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熟读与深思之于文言文教学

2014-10-08刘节约

考试周刊 2014年65期
关键词:深思实词虚词

刘节约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实效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学好高中文言文既要强调熟读又要强调深思;只有把深思和熟读有机结合,才是文言文的完整意义上的为学之道,二者缺一不可。

一、深思和熟读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深思的作用

在文言文教学中,深思直接表现为认知和理解。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大量的实词和虚词,需要把握有关文言句式及相关修辞的特点,同时注意一些词的通假现象和古今义的区别等。仅就文言实词和虚词而言,不同的实词和虚词有不同的意义或用法,同一个实词或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或用法。这就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中深入地认知和理解,准确把握。比如下面材料中的“女”字:

庚戌,外祖母病且篤,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外祖母濒危,泣曰:“女①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他日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②子成立。其善诱之!”语讫而卒。……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③视之,训以纺绩织紝事,一如教儿时。

(节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材料中的三个“女”字绝不是“女儿”或“女子”这样的含义。结合语境细加分析可以发现,①②处的“女”字相当于“汝”,是通假现象;③处的“女”字相当于“象对待女儿一样”,是名词作状语。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文言文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和语言运用规律,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这个差别就在客观上拉大了现代人尤其是中学生与它的距离。无论是人对语言的体验,还是对语言适用环境的把握,现代人总会对文言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和陌生,这就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中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这个“越过”不是“跨过”,而是“穿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实现。

2.熟读的作用

熟读(这里指反复朗读)乃至成诵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笔者认为,“熟读”至少有以下作用: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虽然距离我们比较遥远,让我们无法“置身于使用那种语言的环境”,入选教材的文言篇目大都文质兼美,经过历史的涤洗,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散发文言语言的魅力,加上多数篇章奇特严谨的结构美和发人深省的内容美,朗读起来有一种回肠荡气的独特韵味,反复朗读能不断感受到这种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熟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广泛汲取营养的过程。朗读多少篇之后,多少次朗读之后,大量地含英咀华之后,说一千道一万也难以讲清楚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清楚明晰,并且在化入自我的潜移默化中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进而把握文章的深刻意蕴。三是有利于巩固记忆。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无形中就加大了巩固记忆的难度,解决的一种好办法是熟读,因为熟读体现了重复激发脑神经功能这一特点。

二、只有将深思和熟读紧密结合并产生互动,才能真正有效提高中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所谓语感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包含认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直觉性,“直觉是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这几乎是对语言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应,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环节,在一刹那间能自然而然地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这种高级语言习惯一旦养成,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将驾轻就熟,如鱼得水。

文言文语感的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反复的学习实践中大量积累,积累的过程不仅依赖深思或只依赖熟读的过程,而且应该是深思和熟读紧密结合并且产生互动的过程。语感形成的基础首先被强调的是认知和理解即深思,只有深思才能真正弄清楚文言字词句的含义,真正读懂文言文。既然深思是读懂文言文的先决条件,也是文言语感形成的基础,那么不注重这个基础,只片面地强调熟读,像古代私塾中的腐儒一样不加理性指点,只一味要求学生摇头晃脑地死读,就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能力。语感的超越了分析、推断乃至验证而直接表现出来的顿悟,并不意味着语感能力的培养可以不要分析、推断甚至验证,恰恰相反,只有建立在大量的分析、推断乃至验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顿悟能力。顿悟的境界是“质”的飞跃,离开了认知和理解,离开了深入的理性思考,文言文语感能力的培养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仅仅认知和理解是难以培养文言文语感能力的。再读再思考,再思考再读,认知和理解于是在熟读中不断得到深化。实践证明,建立在深思基础上的熟读是深思的促进,也是深思的升华;朗朗上口的反复朗读有利于感受文言语言的独特魅力,进而触摸到作品的深层意蕴并与作者的思想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

在深思的基础上熟读,在熟读的过程中深思,当熟读与深思水乳交融地结合时两者必然产生互动,互动的过程正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包含认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它对提高中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具有决定性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深思实词虚词
深思触本质 拓展强素养——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思考与拓展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且行且深思——智能交通发展之我见
深思慎取意 细说与君听——《游褒禅山记》主题一元论
对“桃花源”的追问与深思——关于《桃花源记》的深度研课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