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2014-09-30黄燕满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大学生

黄燕满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优势学科, 我们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文章从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入手,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和见解。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生 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非中文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门优势公共基础课程,曾经在各大高校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随着近几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来满足自身的快节奏学习需要,大学语文逐渐淡出了大学生的关注视野,甚至于部分高校发出废除大学语文课程的呼吁。可见,肩负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语文正处于岌岌可危的位置。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自1978年秋重新开设以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随着大学生对其摒弃的态度,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其是否存在什么问题?

(一)学科地位逐渐边缘化,面临着被撤销的危险

在高校中,大学语文一般用于对非专业学生的规定培养,笔者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获取以后顺利毕业的规定学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地去学习。也就是说,如果可以有选择的话,大部分学生会义无反顾地舍弃大学语文,这对任何一个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尤其是近两年里,笔者了解到,部分高校已经正式“开除”了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

(二)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大学语文的任课老师中,既有基本功扎实,“武功”高强的专业出身老师;也有半路出家者;有靠一两本教科书的三脚猫功夫就出来闯天下,其出身专业跟语文教学没多大关系的课本内容复述者。正是教师水平的良莠不齐,使得本来就已经对大学语文课程没多大好感的学生进而对课程产生了质疑?为什么要学大学语文?学大学语文有什么用?对我的专业有什么帮助?等等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却很少有老师来帮他们解惑。因为这些老师当中,“武功”高强者一般认为课程内容都是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很少考虑到非专业学生的接受程度有限,于是往往导致本来对学生的期望过高,一旦期末成绩出来,不仅学生失望,任课老师更失望。其次,半路出家者和专业没有关系者多半没有能力去解除学生的疑问,导致两者自己的关系不断“恶化”。

(三)教学方法犹如蜻蜓点水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各高校选择有所区别,但大致的内容却是一样的,都是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教学等,其内容之多,广到一个专业类学生要花两三年的功夫才能大致学完的内容,而大部分高校却用一个学期一周2个课时的时间来安排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这种填鸭子式的教学方法难怪学生的“消化不良”,也怨不得老师们教学过程中的蜻蜓点水,不然教不完啊!

(四)课程考核模式单一

现在大部分高校对大学语文的考查方式还是固守传统的闭卷方式,美其名曰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实则是赶鸭子上架,大部分学生会在考试前几天进入一个暗无天日的背书阶段,假如你问他在背什么,很多人也不知道,因为他们只知道一定要考到60分。所以,也就不能指望学生考完试后会真的达到素养提高的目的。

二、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上的意义

人文素质,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名族,没有了自己的人文文化,实际上就没有了名族。”[1]大学教育作为学生走向社会前一站的人文素质培养圣地,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看看当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成果,我们的学生当中不乏有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但同时我们也会听到这样的一些声音:某某大学有学生因为感情问题把另外一个同学给伤害了;也有学生为了评优不惜用尽一切手段诽谤、造谣来打击其他同学;还有大学生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一个玩笑就夺走了其他同学的生命,如上海复旦投毒案,其手段之专业,让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大家都会问,现在的大学生都在学些什么,大学生都在干嘛?假如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是用来改进社会,而是用来犯罪,那可就不得了了。

庆幸的是,在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作品本身所传递给大学生的启迪性,或多或少会促进学生去思考、总结,进而达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目的。

三、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的方法

大学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借助课程作品,而又超越作品的内容,让学生看到教材以外的世界,于是也决定了它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

(一)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高教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可见,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的教学工作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指出了高校在其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

尽管大学语文被设为基础性的公共课,其地位却摇摇欲坠,特别是近几年,不被广大学生看好,因为学生普遍认为其实用性不强,对他们以后走向职业岗位似乎没有什么帮助。当然,如果仅仅是从“工具性”这一角度来探讨大学语文的教学意义,那么它的实用性可能短时间内确实不是很明显,但我们应该看到,大学语文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它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以外的历史经验、生活规律,从而带动学生去思考、学习、工作、生活,其中一些文学知识已经成为部分学生的精神指引导老师。曾经有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说过,当他面临工作没着落,经济来源已经断绝的处境时,他突然想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这样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于是乎自己突然如有神助,感觉身体无比强大。事实也证明,他真的挺过那一段艰难的岁月。由此可见,在探讨大学语文功能性过程中,我们不能太过急功近利,而是要看到它的潜移默化作用。这份理解需要高校在学生中广泛传达,以此给大学语文奠定存在的必要性地位。

(二)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发现,虽然课本一样,但不同的老师授课决定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的被接受程度相差甚远。往往是专业类老师课堂上信手拈来,知识来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给学生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相比之下,非专业类老师一般是把课本知识重新复述一遍,这样学生难免产生的厌烦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所以,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最好是选用高水平,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类老师来教学。因为专业老师由于本身对知识已经烂熟于心,能准确的判断学生的接受水平,做到因材施教。

(三)改进教学方法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部分老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高中教育模式中,依然是保留在对作品的字、句、段的讲解上,使原本应该充满灵气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还害怕上大学语文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任课老师的思考?其实高中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课程的“工具性”,而大学语文关注的应该是超越工具性之外的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挖掘蕴含在作品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思想。

并且,在作品的选择上也要下点功夫。一般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当于中文专业学生教材的压缩版,其覆盖之广决定了我们任课老师在教学作品的选取上应该有所取舍,而不是追求面面俱到,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为这样容易让我们在教学当中犹如坐过山车,游戏过后多半是疲惫,很少有收获。有经验的老师会选取大学语文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作品来作为课程的主要讲解内容,这样既避免了蜻蜓点水之嫌,又能以点带面,使学生萌生学习的乐趣。

最后,借助现代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引入网络、电影、音频、图片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时可以引进视频的观看,让学生领略到剧中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多数学生反映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改变课程考核模式

大学语文课程现在的考核方式还是采取单纯的闭卷方式,单一的枯燥方式容易让学生心生厌烦,学生们大多是追求60分万岁,至于学到什么另当别论。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相对单一的闭卷形式,任课老师在教学中不妨考虑一下适当引入一下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程的评分标准上,可以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为主,通过4、5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来探讨某一个作品、某一句话的不同见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这样既能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中所带来的乐趣,轻松完成自己的课程考核,老师又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五)优化学习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上学到的各种人文素养知识。首先,一个高校的图书馆藏书质量、数量有没有保障,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满足大学生的探索需求。其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人文科学讲座、活动,邀请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提升对价值观、道德观的定位;对审美、人格的塑造;对理想的追求;对社会、家庭的责任逐渐有了更高的认知。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互联网+”环境下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