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14-10-0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新闻中心李英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资产事业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新闻中心 李英

一、引言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可以遵循一定的方法,比如可以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通过推行实物费用定额的制度,进而促进事业资产整合。同时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以及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除这些外,实际工作总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在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上面认识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都是公益性的单位,国家财政拨款购置或调入使用固定资产,并不涉及员工经济利害关系,这样容易让员工逐渐疏忽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长期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或者浪费。另外,在很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实际使用管理中,很难有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较少的具备管理制度的单位,如果深入研究,还会发现这些制度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的局面时有发生,这折射出对固定资产完善的理解缺乏认识。我们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均不计提折旧,在报表上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这就导致资产负债统计里看不出固定资产的消耗磨损程度。久而久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真正价值产生的距离越来越明显,从而导致资产总量的虚增。反应的更直接的负面意义则是:不记录折旧,就不会与成本联系,核算过程的准确性也就打了折扣。

(二)日常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固定资产的相关账目不清晰

多数事业单位都会存在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不清晰的情况。这里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源头具有多样性,不仅仅只有预算经费购置,还可以通过无偿调拨、捐赠等方式获得,如果接收和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没有及时的上报资产管理部门,便容易造成账外物资的可能性存在;再者,有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会出现是兼职人员或者无证上岗的情况,这样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会导致在日常账簿的管理、使用与登记过程中,容易建立的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其次,责任心的缺乏,漏记固定资产账的现象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最后由于对账不及时或者长期不核对导致单位总账与部门明细账核对不符,账务与实物不相符,这些都容易导致长期账务不清,无法真正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监督机制达不到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购置计划容易带有人为因素,容易导致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的现象。目前,固定资产的管理在财务部门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账物分离或账账、账物不符,缺少相关人员的监管,也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等。

三、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思考

(一)树立现代资产管理理念,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从某个层面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单位领导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如果想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率,首先就要单位领导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领导起到带头作用后,可以督促相关部门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灌输到单位每一位职工身上,从而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事业单位领导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培养与职工共同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理念,长久下来能够资源共享,树立起科学的现代资产管理理念。

(二)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一方面应当设立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实行有效的管理,要及时认真开展固定资产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实现内部的监控作用。应当按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将相关人员的职责细化,实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政府审计机关、财政机关要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工作,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

(三)细化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的落实

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的分担,要从这几部分开展:第一,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管理的所有的权限要由特殊的管理部门授予,并且还要由专门的事业单位领导垂直监督,这样就保障了管理部门和机构的相对独立性,那么在职责方面要负责固定资产登记账簿,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实时状态,管理监督部门就要定期或者定时对资产进行盘点对账,可以加入财务人员或者管理层人员,这样能够保证真实性和可靠性;其次,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处理日常固定资产业务,建立固定资产的总账与明细账。

(四)提高管理者及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制度最终的执行必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的身上,尤其是具体固定资产的负责人,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是核心人员。另一方面即使激励约束机制十分健全,如果执行者不守诚信,依然难以预防其错误行为。那么可以说诚信是制度有效运转的基础或平台,也是制度建设中所要实现的目标。所以只能通过制度激励和诚实守信,惩罚不良行为,努力提高领导者的诚实守信道德水准,才可以造就诚信的制度环境,这也要求提高管理者及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务之急。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1]王静,王环.加强事业单位财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工会财会,2007(2)

[2]李付霞.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财经,2011(18)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资产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