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行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的思考
2014-10-08陈晨
陈晨
摘要:本文对我国现行大学青年培养模式及运作方式进行了阐述,浅析了“上下直接”培养模式及其优缺点,提出建立本土为主兼容国际化理念的多元型志愿者培养模式,对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旨在进一步加深对志愿者培养模式的认识,为志愿者培养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12-02
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志愿者们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将志愿精神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之后的第14届国际泳联世锦赛、第26届深圳大学生运动会、韩国丽水世博会等重大赛会以及其他常规的特色服务项目中,充分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良好的形象和优异成绩展示了上海青年学子的风采。对于全社会来讲,青年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青年志愿者工作在领导体制、工作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已经发生了新变化。如何进一步保护和激发广大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不断推动志愿服务成为青年的精神时尚;如何始终坚持把志愿者的精神、热情、专长、服务时间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通过团组织的制度化安排转化为志愿服务的整体力量;如何集中力量把青年志愿者工作品牌做深做透,推动青年志愿者事业科学发展等问题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
一、现行志愿服务工作优缺点分析
现行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了依托高校,以大学生为志愿服务队伍的主体力量,把志愿者的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采用“上下直接”的志愿者培训管理模式,以团市委组织为中心,学校参与共同对志愿者进行管理。以下分优点与缺点分析。
1.有利于选拔招募。实行高校为主体的招募为一式,由于学校对于志愿者工作的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学生在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等方面较为理想且较为整齐,使招募人员的质量较容易控制,加上招募的面较宽,招募成本较低,因此,在志愿者招募工作上采用场馆与高校对接为一式成为必然选择。
2.便于组织培训与管理。将志愿者招募工作集中于高校在校大学生,有利于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范,统一调动和调配,便于开展服务工作。与此同时,高校承担了志愿者管理的一部分工作,由高校作为一个组织对志愿者进行系统的调配,有利于推动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如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主要在北京地区招募,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要来源。这样不仅便于组织,而且还可以节省经费,并避免可能给交通、住宿等带来的不便。
3.有利于激励志愿者服务。在完成志愿服务工作后,团市委或者其他组织对志愿者进行绩效评估的同时,各高校也参与制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考核评价标准,把志愿服务作为学生评优表彰、推优入党、学期鉴定、就业指导、免试推研的重要参考指标。将志愿者的服务表现与在校学习、生活挂钩,可以更好地激励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二、建立多元型?摇持续性?摇个性化志愿服务工作模式
1.志愿者工作的开展要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紧密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实现这个人才培养目标,除了第一课堂的大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培养,第二课堂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也尤为重要。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提高自我、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体现时代风貌的重要平台,既能完善学校人才培养的体系,也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要进一步贴近社会民生、贴近大学生的要求,要通过进一步拓展项目、拓宽平台,努力使志愿者服务由大众化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和参与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更广泛地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地尊重志愿者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
2.志愿者培养管理做到个性化输出、人性化管理。在志愿者的培训活动中我们努力做到,使每一位志愿者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继而寻求志愿者多元化、个性化的素质培训;使每一位志愿者能够在服务中提供专业化、优良服务的同时,注重志愿者的个人发展,考虑志愿者的未来价值,以培育志愿者持续服务的意识。人性化管理,表现为不同志愿者提供满意的服务项目,在大型赛事的志愿者管理工作上,作为管理者应人性化服务。不仅要使志愿者服务的客户群满意、工作人员满意,更应强调的是让志愿者自己对志愿服务满意。
3.要进一步加强志愿者工作及激励机制的建设。志愿者工作起源于青年活动,但它的发展又必须考虑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否则,会影响广大青年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会失去长久的生命力。志愿者的激励策略,对于宣传志愿精神、招募足够数量的志愿者以及保持他们在整个志愿服务期间的工作热情非常重要。这需要在活动的一开始就制定一套较为系统的激励措施并对外公布,让志愿者从开始就感受到自己志愿服务行为的价值所在。因此,必须在推进志愿者工作的过程中,把活动组织和机制建设很好地统筹起来,形成一套务实的长效机制。
4.要重视志愿者服务对青年的动员能力,进一步加强工作保障。对青年人的组织动员有两种方式,一是我们过去擅长的组织化方式,还有就是志愿服务这样一种新的重要方式,后者顺应当代青年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把握青年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理想追求,实现了对青年的精神引领和组织青年为社会做贡献的有机结合,在当今时代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青年动员方式。2010年世博会志愿者工作和2011年国际泳联世锦赛志愿者工作的成功组织和社会意义都证明了这点。同时,志愿者工作又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光靠团组织一家的努力难以实现工作目标。因此,学校各部门各学院要从为党组织有效动员组织青年、凝聚青年的高度,关心重视志愿者工作,从志愿者的参与、激励、后勤保障等各方面,为志愿者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供扎实的保障。
5.政府应重视对志愿服务社会机构的建设。志愿行为应该是非营利性、公益性的行为,有人主张不需要组织,有人则说一定要组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志愿化。单纯志愿者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成本的,由于许多组织缺乏硬件支持,最后无法可持续发展。因此,志愿活动应建立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大型赛事的具体情况,由政府设立专门的志愿者组织机构,而不是在比赛时才设置相关临时部在志愿者提供无偿志愿服务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以保障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他们应有的权利保障。例如,在劳动法中规定,任何使用志愿者的组织都要为志愿者购买保险,从法规上为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以解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