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樊建川和他的建川博物馆

2014-10-08牟乃红

党建 2014年6期
关键词:川军手印老兵

牟乃红

民间博物馆因其收藏方式灵活,为国家收集和保护了一大批散落民间的文物,扮演着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历史史实的角色。

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就有着这样一座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

1

该馆馆长樊建川曾是知青、军人、教师、官员、商人。2003年,选择大邑,落户安仁建馆,因其内容多、风格多、行业多、形式多而称建川博物馆聚落。

聚落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9件。建设有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4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来到聚落入口,第一眼就看到一个残缺的碉堡,高5米,重达数十吨,是馆内收集到的最大的一个抗战文物。在碉堡残骸之上,八路军战士手持长枪巍然屹立,其含义不言而喻。

进门后,走过阿庆嫂茶馆,就是抗战系列展馆之一的中流砥柱馆。该馆规模居各馆之首,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历史文献以及地道战、地雷战、青纱帐等场景复原,陈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8年抗战情景,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走进这座橘红色的方形馆,庄严神圣之感油然而生。馆内陈列了800多件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和敌后民众抗战的文物,有不少是国家一级文物,很多还是开国元帅和大将用过的物品,每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其中,有彭德怀元帅用过的照相机、聂荣臻元帅用过的皮包、《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原稿、新四军蔡良写给父母及两位兄长的家书、“晋察冀边区军运”布驮袋等。

馆内有一张很珍贵的照片,是任弼时的女儿任远芳捐给樊建川的。2009年,任远芳和毛主席的女儿李敏一起来馆参观后,对樊建川说:“我父亲去世得早,什么都没有留下。我就把这张照片捐给你吧。”这张照片是任弼时去世时,刘少奇和朱德为他盖棺的照片,十分罕见。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近百年历程,风风雨雨、艰苦卓绝,大将已去,少将已老。只有革命先辈们曾经用过的物品默默见证着这段历史。这些年,樊建川一直在寻找、搜集、淘宝,用这些文物勾勒出了党的历程。

在得知开国大将罗瑞卿是四川人后,樊建川想方设法找到了他的长子罗箭少将。罗箭于1938年在延安出生,那时条件艰苦,连裹孩子的布和褥子都没有,罗瑞卿只分到了一条毛毯用来裹罗箭。这条毛毯跟着罗箭几十年,他一直都在用。经樊建川多次说服,他终于把毛毯捐了出来。人活百年,这条毛毯在博物馆却能活千年,它见证了共产党员在延安的艰苦岁月,也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中流砥柱馆的最后一组展品,是两份1945年8月15日的报纸。右手边,《大公报》上“日本投降矣!”5个汉字加一个惊叹号,结束了中华儿女的苦难。

樊建川说,在文物中回望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除了向民族英雄致敬,也希望所有的人别忘记历史。

2

聚落的最北面,有一个川西民居风格的展厅,这就是“川军抗战馆”。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为纪念川军抗战而建的博物馆。馆的正面,呈一个“兵”字。进馆需要穿过长长的走廊,寓意着当年川军徒步出川奔赴抗日前线。

樊建川的父亲是一名抗日战士,曾与鬼子面对面厮杀。樊建川在收集川军资料时了解到,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川军首脑刘湘立即停止内战,请缨出川抗日。当时,先后有300万川人走上战场,出征前,每一位将士都为家人留下了遗书。“失地不复,誓不回川!”但是关于300万人命运的记载却是空白。内心强烈的震撼提醒樊建川要做点什么。于是,他开始阅读研究川军抗战史,并收集抗战文物。在展柜中,陈列着川军抗日烟杆、中国远征军201师的纪念册、203师608团3营7连当年的“全家福”……它们揭示着一个个真实存在的“川军团”。

一只极普通的粗陶杯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年代不久远、造型很一般、工艺不讲究,但杯身上一行歪歪扭扭的青花蓝字却引人注目:我只记得8年抗战,我和日本昨(作)战,我的腿上中了一棵(颗)炮弹。我坚决打到底,没有下(火)线!这件文物和其他抗日军用品摆在一起,有一种不寻常的震撼力。

在展馆的一面墙上,悬挂着一面用白布做成的“死”字旗。(据说由于原物是旗子主人家的传家宝,所以这面“死”字旗是聚落中唯一的仿制品。)这是抗战时期,北川县一位老人,在送长子上前线时亲手制作的一面旗子,上面书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父手谕。”一个大大的“死”字,是誓死!是敢死!伫立在这面“死”字旗前,禁不住思绪万千……

在“川军抗战馆”外面,还陈列着几个大石碾子,最大的一个重达15吨,是樊建川从紧邻大邑的新津县和彭山县等地收购来的。在当年没有压路机的情况下,四川人民靠上百人拉动一个石碾子,在短短的半年内,修建了新津、广汉、邛崃、彭山4个战略轰炸机机场和5个战斗机机场,期间,累死病死的民夫不计其数。

1945年10月8日,《新华日报》在《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中说:“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供粮、借粮在8千万石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

3

当我走近“中国壮士群雕广场”时,“国人到此,低头致敬”的牌子无声地矗立着。站在一块雕刻着“中国壮士”4个大字的横卧石刻牌匾前面,放眼朝前望去,但见一大群抗战期间的民族壮士雕塑气势恢弘、庄严肃穆。

“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以1931年至1945年的中国抗日事件为背景,所塑造人物按照抗日战争的战区战役关系分组,以军队军人列队站立形式排列。每尊雕像高约2米,用铁合金材料铸成。广场所有壮士都放置在 “V”字形下沉式凹槽的空间环境中,凹槽总长81.5米、宽45米,象征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时刻。凹槽的两边侧壁,是以抗战历史照片为题材的红色花岗石影雕。

整个广场为一幅抽象的中国地图,215尊抗战名将和著名烈士站在上面,邓小平站华北、李宗仁站台儿庄、毛泽东站延安、蒋介石站重庆、薛岳站长沙,赵一曼、高志航、杨靖宇和狼牙山五壮士分别站在他们牺牲的地方。

这里铸造的不仅是215尊抗日壮士,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气节。

4

在聚落中轴线的左侧,就是和“中国壮士群雕广场”相呼应的“中国老兵手印广场”。

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寥寥健在的老兵正渐渐离开我们。因此,樊建川产生了一种紧迫感,要将日本侵华战争见证人的手印留下,并于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组建了“中国老兵手印广场”。

整个广场竖立着40多块高2.6米、宽1.2米的耐腐蚀钢化玻璃纪念碑。在每块碑上整整齐齐地刻着被放大了1.2倍的抗日老兵的手印。每个手印下方刻有老兵的姓名、抗战时期的单位或部队番号、职务等。碑林排列呈“V”字形,象征着胜利。

为了征集这些手印,樊建川多年来一直在全国各地寻访抗战老兵,迄今为止已收集到了4000多名抗战老兵的右手手印。有的手印还是他追到太平间取的。樊建川介绍,博物馆计划征集8000个抗战老兵的手印,最圆满的愿望是有上万枚,以此见证中华民族齐心协力的抗战史。

当我站在手印碑林前纵观时,那一面面透明的钢化玻璃墙体,红彤彤的抗战老兵手印,重重叠叠,大有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我仿佛看到了千千万万挥舞大刀、长矛,投掷手榴弹、埋地雷、炸碉堡的英勇战士。正是他们,捍卫了我们的国家,拯救了我们的民族。

老兵可以走,精神不能走。留下一枚手印,就留下一份力量!

5

聚落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展馆,就是“侵华日军罪行馆”,目前正在预展,将于2015年8月15日正式开馆,现正在进行“众筹成馆”活动。

侵略是一种最大的暴行,日本侵华战争早已盖棺定论。“我们既要理直气壮地驳斥否认侵华罪行的言论,更应该把事实摆出来,事实胜于一切,这里的文物胜于一切。”樊建川说,建这个馆想吸引日本民众来参观、思考。

为了收藏日军侵华文物,樊建川把日本作为收集的重要市场,曾数渡日本。从《日本侵略我国满蒙积极政策之解剖》,到侵华日军出征旗、日军九·一八事变从军记章;从《满洲事变大写真帖》,到反映1932年日军侵略上海的《上海事变写真画报》;从反映日本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满洲统治论》《北支经济调查所藏书目录》,到日本对中国奴化教育的《日本语会话读本》……樊建川将用几十年精心收藏的近万件侵华日军文物,完整、理性、冷静地讲述日军侵华暴行。

馆中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是《荻岛静夫日记》。这套日记一共有7本,加上附带的一本影集,共8本。每一个日记本只有小孩子手掌大小,正好可以放进口袋中,是当年日本军队专为前线军人制作的。日记本原来收藏在天津,后转让给了樊建川。从日记的内容看,日记本的主人荻岛静夫于1937年入伍,是个“火葬兵”,专门负责焚化战死的日本兵尸体。之后,他又当过传令兵、武器发放兵,1940年回国。在日记本上,他从自己的视角记录了淞沪、徐州、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日记中有关日军扫荡、烧房、杀人、抢劫、强奸的内容比比皆是。

“我们不说话,让历史说话!”“嘘!别压过历史的声音!”聚落随处可见的铭牌体现了樊建川的用意:让证物说话,让证物揭示日本人侵华的滔天罪行,这是对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否认侵华事实最有力地回击,更是在提醒国人勿忘国耻!

6

从落户安仁建馆到如今,樊建川已经当了11年馆长,他自己的户口也迁到了安仁镇树人街44号,成为名副其实的安仁镇居民,还当选了安仁荣誉镇长。10多年来,他把全部精力用于博物馆的发展、壮大,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400多个工作岗位。

尽管这个博物馆是他倾其个人所有建起来的,但他从来没有把博物馆看做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始终认为自己只是社会财富的暂时看护者。“我只是替国家保存记忆,这些东西是我私人搜集来的,但它们更属于这个国家。”樊建川说,自己虽有个女儿,可身后还是要把所有藏品交还给国家。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族魂,收藏民俗;为了我们的精神归属,建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这就是樊建川的建馆初衷和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王锦慧)

猜你喜欢

川军手印老兵
老兵
红手印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白手印黑手印
美丽的红手印
老兵
从川军看黔军的发展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为何是川军?
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