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补片在腹部恶性肿瘤手术中修复腹部缺损的远期疗效
2014-10-04陈剑英
陈剑英
(贺州市广济医院肿瘤外科,广西 贺州 542800)
腹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根治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将肿瘤与肿瘤周围组织切除,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腹壁缺损,通常以拉拢缝合或组织转移完成修复,但患者术后切口疝发生率较高[1-2]。临床实践治疗发现人工补片对腹壁缺损进行修复能够有效预防腹壁疝,但容易造成肠梗阻及肿瘤的复发[3]。贺州市广济医院2005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腹部恶性肿瘤患者38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9例采用人工补片修补腹部缺损,19例采用拉拢缝合皮肤与皮下组织修补腹部缺损,现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人工补片在腹部恶性肿瘤手术中修复腹部缺损的远期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为腹部恶性肿瘤,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腹部缺损修补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 49~81 岁、平均(62.9±11.5)岁,病程 1~8年、平均(3.3±1.7)年,其中胃癌 6 例、胰腺癌 5 例、肝癌3例、胆管癌3例、胆囊癌2例;对照组19例,男 10 例、女 9 例,年龄 50~83 岁、平均(63.5±11.3)岁,病程 2~7 年、平均(3.5±1.5)年,其中胃癌 5 例、胰腺癌5例、肝癌4例、胆管癌3例、胆囊癌2例。均排除严重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对照组在肿瘤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皮肤与皮下组织修补腹部缺损;观察组在肿瘤切除后,于肌肉腱膜和腹膜两者间作约5 cm剥离区,根据腹部缺损的情况制作合适的人工补片,将其放置剥离区中,Prolene缝线进行缝合,拉拢皮下组织与皮瓣,术后腹腔置管引流。
1.3 观察指标
随访1~8年,比较2组的远期疗效,包括术后腹部疝、肠梗阻发生情况及肿瘤复发再次开腹手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远期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腹部疝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梗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组再次开腹手术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肿瘤复发观察组有4例再次开腹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肠粘连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入腹操作难度加大,对照组有3例再次行开腹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肠粘连现象不明显,入腹手术操作顺利。
表1 2组远期疗效比较
3 讨论
人工补片在腹部恶性肿瘤手术后的腹部缺损的修复中应用较为广泛,现阶段,人工补片主要包括复合补片、e2PTFE、聚丙烯类网片,临床上使用的补片必须满足防粘连、抗感染以及能够提供充分的修补强度但不会产生包裹与刺激形成的瘢痕的特点[4-5]。
临床治疗发现通过拉拢缝合的方式修复腹壁缺损容易造成腹部疝,而使用人工补片修复能够有效地防止腹部疝的出现[6],但由于修复材料置入层次的特殊,出现肠梗阻与肠粘连的概率较高,同时由于腹部手术会产生积液而导致感染,使得补片和组织呈现炎症包裹,导致患者肿瘤复发后再行手术的难度加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腹部疝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梗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再次开腹手术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肿瘤复发观察组有4例再次开腹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肠粘连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入腹操作难度加大,对照组有3例再次行开腹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肠粘连现象不明显,入腹手术操作顺利。
综上所述,腹部恶性肿瘤通过人工补片对腹壁缺损进行修复虽然能够防止腹壁疝的出现,然而会加剧肠粘连复发率,且会加大再次手术的难度。
[1]王刚成,刘林嶓,任莹坤.等.人工补片修复腹部恶性肿瘤体内应用的远期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51):9679-9682.
[2]邹云东.补片材料修补腹股沟疝的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9):3705-3708.
[3]肖帆.生物补片在盆底修补和重建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529-532.
[4]梁鹏,党彩凤,付来华.腹壁及髂腹股沟区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J].甘肃医药,2011,30(5):288-290.
[5]Karimi M,Cohan N.Cancer-associated thrombosis[J].Open Cardiovasc Med,2010,4:78-82.
[6]冯建.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血瘀指标的临床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