦翔华,白厚义,殊佩琼.氮、钾、镁营养对烟草产量和产值的效应研究[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0,19(2):77-80.

[3]黎用朝,刘三雄,曾 翔,等.湖南水稻生产概况、发展趋势及对策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08,(2):129-133.

[4]赵 兴,刘卫群,张维理,等.中国烟草平衡施肥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烟草学报,2003,(3):30-35.

[5]石俊雄.基追肥比例和施肥方法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J].贵州农业科学,2002,(3):19-22.

[6]王伟妮,王亚艺,姚忠清,等.晚稻“3 4 1 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2):306-309.

[7]张 翔,毛家伟,黄元炯,等.不同施肥处理烤烟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2,(1):53-57,63.

[8]范文婷,盖志佳,杜永成,等.甜菜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初探[J].作物杂志,2012,(2):96-100.

[9]杨进泽,龙晓东,杨精连.锦屏县冲沟细砂泥田水稻测土施肥“3414”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14-15.

[1 0]McKee GG,Aycock MK.Effects of phosphorus rate on performancetobacco of Maryland tobaccocultivars[J].Tobacco Science,1997,41(1):5-9.

[11]Rideout JW,Gooden D T,Fortnum BA.Influenc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and method on yield and leaf chemistry of tobacco grown with drip irrigation and plastic mulch[J].Tobacco Science,1998,42(2-3):46-51.

[12]张 红,李洪斌,张杨珠,等.湘南烟区烟稻轮作和稻稻连作田土壤肥力质量的比较[J].湖南农业科学,2010,(13):52-56.

[13]Maw BW,Stansell JR,Mullinix BG.Curves describing the growth of flue-cured tobacco under soil-water stress[J].Tobacco Science,1998,42(4):73-81.

[14]钱飞跃,朱 光,朱春梅.淮阴区测土配方施肥水稻3414试验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22.

[15]王圣瑞,陈新平,高祥照,等.“3414”肥料试验模型拟合的探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8(4):409-413.

[16]赵 莉,汪 强,田东丰,等.“3414”肥效对江淮黄褐土芝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3):161-165.

[17]杨俐苹,白由路,王 贺,等.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试验方案应用探讨——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油菜“3414”试验为例[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4):1018-1023.

[18]朱 涛,张中原,李金凤,等.用二次回归肥料试验“3414”设计配置多种肥料效应函数功能的研究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3):211-215.

[19]李进平,陈振国,杨艳华,等.水分条件对烤烟生理指标的影响及适宜土壤水分指标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7,(1):93-96.

[20]尹学田,赵平敏,周 永,等.氮素形态与比例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4):65-67.

[21]韦翔华,白厚义,殊佩琼.氮、钾、镁营养对烟草产量和产值的效应研究[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0,19(2):77-80.

[22]李 明,章 新,艾华林,等.土壤氮、磷、钾形态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5(8):30-35.

猜你喜欢

晚稻施肥量烤烟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不同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烤烟漂浮育苗和移栽改进方法研究进展
烤烟漂浮育苗不同育苗盘筛选研究
省工棉2号最佳种植密度及最适施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