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应唱响“中国好声音”
2014-10-09胥可
胥可
摘 要:近年来,各地的民生新闻节目纷纷推出,使得新闻界出现了白热化的竞争。随着新闻节目竞争的加剧,媒体意识到仅报道事情发展的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了,因此各类民生节目也开始从新闻采制方面进行了改革。笔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应唱响“中国好声音”。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 ;中国好声音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75-01
民生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民生新闻反映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因其特殊的定位和视角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民生新闻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要带头唱响“中国好声音”必须要先唱响“中国梦”,唱出老百姓的心声,必须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全面地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现象,传递正能量。
作为一名民生类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如何在唱响“中国好声音”中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有丰富的学识涵养,提高个人素质。
文化修养是节目主持人立身的根本、成功的基石。
文化修养,实则是一个主持人在长期实践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增加人生阅历而积累成的潜在的一种气质。作为一名主持人必须具备多种文化修养。首先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这就需要主持人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不断积累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其次,应具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把话说好、说顺、说通、说巧妙、说得体,要符合大众审美观,个性和怪腔怪调不能混为一谈。第三,主持人应具备一定的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现在,很多节目都是现场直播,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仅要言语流畅得体,还要积极活跃思维,培养快速反应的能力。
二、要有全新开放的思维,创新节目内容。
目前的电视节目,除了一些整点新闻,因受内容制约,在播放形式、主持风格上比较固定,程序格式化之外,许多专题栏目还是存在较大的自由空间的。因而也给主持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主持人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从中央到地方,现在各种电视台各种栏目层出不穷,也有很多是类似的,如何才能在这么多的栏目中挣得一席之地,分得更多的观众呢?这就需要有全新开放的思维,创新节目内容。对于不断变化、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主持人也要不断变化对事物的认识。主持人也要提高深化自我内在形象的能力,深入生活、大胆实践、认真思考。要有全新开放的思维,从栏目的内容、形式、附件、形象上寻找突破口。只有你的节目与众不同,别出心裁,有看点,才能与栏目共同成长。
三、要强调受众意识,做到深入人心。
主持人在栏目中时刻不能忽略听众的主体意识,要强调受众意识,和观众像朋友一样平等交流。但是既不能和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得太远,去居高临下的说教;也不能和观众的心理距离太近,这样主持人就无法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有时候主持人所充当的角色就像一名引导人们在生活的百花园中观光的“导游”,这就要求主持人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的分寸把握应该是:亲切自然、随和真诚。分寸把握得体,就会出现主持人与观众相互情绪的激发、感染、交流与共鸣,就能沟通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联系;反之,分寸若把握不得体,就会出现情感沟通的阻隔与断裂。所以,总而言之,主持人要将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这样才能深入人心。
主持人同时还需身兼记者的职责,采编播一体,善于发掘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掌握受众心理,从正视听、辨真伪、明事理,扬美挞丑,予以正能量的发挥、正舆论的引导。
四、要具备个性鲜明的主持风格,展现个人魅力。
或幽默、或潇洒、或沉稳、或轻快的风格都能将观众带到和主持人共同营造的视听意境中,人们在其中既接收了相关的信息也感受到了主持人的个人魅力。风格是思想、品德、学识、举止、谈吐、能力、才艺、智慧、志趣和格调化在节目主持人身上的综合表现。对一个主持人来说,其风格是否独特鲜明,决定着主持活动的成败。
电视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包含揭露性、问题性和启示性。近些年舆论监督报道迅速成为传播热点,因为越是监督力度大的民生新闻越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而作为民生节目主持人需要肩负积极引导舆论的职责,更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客观披露真实新闻事件的基础上,主持人有主观评述或积极的建议、或者引发思考,要把新闻事件背后的东西开发利用好,要努力当一名正义的化身、公正的代表。另外,主持人情绪的展现也宜细水长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让观众锁住频道,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