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伦二人转中的地方民俗研究

2014-10-09徐洁陈洪阳

戏剧之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唱词海伦剧目

徐洁+陈洪阳

在海伦二人转演出的许多传统剧目中,都出现了大量的东北方言,以及大量带有东北民俗的生活文化。在海伦二人转演员豪迈的唱腔与更古的唱词中,我们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东北劳动人民的生活热情和劳动场景,宛如身临其境,管窥东北民俗。同其他戏曲一样,我们在解读海伦二人转的同时也对东北民俗的生活文化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历经几代海伦二人转艺人的演绎、加工、创作,海伦二人转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东北人民衣、食、住、行的民俗文化。这也是人们对传统海伦二人转热爱的原因之一。

在海伦二人转的演出中,许多传统剧目都对东北民俗有所体现,承载了大量东北民俗文化,海伦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对东北地区的民俗生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传承和保存的作用。诸如:丧葬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等等。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选取海伦二人转中比较有特色的代表性剧目《蓝桥》、《包公陪情》、《红月娥做梦》《双拐》《小狐仙请神》等,对东北民俗文化的传承作用加以论述分析。

一、海伦二人转对东北婚庆礼俗的反映和传承

海伦著名二人转演员邓晓坤演出的传统剧目单出头《红月娥做梦》中出现了大量带有婚庆礼俗的情节。如:

大门以里把轿落

过来两个娶亲婆

铺红毡倒红毡来的好快

眼前来在天地桌

风刮我的盖头偷眼观看

天地桌上看明白(读bo一声)

一碟栗子一碟枣

头发三钱大葱两棵

难道说这就是聪明伶俐早立子

八成是结发的夫妻都有这个说

这一段唱词对传统的婚庆礼俗天地桌描绘的十分详细。下面我们将对比《蓝桥》中蓝瑞莲出嫁的部分进行分析:

日出卯时上的轿

娶亲婆送亲婆放下轿帘

在一旁忙坏那一个

小老板操起么二三鞭

菊花青骡子拉长纤

墨里藏针驾着辕

拨弄穿套赶辕马

得儿驾哦吁赶的欢

溜平大道他不走

喜车就往横垅颠

要问颠横垅所为何事

只因为妈家穷没给喜兴

钱才往横垅颠

颠的我腰发酸

喇叭吹韵将军令

大锣打的后四前三

摧动喜车来的快

来到婆家大门前

当时忙坏那一个

二叔公就把大门关

我问你关大门怎么个妈妈令

憋憋新人性体过日子能绵软

不多一时大门开放

喜车赶进院子里边

大伯嫂子端过来一盆火

她让我烤烤手以后做饭手脸不嬗

娶亲婆送亲婆搀你下了彩轿

转过来童男童女倒红毡

红毡倒的快

为奴走的欢

红毡倒的慢

为奴走个蔫

红毡还没倒

站着没动弹

铺红毡倒红毡来的好快

眼前来到天地桌前

风刮盖头仔细观看

天地桌上摆的周全

上摆着一碟栗子一碟枣

大葱三棵头发三钱

为的是聪明伶俐早立子

结发夫妻过百年

桌上放着红粮半斗

斗口就用红纸瞒

上边插着一杆秤

有秤勾秤杆没把秤砣拴

在一旁转过那一个

老婆婆来到指点咱

坐福别冲着正面坐

不坐东北冲西南。

冲了小太岁六年不生长

冲了大太岁开怀十二年

请来一个火命人给我开开脸

请来一个水命人给我把头盘

不多一时管小饭

子孙饺子往上端

捞忙的递给我一双筷

让我去把菜碗翻

翻菜碟翻菜碗为的何事

都说是过日子能起暄

子孙饺子手指肚大

让我吃双不让吃单

吃一个饺子生下一个子

要是一口吃俩就把双棒添

为奴我含羞带愧一口吃了俩

我丈夫十个八个就往嘴里填

他吃这么多饺子我心里害怕

到后来这些小孩叫我怎么添

活活累死咱

不多一时人客要散

婆婆给我烟袋让我装烟

装烟无非是摆摆大礼

为的是捐小项收点礼钱

给我那大舅公装烟一袋

赏给我一把大洋钱

花了好几年

我也没花完

里边还有假银元

邓晓坤演唱的这段传统《蓝桥》剧目中,包含了“颠轿”、“拦大门”“过火盆”“剪面”“装烟”“坐福”等多项东北地区的婚庆礼俗。在这段唱词中提到了“颠轿”指的是要付给赶车的车老板喜钱;到了婆家,放过礼炮后婆家会把门关上,象征性的在把门打开,这叫“憋性子”为的是新娘过门后别耍脾气;“过火盆”是指新娘子在进入大门后,要连续迈过三个火盆,象征着去除恶运,好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剪面”是说新娘子过门以后要找一个有儿有女、有公公婆婆、有父母双亲的妇道人给新娘子用红绳鸡蛋象征性的剪脸三次,寓意着新娘的皮肤有光泽,欣欣向荣;“装烟”是指新娘子给婆家家族长辈“装烟”,一是表示礼貌,二是为了赚取银钱;“坐福”指新娘子到了婆家后,要先在炕上“坐福”,寓意把福分牢牢的坐住,以后的日子里有福不用求,好事自然来。

二、海伦二人转对东北丧葬礼俗的反映和传承

在海伦二人转演员赵晓波和李国兰的演绎下,传统剧目《包公赔情》中所反映的东北传统丧葬习俗被他们演绎的淋漓尽致。下面笔者通过《包公赔情》的一段唱词加以论证和说明:

倘若是嫂嫂我殡天而去

谁能够搭个拍子将我停

灵前供上一碗捣头的饭

上面插着三个棉花绒

谁给我蒙上这张蒙脸纸

压口大钱口内扔

拌手丝拌脚丝谁来给我拌

在两手攥上打狗干粮

谁能够头带白身穿孝

腰中紧系青麻绳

亲朋故友前来吊孝

谁能够跪在灵前为我守灵

亲妈亲妈哭我几声

一到大街棺椁买

木料本是黄花松

棺椁买到咱们开封府

找一个画匠师傅就把这个颜色蒙

找来了劳忙师傅来刹扣

谁能够喊嫂嫂东西躲钉

别碰我的眼睛

这一大段的唱词中,出现了许多具有传统东北丧葬地域文化的词汇,比如“拍子”“倒头饭”“蒙脸纸”“咽口钱”“打狗干粮”“开光”“杀扣”“守灵”等等。这段唱词中出现的词汇,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接触不到,甚至不了解他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在传统的丧葬习俗中,人去世后,首先要用“拍子”(旧时候没钱的人家把门板卸下来),把尸体停在上面,然后在灵前供上“倒头饭”,在脸上蒙上“蒙脸纸”,准备一个乾隆大钱作为“咽口钱”,上面拴上红绳,以防掉入口内,待开光前取出,三天圆坟在坟上架梁,把大钱挂在上面。在棺椁里给逝者攥上“打狗干粮”,据说在阴间有七关,七关中有一个恶狗关,这“打狗干粮”就是为了逝者过这关所准备的。“开光”指的是用用棉花棒,也称哭丧棒,给去世的开光,到了阴间就能继续使用这些器官了,一般开光主要有眼、耳、口、鼻、心、手、脚等部位。“杀扣”,指的是象征性的在棺材上钉一颗寿钉,子孙后代要按照长幼顺序跪在灵前喊亲人东西躲钉。而后,守灵三七二十一天,在出灵,埋入坟地。

我们在来看另外一段《包公赔情》唱词所反映的东北丧葬民俗:

单等那二十一天起灵走

谁能够拉着前边那根老丧绳

三十二杠谁抬头杠

买路纸钱谁来扔

打灵头番谁愿意

摔丧盆子高高扔

将恩嫂一里送到包家的老坟上

深深的挖上一个黄土坑

常言说宽打墓子深打井

倒退划拉两条土龙

四个馒头垫四角

里边扔上高粱大葱

棺裹下葬谁拨正啊

三锹孝子黄沙谁把我蒙

谁能守孝守我一七二七三七

四七五七三十五日

按照那鬼年鬼节上坟茔

三月清明谁插柳

七月十五纸钱升

十月一把寒衣送

正月十五送盏灯

把灯送到嫂嫂我的坟上

省得我这坟前坟后黑咕隆咚

守孝守到三年满

包家家谱填上我的名

这段唱词中出现了“三十二杠”“摔丧盆”“买路纸钱”“灵头帆”“打墓子”“送灯”“上家谱”等等。这是指在逝者去世后长子要“摔丧盆”,并且扛着“灵头帆”一步一个头磕到坟地,早期的丧葬习俗一般是用杠子把人抬到坟地的,头一杠要由长子先扛起;在送葬的路上,但凡遇到庙宇、桥头、码头等地,都需要向天空扔撒“买路纸钱”。在坟地事先找人挖好“墓穴”,“打墓子”头三锹土要由长子来挖,并且在三天圆坟时候放在坟头上。每逢正月十五要“送灯”清明去“插柳”十月初一“送寒衣”。头一年去世要用红色纸条在家谱写上逝者的名字,待三年期满后,拿下红纸,正式在三十下晚添上逝者的名

三、东北民俗神话中的“女爱男”与海伦二人转

对于东北民俗神话中的“女爱男”的神话,在二人转的传统剧目中也有所体现,比如传统剧目《双锁山》《穆桂英指路》《杨宗英招亲》等剧目,都是通过一个个女性角色对男性展开强烈的追求,而后结下姻缘的。比如《双锁山》中的高君宝这一角色,首先是刘凤英大胆的对出身于将门的高君宝展开强烈的追求,而后高君宝怕死应下婚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高君宝也赢得了刘凤英,这就是传统东北民俗在二人转中最好的体现;在如《穆桂英指路》中,杨宗保也同样是将门之后,同样遇到了高山女寨主穆桂英,穆桂英同样也是一眼就看中了杨宗保,而最又同样是穆桂英将杨宗保拿下马来,才成就了二人的一对千古佳话。但是我们回过头来分析,无论是高君宝,还是杨宗保,他们如果不是因为爱对方,又怎么会因为生命而被迫妥协呢,由此可见,女追男到女爱男,在传统二人转剧目中有来最好的体现。海伦二人转演员李广文、赵晓波演出的《双锁山》、谢爱群、刘少义演出的《穆桂英指路》是对东北民俗神话中“女爱男”的最形象诠释。

四、萨满文化对海伦二人转表演形式的影响

海伦二人转演员李广文和邓晓坤演出的剧目《双拐》是出了名的,而其表演形式与萨满祭祀跳神中的大神和二神的演唱模式基本相同。萨满跳神多是由萨满和助手两个人共同完成。萨满跳神时用的神鼓,已经成为了海伦二人转演员表演中的神鼓,是海伦二人转表演《双拐》《小狐仙请神》《神调盘道》《歪病邪治》等剧目必用伴奏乐器。

作为一种原始艺术,萨满教跳神文化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对生命愿望的原始理解,在萨满教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它的表现形式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本质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萨满教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与劳动人民的不断融合和改变过后,人们逐渐的将萨满跳神文化继承下来,发展至今。海伦二人转虽然从表现形式、舞蹈动作和音乐曲调方面受到了萨满跳神的影响,但是,海伦二人转之中的剧目,并不是起源于萨满文化,而是吸收和借鉴了萨满文化的精华部分,对传统的民俗形式进行了艺术的加工,由此才推广出了大量带有民俗色彩的经典文化作品。

虽然海伦二人转是一种民间艺术,而萨满跳神是一种民间巫术,但是他们所表达的精神内容却是相同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待萨满跳神,它并不是对祖先的崇拜,不是“祈祷”,而是“表现”。萨满跳神的内在精神,正是表现他们原始先民对自己生命的意识、生命的欲望和生命的活力。

作者简介:

徐 洁(1980-),女,黑龙江绥化人,汉族,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民间文学;

陈洪阳(1991-),男,黑龙江省海伦人,汉族,中共党员,黑龙江省海伦市伦河中学教师,文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海伦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

1. 本论文为绥化学院2014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海伦二人转曲辞辑录与研究”(项目编号:R1401002)阶段性成果;

2. 本论文为绥化市2014年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海伦二人转中的地方民俗研究”(项目编号:SHSK201405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唱词海伦剧目
舞台剧目
博采芬芳酿花蜜——“风流三部曲”唱词创作谈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1961电影、1978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的唱词文本研究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优秀剧目进校园
明代戏剧唱词“白”范畴非原型颜色词研究
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
海伦·凯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