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探究
2014-10-08廖俐
摘要:语言能力特别是职业语言能力是旅游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技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可把语言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证促学,创设行业情境,丰富语言训练模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高职;旅游;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86-02
旅游行业的服务性特点要求高职旅游管理类学生必须具备语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多项关键能力,而语言能力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关键能力,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初次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因而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研究成为旅游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语言能力
1.语言素质。旅游行业归属于我国的第三大产业——服务业,作为窗口服务业的旅游行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人,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良好的语言素质和交际沟通素质。所以,其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语言素质。首先,能够说流利的普通话,发音要准确,语速要适中,要能够抑扬顿挫,音域要宽广适度,学会在微笑、激情的谈话中控制声量,准确恰当地表达观点。而国家语委也对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民族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中明确规定:公共服务行业的解说员、导游员等特定岗位人员持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上岗。其次,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利用自身的语言加强沟通,解说景点。导游讲解就是通过导游员的语言表达,向旅游者传达各种信息,使之从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这就要求导游员的嘴巴功夫要过硬。导游讲解是否动听,能否吸引住旅游者是导游工作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导游讲解时应运用各种讲解技巧,无论是使用外国语、普通话、地方语还是少数民族语言,都应做到语言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切中要点、引人入胜和富有表达力。
2.交际沟通素质。从事旅游行业涉及方方面面的沟通,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一方面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素质,这就需要他们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既要“上知天文“,又要“下知地理”,既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一般领域的知识,又涉及高科技、美学、心理学、宗教、环保等高层次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要有广泛的特长和爱好。因为游客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同的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有不同的职业和阅历,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要求,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等。旅游从业人员如有多种兴趣爱好和多方面的特长,那他与游客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更容易沟通感情,他的服务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客人会更满意。
二、高职旅游专业语言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认识不够和力度不足:教学理念认识不足,课程设置偏重专业技能训练,语言教学投入不足,口语表达技能训练缺少延续性;教学方法单一,偏重对学生发音技巧的训练,忽视语言艺术性及其背后语言素质的提升;缺乏适当的语言训练环境,行业语言训练不足。为了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提升交际综合素质,为今后激烈的就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旅游行业特点和学生状况加大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途径
1.更新教学观念,把职业语言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最基本的工作技能,应该在高职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中占重要地位,并且在毕业生今后求职、工作过程中也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高职生良好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是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语言能力。教学计划和内容是职业语言培养的前提和依据,所以在职业语言的教学中要首先制定适合专业(行业需要)和学生特点的计划和培养目标,并立足于培养目标和行业需要制定恰当的培养方式。教学内容既要体现语言培养的连贯性,更要有针对性,突出行业性。“高职高校的语言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职业口语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内容。教学内容力求做到从基础口语训练向职业口语训练的过渡。突出口语教材的语用性、针对性、实用性。”其次,要改革课程设置,增设语言训练类课程。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语言教育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在高职旅游管理三年制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充分考虑语言课程的连贯性和承续性。可在一年级开设《普通话口语训练》、《社交礼仪与口语交际》等基础类语言课程;在二年级开设《广西民俗文化》、《旅游英语》等文化类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三年级在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中加强职业语言的训练,如在《导游实务》、《前厅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等实训课程中加大对行业语言的模拟实训。
2.以考证促学习,强化职业口语训练。①要求考取普通话和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和英语等级证书是强化和检测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普通话水平测试教育和英语等级证考试内容纳入语言类课程,设置证书换取学分制度,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普通话和英语,从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②鼓励通过职业资格证考试。通过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如《全国导游资格证》、《餐厅服务人员资格证》、《酒店经理人资格证书》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3.创设行业情境,丰富语言训练模式。高职院校职业语言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不同行业中实践锻炼,这样才能真正地与行业结合起来。创设行业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学习、接触更多的职业知识和企业文化,从而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语言交流方式。
总之,高职院校语言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构建一系列的培养方案和目标,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贯穿语言训练。拥有良好沟通技巧和能力的学生在今后的求职、就业之路上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吴紫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余子萍,杨逊.论江苏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3]李洁.浅析高职院校职业语言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4,(3):137
[4]符晓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艳艳能力培养途径核方法[J].考试周刊,2010,(44):199.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东盟视野下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外语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C166)。
作者简介:廖俐(1982-),女,广西贵港人,贵港职业学院讲师,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语言学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