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变”局
2014-10-08陈纪英
陈纪英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股份)今年17岁,但它似乎已经有点“老”了。
“同方目前有一个‘三无现状:稳定无忧、创新无序、增长无力。”在2014年1月底的年度工作动员会上,同方股份董事长陆致成总结道:“公司家大业大,但部门的效率不高。”
甚至面对《中国新闻周刊》,陆致成认为自己的表现刚刚及格:60.5分。尽管把一个企业从无到有,打造成净资产接近107亿、营收接近230亿的上市公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么多年,同方也有自己好的诉求和愿景,我们也确实按照这个思路在走。但是知识分子有天生的弱点,做事情不够坚决,力度不够大,手不够狠,执行力不够强,你有很多好的思想,但是好的思想是要一层一层去执行。”他说。
从某种程度来讲,同方股份的境遇也颇有代表性:作为一家国企,它要承担许多“国家使命”;而作为上市公司,它又天然地要追求业绩回报。现实中,这两个目标时有偏差,“有时候承担使命是要有代价的,冲锋陷阵是要死人的”,陆致成说。代价之一就是短期利润不好,一些追求短期回报的股民并不买账。
拼命,但不赚钱
2014年7月,同方股份在沪市A股的股价仍在中低位徘徊。这种情况已持续一年。
虽然最近四五年,同方股份的营收规模依然保持增长,但在《财富》(中文版)的“中国500强”排行榜中,其名次在下滑:2010年,名列第164 名;2011年,滑至第184名;2012年,第199名,2013年,已跌至204名。
陆致成自己也有点不满。“相比于同方股份的百亿净资产,净利润应该提升到10亿至15亿。”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但我们目前的净利润只有六七亿。”
“拼命,但不赚钱”,陆致成说。
此外,作为上市公司的同方股份,其孵化器的定位也让一些分析人士觉得看不懂。孵化器的定位意味着业务的庞杂。但是多元化的业务,有时候不利于在资本市场讲述一个清晰明朗的故事。
在同方股份官方宣传册上,其业务被归结为五大板块:信息产业、节能环保、安防产业、同方科技园,投资发展;在五大板块内部,还有二三十项细分业务;同方股份控股参股公司多达200余家,其营收规模大小不一。有些公司只有不到20人,可能只有几千万收入、几百万利润。
但让同方股份有危机感的还有另一个迹象——当公司想要开拓新业务时,有时找不到适合做事的人。今年6月,同方股份的17岁生日会上,一位高管环顾了一圈,发现站在台上的“都是老战士”。他又补充说:“年龄等于经验的积累,等于智慧的积累,但是也等于僵化和保守。”
“老战士”很多都是知识分子出身。一位同方高管这样解释:“清华出身的知识分子很务实,但往坏了说,就是稍显笨拙。”
比如,知识分子多少有点不善于营销,在针对个人用户的消费电子领域,这块短板突出。 以计算机领域为例,在2004年的国内家用PC市场上,同方台式PC曾在国产品牌中位居亚军。但是,在笔记本时代到来后,其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都降下来了。
董事长陆致成并不回避上述问题。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那天,他穿着样式保守的深色西服,领带打得一丝不苟。他的爱好是种菜和唱草原歌曲,他的办公室摆放着古色古香的木质雕塑,一面墙上挂着草书作品:“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至今,他的名片上还印着“教授”的头衔。
但陆致成也有着知识分子的坦率,并不善于“打太极”,他向《中国新闻周刊》承认,17年的同方,也有一些其他老企业的通病,他用了一串形容词描述这个问题:“它也会故步自封,它也会僵化”。
同方模式
在陆致成看来,这一切都与同方股份的“基因”息息相关。
从同方股份所在的同方科技大厦到清华大学,只有不到三公里。用清华大学的科研力量,配合一家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使得高校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市场生产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正是清华大学成立同方股份的初衷。因此,同方股份成立时高喊的口号是:“技术+资本”。
同方股份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孵化器:先发现一个有市场价值的核心技术,将之培育成一个企业,然后是拿资金去推动它发展,把小企业壮大成大企业,最后通过资本平台运作,推动它成为上市公司。
样本之一是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威视)。1991年,清华大学开始研究数字辐射成像技术,4年之后,清华工程物理系、核研院及物理系研制出了第一台集装箱检查实验样机。1997年,同方股份成立,这一技术便进入同方股份孵化。
如今,同方威视已是一家全球知名安检解决方案和产品的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以上,它的客户包括2007年巴西泛美运动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庆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正在举行的巴西世界杯,12个赛场中9个赛场采用的是同方威视的安保设备。
不过,当初和清华大学一对一的孵化模式似乎已经不合时宜。现在同方股份的孵化项目并不仅仅来自于清华大学。陆致成说,在选择孵化项目方面,目前同方股份的标准有三个:是否关系到国计民生领域;是否有市场;是否跟同方目前的主营业务适配。
而且,进入新业务的方式也不一定拘泥于孵化。“中国人老爱没命往前跑,”一位在同方股份工作颇有些年头的高管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中国市场竞争太激烈,所以碰到合适的技术,应该优先选择兼并收购,不得已的时候再自己培养。”
同方“基因”中还有更重要的一抹色彩:国家使命。
同方科技大厦的一楼展厅就像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宽大的红色展板上写着“提供科技强国源动力”,显眼位置摆放着江泽民、胡锦涛、吴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照片。陆致成常常把“产业报国”“使命”“责任”挂在嘴边,甚至连同方推出的全国产安全电脑,也起名叫“龙芯”。
即便同方威视,一定意义上也是承担“国家使命”的产物。
同方最初投资威视项目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正在力抓海关走私。中国政府曾有意从美国厂商订货,但偏偏赶上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同方威视于是作为替代方案,走上前台。
陆致成回忆,他曾陪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去北京海关视察,不巧海关刚刚停过电,设备无法运行。陆致成多少有点不安,但吴仪安慰他:“科研问题经常这样,我相信你们能搞出来。”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也多次过问这个项目。
棱镜门事件后,中国对信息安全日益重视。在信息产业布局多年的同方股份认为,“同方要承担这种国家使命”。龙芯电脑便是在这个背景下推出的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产安全电脑,完全架构于中国的自主技术,软硬件全部来自国产品牌。
这种“国家使命”给同方股份带来了益处。比如,刚刚过去的6月,中央政府采购了4万台个人电脑,同方中标了3.5万台。但与此同时,同方股份也付出了代价,最明显的,是其短期利润不高,作为一家上市公司,2013年,其营收接近230亿,但是利润只有6.77亿元。
“同方追求的是国家的战略,市场的需求,技术的发展,”一位同方股份高管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但在一定程度上,“国家使命”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谋变
谋变从去年开始。
2013年1月,同方股份以14亿元收购壹人壹本的全部股权。这被视为是同方股份大力介入个人电子消费领域的重大举措。
有分析人士并不看好这次并购。首先,同方股份的收购价比壹人壹本未经审计的资产账面净额高出4倍还多;其次,在台式机时代,同方个人电脑的品牌和影响力都很高,但在笔记本电脑时代,同方股份的影响力几乎消失了,在这个时机,花如此高的代价收购一个市场份额与影响力并不高的公司,能否为公司的前途带来转机,无法确定。
但陆致成说,“为什么笔记本时代同方落下来?因为我们的PC时代,是人家给方案,我们做机器,我们只是一个运营,而不是真正的产品设计和开发。”他说他看中了壹人壹本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与销售团队,而后者正是同方团队缺乏的。“壹人壹本的手机卖得比苹果手机还贵,我只要能经营得不赔钱,把能力培养了,就OK了。”
而另一位同方股份高管则认为,收购壹人壹本,可以弥补同方股份在个人电子消费品领域的短板,同时通过智能终端,布局移动互联网领域。关于这件事,同方股份总裁范新在一次采访中问几位记者:“要是同方推出手机,你们怎么看?”话还没说完,一片笑声。范新也笑了:“我一说你们就笑了,同方没这个基因,要是做个手机就怪怪的。”
不过范新本人就是壹人壹本的用户,在评价这次收购决策时,他说:“试试吧。”
今年6月,同方股份又推出了电视盒子云罐,正式进军智能家居领域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
这算同方股份的转型吗?陆致成的回答是:“我觉得对同方还谈不上转型。17年啦,同方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自主核心技术的转化和发展方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没有转型。”
但是顺应时代潮流,同方从未停止过调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同方也可以说是转型或者调整,比如云罐这个产品的推出,它的思维方式,它的经营理念,它的产品设计和服务理念,都有很大变化。”陆致成说。
云罐全部网上销售以及预售模式,都属于典型的互联网“玩法”,而陆致成至今还不用微信。“这个产品就必须让年轻人负责,我是不行。”陆致成有点自嘲地说,他特意强调云罐的团队都在35岁以下。
为了鼓励更多年轻人上位,同方股份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只要不越过“国有资产流失”的红线,同方股份鼓励每个子公司确保有10%~20%的骨干持股,薪酬标准制定权,也下放到各个子公司。陆致成给出的政策是:“能给的我们都给。”
同方股份还规定,公司总部及主要子公司,至少任命一名35岁以下的总经理助理级别以上的高管。
不过,这项政策落实得不算好。“习惯了,就觉得35岁以下的年轻人,没有看得上的,没有可以搁到那么高位置上的。”陆致成说,“是不是因为平时你就没给这些年轻人发挥才华的机会呢?!”
因此,包括陆致成在内的同方股份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三人,又增加了一项额外任务:每个月跟自己选定的35岁以下的员工开半天会,“我们特别希望发现优秀的人才,给他们机会。”
同方股份也在安排一些年轻干部的换岗交流,但成效不大。一位同方股份高管说:“这件事也挺不好做的,以前我们没有这样的机制。第一我们没有交换的习惯,第二同方专业性很强,让一个销售电脑的换岗去搞环保,他也不懂。”
明年,同方股份将迎来18岁“成人礼”,同方股份上下都期待届时能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而陆致成此前的目标是,到2016年,将同方股份打造成市值为一千亿的公司。“我们要发展百年老店,”他踌躇满志,不过转而又谨慎地补充,“但现在还是先要把事做好。至于千亿市值的目标,有各种机遇,也不能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