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思考
2014-09-30叶珺蓉刘建伟
叶珺蓉 刘建伟
摘要:
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更强调具备财务与会计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敏感性。然而,对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存在着诸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各本科高校对于会计伦理道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新的思路,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会计伦理;会计教育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32-02
1 前言
财务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学科,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如何决定了他将来为所在单位的贡献程度以及社会价值的发挥程度。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普及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更强调具备财务与会计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敏感性。因而,在培养目标定位合理、培养规格可行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另外,有鉴于近几年资本市场频繁报导的财务舞弊丑闻,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在校期间的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为会计从业人员要在工作中作出符合自己道德意识观念的职业判断和行为,在学生时期形成和培养对道德与诚信的尊崇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从源头上根治腐败,不做假账、根除假账的一项根本举施。基于此,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伦理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突出的实践能力,以会计学科的应用研究为主,着重于应用领域的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税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当前,为了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业务技术和专业判断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会计相关专业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法律规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目标上轻道德养成
培养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使其理解并运用职业道德准则是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在面临道德困境时能够坚守道德底线并采取正当的防范和应对措施。而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目标为了凸显“应用型”和“技术型”特征,多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单纯重视会计准则条款的讲解和会计实务技巧的学习,却忽视了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熏陶传承。尤其是自200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开始实行以后,为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资格考试,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虽开设了如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经济法等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但这类课程的开设只是为了片面追求培养目标上的考试通过率,却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实质性培养。这种为了考证而学习的课程不符合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对于这些潜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没有实质性帮助的。
2.2 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课程设置和安排不合理
在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部分院校强调专业技术教育,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常常存在于会计教学的次要环节,往往被受教育者和传授者忽视,在课程设置中对职业道德课程并不专门开设,或只将其作为一般的选修课。受教育者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中也只是被授予形式上的教育,学校并不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成绩计入学生的成绩总考核中,使在学生在接受完会计理论学习之后不能明白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质。另外,对于伦理道德的教育大多数高校将其归于思政部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形式与政策”课程中,虽具有鲜明的现代社会主义价值意义,能帮助学生对社会道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在内的道德体系有所认识,但缺乏商业环境下道德困境的情境模拟,讲授内容脱节于会计专业学生将来可能面临的道德困境场景,无法让学生领会会计伦理道德中的核心内容如“独立、客观、公正”的真正实质。
2.3 课程内容陈旧、教材建设不够
道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它必须与时俱进。同样,会计职业道德标准也是特定时期社会、法律、经济、政治和文化标准的综合体现。当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日渐趋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围绕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展开,此外,还应跟踪会计工作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监督管理等的动态发展,对于职业操守、行为规范等呈现出的新内涵解释及要义应用要加强学习,及时在课堂中传授于学生。而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存在:内容过于呆板,缺乏生动性。传授者对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只侧重于意识层面,只是依据空洞的理论建立起职业道德教育的框架,对它的讲解更是缺乏有效的实际案例引导,即使有的教育内容比较贴近现实,但也只是反面的案例,无形之中便会错误的引导学生,使得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另外,教材建设落后,未组织师资队伍自编讲义教材,在会计专业的教材中也通常没有与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相关的明确参考,即使有也只是在个别教材的有关章节中零散出现有关内容,并不成体系。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内容侧重法规法律的讲解和教授,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际案例,服从于应试教育考证需要,无法让学生领会会计职业道德的真正内涵,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荣誉与尊严,培养会计职业道德良心与情感,坚定会计职业道德信仰。
2.4 教学方法单一与考核方式缺乏创新
虽然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更加强调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然而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教学内容枯燥而且教学方法单一,基本模式仍是沿袭传统的集体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本来充满意义和魅力的道德教育,变成毫无主观能动性,枯燥乏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大多会计课堂上的道德教学均遵循传统的“教授法规”的方法,对会计道德的教育侧重点放在学习法规条文、遵守法规上,忽视了对道德问题和道德行为分析的重视。使得学生很可能对这些道德法规本身的含义以及适用情景无法做出批判性的思考,对道德法规的依赖使学生把对道德判断的责任从个人转移到了法规上,只能依靠道德规范来决定该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另外,老师的讲解也只局限于课本以及网络等媒介的知识讲解中,学生对于它的了解也就只是根据现有的案例或者空洞的理论空想出来,对会计从业的业务实践和业务风险缺乏感性理解。进而,会计职业道德考核方法单一,往往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水平,一般也不布置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论文,缺乏激发学生批判性思辨的过程性考核。
3 改进应用型本科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3.1 优化专业培养方案
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未来成为一名专业会计人员时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仅限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名专业人员,更要使其终身学习,增强专业认同。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应体现以下理念:应注重熟知并领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并且能够随时准备研讨与正直、客观、称职以及公共利益有关的问题;建立必要的职业风险意识、增强对职业风险环境的判断力,强化职业的社会责任感。
3.2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在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单独开设会计伦理道德相关课程。可以先在大一新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介绍专业性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对本专业的职业道德进行最初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高年级开设《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有计划地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并有计划地组织会计领域的专家学者,特别是有会计实际操作经验的学者,结合会计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道德困境和经典案例,综合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共同研究编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
3.3 改进教学与考核方法
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教学经验,在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对现有的教学方式相应的改良,由此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配合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以由教师精心设计会计职业道德困境的教学项目,将学生团队导入一个仿真或真实的情景,在引导、启发、鼓励学生进行协作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激发批判式思维,并促进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另外,也可以采取模拟实验,让学生按会计基本程序进行实验操作。还可以在给出特定的案例中加上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可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
3.4 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取材于大量的真实案例,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而,要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来辅导教师,鼓励教师到生产实践中锻炼,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另外,学校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专任教师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具体可采用培训、交流研讨、案例研究等方式,以此对教师的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水平做出评价,并鼓励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来改进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方法。
4 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会计教学的本质就是培养并掌握会计专业技能知识的应用型从业者,可是对学生的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课程课时设置不合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将会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受到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将不利于他们在面对经济利益诱惑时作出正确的职业道德判断,坚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因而,应充分的借助高校浑厚庄重的人文底蕴、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前瞻性的教育研究成果和全面的德育教化平台等优势,在把握已有的准则规范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的会计伦理教学经验和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本土文化背景、经济、政治体制等的因素,萃取出较为合理科学的会计职业伦理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桂芹.高校会计道德教育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146-147.
[2]齐励.关于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6).
[3]宋宜珈.国外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3,(8):121-123.
[4]唐晓玲.谈我国高校财会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0):17-19.
[5]周萍华,宋在科.基于会计专业视角的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3,(6):70-73.
[6]马元驹.关于会计伦理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会计之友,201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