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兴趣思考
2014-09-30熊艺蓉
熊艺蓉
摘要:《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基础课,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针对独立学院在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习兴趣不高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兴趣的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基础会计;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36-02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构建过程,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经过学习者的主动构建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自主学习的基础。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当学生自身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兴奋起来,促使他去追求真相,探索知识形成的奥秘。会计这门学科的学习也不外如是,《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基础课,因而保护和培养初学者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独立学院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学习兴趣不高
《基础会计》主要涉及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论性较强,通常开设在会计专业大一的第二个学期。目前独立学院这门课程仍以理论讲授为主,采用较为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时大多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学习意识,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学生渐渐地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上课不带书本,不做笔记,迟到、早退、无故缺课等现象。
2 对《基础会计》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对《基础会计》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直接的原因主要有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较差,学习风气不好。
(1)学生素质不高。独立学院学生在文化基础、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表现相对较弱,对理论性的知识掌握也就较慢;加之大一仍未转变过去的学习方式,习惯依赖老师,依赖课堂教学,下去不复习,课前不预习,更不用说主动借助其它渠道弄清楚各知识点,将知识融会贯通。因此一旦学习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很容易放弃。
(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陈旧。独立学院教师自己招聘的专职教师多为青年教师,他们大多是应届毕业的研究生,甚至还有一些本科生,教学经验缺乏,实践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无法很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课程内容的取舍;外聘教师主要来源于原母体高校专任教师、退休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都会有较重的负担,而且他们很少因为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较差而调整其教学内容,改变其教学风格。
(3)整体的学习风气较差。由于部分学生存在较差的学习习惯,上课不积极、随意旷课;课堂上说话、玩手机;课后大量时间浪费在玩游戏、睡懒觉上,这些不良风气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意志薄弱的同学容易在这种环境下随波逐流,失去学习的动力。
这些问题无疑会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没有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无从说起。
3 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兴趣的建议
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独立学院会不断的发展壮大,随着其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录取分数线也只会比现在更低,学生生源质量不会有显著提高。要想改善独立学院《基础会计》课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唯有从教师和管理两方面入手。
3.1 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
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学生们并不是一开始对会计就不感兴趣,其中小部分还是对会计充满了好奇和憧憬,而大部分则是没有明显的喜欢和讨厌。那为什么我们的会计教学会出现之前所说的局面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扼杀了那小部分同学的兴趣,误导了那大部分的同学呢?因此,针对不适用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积极地进行改进。
针对三本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的特点,善用案例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案例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更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它可以是多样化的,小到一句话,大到整个会计处理步骤都可以设计成相应的案例。如介绍会计等式时,抓住实质“资产和权益是一笔资金两个侧面”这句话,用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规律。用小案例“向银行贷款10万元,期限半年”来让学生分析,这笔业务中的“一笔资金”是什么,“两个侧面”分别又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对于获得10万元这一笔贷款资金,一方面企业资源(银行存款)增加,另一方面对这笔贷款银行有要求企业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要求权,相应的负债(短期借款)这种权益也增加。再如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账务处理步骤时,可以用一个小型企业某月份的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来介绍。总之案例教学生动具体,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直观易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会计专业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法。
针对三本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特点,善用诱导式教学方法,运用启示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每次课前应该深入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熟悉主要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诱导式问题。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注意知识的覆盖面,以及表面现象与内在规律的联系。如讲到会计账户这部分内容时,如果一开始直接给学生介绍账户的概念、账户的结构等抽象的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对后面的介绍也会渐渐的失去兴趣。但是如果采用了诱导法,情况就会好很多,一开始可以先拟定具体的场景提出容易理解的问题:如果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了,存款和现金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应该用什么记录下来?记录哪些内容?进而引出这些问题:什么是账户?为什么要设置账户?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等等。这样能带动学生自主思考,并轻松地将抽象的知识点用具体的业务操作来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3.2 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能否理解掌握一门学科知识的本质是学生能否学好一门课的关键。基础会计的核心内容是介绍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该体系中各方法之间,及每种方法下各知识点之间都有着很强的逻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他们孤立起来分析,否则会导致学生一叶障目,对会计核算过程缺乏整体、系统的认识,也会影响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准确理解。因此,在每介绍一个知识点时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它与前面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比如介绍“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这一基本方法时应明确其内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会计要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首先要分析经济活动的特点,结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找出经济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即6大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分类太过概括,无法具体反映经济内容,因此需要对6大要素进一步分类、命名即会计科目;科目只是名称无法提供记录经济活动的空间,进而需要为每一科目所核算的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设置相应的记账空间即会计账户。再如介绍“复试记账法”时应分析它和“设置账户”之间的关系:账户设置好了,就应该使用合理的方法对账户进行登记。然后介绍该方法构建的逻辑思路:首先寻找各会计要素间的数量规律即会计等式;然后规定不同类型账户的账户结构;再依据数量规律和账户结构特点明确记账规则;最后依据会计等式及记账规则的要求编制试算平衡。学生一旦掌握了会计内在知识点之间的规律,相信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也会增强他们对基础会计学习的自信心,兴趣也会得到提高。
3.3 加强会计学专业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会计学专业学风建设至少应该从硬性的约束和软性的激励两方面着手。首先,学风问题最突出的是纪律问题,好的学风离不开严格管理。将学生的到课率、课堂纪律与教师的考评结合起来在独立学院相较于其他本科院校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其次,加强考风考纪建设是关键。没有严格的考风考纪对自律性差的学生形成最重要的约束,日常的严格管理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再次,结合会计学专业的特点,经常组织相关的学生活动。如开展读好书活动、组织财经事实辩论赛、组织会计知识问答赛、会计实践之星评比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将课余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拓宽学生的视眼,尽最大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积极地学习氛围,对提高会计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路立敏.独立学院提高《会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8,(6):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