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为什么要改革?
2014-09-30杜时忠
学校德育为什么要改革?在一系列文件、报告乃至教育著述中,谈到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不仅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这个世界正在并还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它们对学校德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现实学校德育存在诸多不足,不能“适应”变化,迎接挑战。我称之为“适应论”的思路。
按照“德育适应论”来构思学校德育改革,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就成为成功与否的前提。但这并不容易。国家意志强调长治久安,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不免时不时强调与敌对势力“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意识”;研究者看重教育规律,强调的是普遍化、理论化的“真理意识”;而实际工作者面对具体的学生、具体的问题和具体的情境,强调“实践意识”。由此观之,形成改革共识是可能的;但形成为什么改革的共识则比较困难。说到底,这是由于不同的主体对于中国社会今后向何处去,存在不同的判断与选择。今后的中国社会,究竟是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公民社会,还是走向中央集权、强势政府、全能政府的威权社会,或者是维持现状、维护既得利益、害怕并阻碍改革深化的特权社会?这些观点与信念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们对为什么改、改什么等产生巨大分歧。
在我看来,中国必将走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公民社会!这个判断基于如下思考:
首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试问,如果我国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不是公民社会,那培养合格公民岂不是无的放矢?
其次,我国政治民主化的稳步推进,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催生了新型的公民社会,呼唤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种类型的公民组织(如自愿者组织、行业协会、学术性组织、民间组织等)多达三百万个,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国家政府与家族个人的两极结构,形成了由独立个体即平等公民、公民组织和国家政府构成的三极结构。这是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再次,就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而言,公民社会不同于传统的臣民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公民社会是人类五百年来的发展潮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集权专制国家,臣民被关在笼子里;在人民专政国家,敌人(包括思想上、言论上和行动上的敌人)被关在笼子里;只有在公民社会里,才实现了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的伟大目标,才有可能限制公权力,不让公权力变成迫害人、剥削人、腐蚀人的“利维坦”!
中国走向公民社会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无疑将给学校德育带来全方位的挑战。积极应对并适应这种挑战,是学校德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杜时忠,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