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布式光伏发展希望在农村产业整合攻坚遇转折
——专访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 红炜

2014-10-09贾常艳

电器工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吉瓦分布式竞争力

/本刊记者 贾常艳/

分布式光伏发展希望在农村产业整合攻坚遇转折
——专访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 红炜

/本刊记者 贾常艳/

红炜,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从证券公司的老总到光伏产业研究狂热的爱好者,红炜用特殊的经历诠释着他眼中别样的光伏。在帮助一家光伏企业上市的时候开始接触光伏行业,之后对光伏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2011年初开始进入光伏产业管理、研究工作,主要对光伏产业宏观市场进行研究,为光伏产业投融资服务。

如今,他严肃的笑称要把自己的晚年投身光伏事业。他先后在国内主流媒体、能源专业刊物发表研究报告及评论一百六十余篇,在多个学术交流场所围绕光伏产业及投融资解决方案等相关问题发表演讲及授课数十多次。也正因为他对光伏的这种厚爱,让他自由的而非循规蹈矩的看光伏、品光伏,所以,“老红”眼中的光伏必定不同于你我。

2014年,8GW的分布式装机目标以及0.42元/千瓦时的补贴,为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国家能源局相继出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则为分布式破局。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80个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其中太阳能发电领域分布式光伏示范区项目则多达30个,占比近四成,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一直占据着能源发展的头条,光伏发展的未来会在何方?而未来是立足于现实的,因此,本刊专访了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他从全新的角度动态的分析了光伏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他眼中的光伏发展方向。

《电器工业》: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80个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其中太阳能发电领域分布式光伏示范区项目则多达30个。这是否是国家为实现8GW的分布式装机目标的重要举措?请谈谈您的看法。

红炜:回答这个问题,我更强调要从投资的角度看问题。分布式对新能源来说无疑是非常合理的使用方式。根据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法,它也是符合能源发展方向的。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资源存储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逆向分布现状,分布式毫无疑问也是非常合理的,分布式的发展是有其自身价值的。正是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国家对分布式的重视与关注,特别是今年国家能源局非常注重分布式的发展,他们也为当前分布式的推广不力而着急。

当前分布式光伏发展不理想,这个结果也是我在年初就已经分析到了的。因为,我们一定要知道,任何产业的发展首先是一个市场行为、投资行为,尽管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是非完全市场化的,是需要与政策结合的,是由政策和市场两大因素决定的,但它的发展首先是市场行为,是投资行为。既然是投资行为,只有投资要素完善了,产业才会健康发展,投资才会有理想结果。据此,由于以城市为重心的分布式光伏发展方式的投资要素是缺失的,从而决定了这个市场不可能做大。具体说就是多元的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的有限不成比例,所以投资人缺乏投资的积极性,或者有积极性却找不到好市场机会。

分布式光伏投资要素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城市建筑屋顶的可用空间和法律地位方面。首先看空间,我注意到一个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屋顶面积增长幅度很小,而主要增长在农村。另外在城市,从2009年开始的金太阳和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经历了三年四期工程,大概批准总量有6吉瓦,当时投资者把项目都放在了城市公共设施屋顶和开发区工业屋顶,两个示范项目基本把这两个优质屋顶都用的差不多了;其次从项目的法律地位来说,一般一个家庭建设3千瓦的光伏电站就需要30平米以上的屋顶面积,一个楼房几十户人家就那么小的屋顶,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分布式还有个规定,当在屋顶建设分布式的时候,必须所有业主签字同意,不做到这一点,其电站的法律地位难以保证。除此之外,由于商用建筑物的存续期不确定,建筑所有者与使用者的租赁期不确定,租赁者支付电价的信用不确定,这些都决定了投资的收益不确定,从而决定了以城市为重心的分布式光伏发展难以取得国家希望的结果。

我承认城市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数量还会继续增长,但是这种发展是有限的,如果单纯依靠这种发展方式来实现8GW的分布式装机目标是不可能的。我们看到德国分布式光伏的市场份额是80%,美国、日本接近50%,这是由于其建筑物屋顶的所有权清晰和可用面积足够决定的。据此,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希望一定是在农村,初期一定在同样是用电负荷中心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东部投资屋顶电站的承受力和认知度相对西部是比较高的,东部的高电价也使得投资的收益是大的。分布式光伏发展的趋势应当是从东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逐渐向中西部农村延伸。国家要发展分布式光伏,应当进一步细化这部分政策。

遗憾的是,我们的分布式光伏现在进入了以城市为重心的发展误区,而进行的讨论和修补政策还是在这一误区之上进行,这样恐怕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光伏补贴的能量就这么大,如果不按照市场规律发展分布式光伏,必然会带来不良后果。

《电器工业》:您认为光伏的补贴和政府的干预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光伏企业应该如何处理与这两者的关系?

红炜: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受非完全市场化产业性质决定,没有国家的扶持就没有光伏产业,国家扶持的科学性又决定着光伏产业能否健康发展。例如2009年到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的畸形高速发展,带来的恶果就是严重的供大于求,这是与地方政府的盲目助推分不开的。但是现在又不能因为过去地方政府的盲目助推而去否定政府的作用,我们要承认地方政府扶持的必要性,但是地方的政府行为应该更加科学化,而非盲目追求GDP的发展方式。

科学合理地处理这一关系的责任在政府不在企业,因为让光伏企业追求减少补贴是不成立的,也一定是无解的。企业一定是希望永远有补贴,但是这样企业就像孩子一样永远长不大,企业长不大产业就不可能强大。政府处理这一关系的关键在两点,第一,国家要考虑补贴的承受力是多大;第二,补贴的持续承期有多长。即如何用国家能够承受的、最小的补贴力度实现光伏发电的早日完全市场化发展,这才是成功的光伏政策。我一直在关注德国光伏政策的效应问题,补贴较高时,德国一年就有17.9吉瓦的装机。补贴降低了,装机就降到了一半。去年是3吉瓦,今年能否实现3吉瓦好像都有问题。有补贴就世界第一,没有补贴就一落千丈,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不认为德国的光伏政策是成功的。虽然这样做有德国本身的特殊原因,但是我们必须吸取这种教训。我们必须在考虑能源战略、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国家的持续承受力,应该好好算清帐。不管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还是国家财政设立专门的基金,补贴究竟有多大量一定要弄清楚。

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清楚,对于光伏发电,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说2020年中国能实现平价上网,前两天又有人说在2017年年底就能实现,但这只是计算了光伏发电成本,并未包括解决储能问题的成本。何时能实现光伏发电完全市场化是一个需要想明白的问题,如何保证政策的持续、稳定更是一个需要想明白的问题。

对于企业家而言,最重要的是把握补贴与价格的走势,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做到如何尽快增强自身真正的竞争力,力取在完全市场化的价格竞争中抢占先机。一般的光伏企业家只关注今天的补贴政策力度,具有大智慧的光伏企业家更关注补贴政策的未来。

不管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还是国家财政设立专门的基金,补贴究竟有多大量一定要弄清楚。

《电器工业》:今年以来,欧盟和美国接连发起的二次双反,澳大利亚和印度作出对我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决定,这些地区都是光伏产品需求量很大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同时制裁是否会让近些年来刚刚回暖的中国光伏产业再次进入隆冬?对此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红炜:双反事件在一段时间之内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会有负面影响,但绝不会出现再次进入隆冬的局面。我是从三个方面看待本次双反的:

第一,双反的本质是通过贸易保护的办法保护落后的生产力。即使在最市场化的美国光伏产业也会有很多补贴,所以指责中国光伏有补贴是不公平的。中国的加工业全球第一,是美国的130%,根据全球分工的道理这很正常的事情,也是难免影响到境外同样企业的竞争力的事情。在光伏产品贸易中,欧洲、美国、印度等国面临来自中国的强大竞争压力,就找出这样一个理由来打击中国,这就是双反的本质。其结果看似保护一国利益,实则保护落后生产力。

第二,双反会使中国光伏产业更强大。首先,从上一轮双反结果看,短时间内对中国是有影响的,但最终结果并没有对中国光伏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仍旧占据着60%的全球市场份额;其次,客观上会促进中国光伏产业加速整合。中国光伏产业仍在产业整合之中,部分无竞争力光伏企业还在利用价格或其他手段搅乱市场,还在影响着有竞争力光伏企业应该获得的收入(毛利率)。这部分企业受地方政府和银行的保护,一时难以被挤出市场。双反带来更加严格的境外市场准入,它在要求有竞争力企业更强的同时,会让一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加速退出;最后,从本质而言,这就是一个各国加工能力的大比拼问题。我以为,综合来看,在目所能及的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加工业的比拼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超越中国。具体到光伏加工业,中国拥有着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拥有着可承受成本的成熟劳动力队伍,再有政府从未有的重视,这种竞争力不是一个双反能够改变的。

第三,中国应当建立更加严格的、国际认可的产品准入标准。我觉得中国光伏产品所以被国际认为搅乱市场,是和我们境内市场混乱、产品要求不严有关。中国光伏国内终端市场标准体系不完善、市场准入不严是有目共睹的,这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境内非正常竞争产生的利润支持其境外低价格竞争策略。也正是这些境内标准体系的不完善,带来价格体系不完善,给境外竞争者进行双反留下了话柄。如果国内的产业标准提高,势必会进一步减少低价竞争的可能性。

《电器工业》:请您谈谈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分析预测。

红炜:如果要总结上半年,我的眼前仍旧是市场和政策这样两点:有竞争力企业的业绩在向好,代表中国光伏产业在向好;国家支持光伏产业力度依然,分布式发展政策处于再探讨的阶段。

如果要对光伏未来一段时间做出预判,首先需要明确中国光伏产业现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我以为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处于重大的转折点,有竞争力企业大发展的机遇期到了。

第一,产业整合到了攻坚阶段。时间为五年以上的产业整合进入到第三年,到了多种形式逼迫无竞争力企业退出市场最关键的时候,也是有竞争力企业面临巨大发展空间的时候。

第二,光伏产能严重供大于求局面已经改变,到了供求关系加速合理的时候。2011年产业整合之初,光伏产业处于供求严重失衡的状态,市场的安装量是27.5吉瓦,那一年最大的供给量是70吉瓦,供大于求60%以上;近几年产能从70吉瓦降到60吉瓦,但是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2012年是30吉瓦,2013年时38吉瓦左右,2014年将超过40吉瓦,因此尽管国内还是供大于求,但是供求关系正在加速合理。在这一背景下,有竞争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将获得稳定增长,无竞争力企业退出市场的时间将会延长。

第三,当前到了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重新选择商业模式和重新排序的时刻。从2004年到2008年理性的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也奠定了光伏企业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当前,过去以加工业环节为市场空间的格局已经转变为境内外上中下游全方位的市场空间,企业发展模式已经从过去专业化与垂直一体化的区别,转变为加工业和电力服务业的区别。企业的市场定位面临选择,在不同市场中的商业模式也面临选择。在这个市场中,有原有的产业资本,也有新进来的金融资本。有竞争力光伏企业新的定位,新的发展模式将决定企业发展的未来。

第四,光伏产业面临两个“加速”,从非完全市场化向完全市场化加速过渡,光伏产品多用途大众消费时代加速到来。前者不难理解,后者说的是,谈及光伏人们就想到补贴,其实光伏产业还有一个不需要补贴的市场等待开发。比如太阳能飞机、汽车、充电器、户外用品等,这一市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市场,对此企业和政府都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如果一定要问今年14吉瓦完成情况,目前感觉有难度,如果国家加大政策力度就一定能完成,但那是否是最合理地结果?结合保持国际市场份额、国内补贴承受力、技术和管理体制进步等多方因素考虑,我觉得今年的光伏装机总量回归至10-12吉瓦是比较理性的,而且未来几年保持在10吉瓦也是比较理性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脱离市场条件的行为必会遭到市场的惩罚。在很多问题没有想明白之前,保持稳定发展速度是比较合理的。

我以为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处于重大的转折点,有竞争力企业大发展的机遇期到了。

猜你喜欢

吉瓦分布式竞争力
IAEA发布核电发展预测报告
德国:可再生能源产能全球第三
意大利:明确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日本竞争力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西门子 分布式I/O Simatic ET 200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