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微信变“危信”
2014-09-29
调查发现,由于微信是纯粹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覆盖面极广。因此,各种职业、身份的人都可能参与、实施微信犯罪。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微信等移动社交应用缩短了交友的距离,但也同时引发诈骗等犯罪数量增多。如何看待这种当前热度极高的新交友方式,是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为何一个聊天工具就成了不法分子犯罪利用的工具?难道我们真就无法逃脱“聊天”带来的危险吗?
微信犯罪,作案“新领地”
智能手机的不断推广,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应用也迅速崛起,不但用户人数数以亿计,其社会影响力也令人难以小觑,特别是在一些社会事件上,产生了非常巨大的正面力量。
不过,和所有互联网新兴事物一样,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应用,同样也产生了种种乱象。这些乱象不但损害了微信和微博用户的个人利益,还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负面影响,给微信、微博等应用的未来发展,埋下了让人无法忽视的隐患。
微信给用户带来奇特社交体验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微信能够通过G PS或移动网络定位查找周围的用户,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好奇心理,用户往往即时接受对方的见面邀请,而在随后的见面中,却可能被犯罪分子侵害。据公安部门介绍,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盗窃和强奸等犯罪现象频发,已经引起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引发公众对微信安全性的热议。
江苏省扬州市警方公布了利用微信犯罪的5起典型案例:被害人吴女士微信“摇”出“大灰狼”钟某,遭钟某强奸;已婚女士张某通过微信约被害人游某“出去玩”,张某丈夫替妻约会,对游某敲诈勒索3万元;被害人苏女士在宾馆里被“微信”中一男子抢劫其金项链后逃跑;被害人康女士通过微信结识“高帅富”张某后被骗财骗色;荣某通过微信实施诈骗,称可通过“以卡养卡”、“垫资”等方式拿提成赚大钱,骗取被害人桑某5500元。
调查发现,由于微信是纯粹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覆盖面极广。因此,各种职业、身份的人都可能参与、实施微信犯罪。此外,微信作为新生事物,较多地被年轻人所接受和使用,决定了微信犯罪案件的犯罪主体多样,而且年龄偏低。
据一位办案民警介绍,微信案件的嫌疑人多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他们思想活跃,在微信聊天中往往谈吐风趣幽默,能在较短时间内赢取被害人的信任,为进一步约见被害人,实施犯罪做准备。
微信犯罪,隐蔽性高
据警方介绍,微信案件的犯罪对象绝大多数以女性为主。其中,一种是涉世未深的年轻女性,她们大多思想单纯、不能预见潜在的犯罪危机;一种是中年女性,这些中年女性大多由于家庭、婚姻、心理等原因依赖上微信的“和陌生人说话”功能,满足内心空虚、寂寞的心理状态。
除此之外,针对男性的微信犯罪活动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公安部门介绍,犯罪人通过虚假或真实提供性服务等为由,邀请男性被害人见面,进而在见面中实施敲诈等犯罪行为。
利用微信从事卖淫活动也日益猖獗。从各地警方提供的案例来看,“卖淫女”在微信上传大量照片,通过微信“摇一摇”功能,搜索周边用户并添加“好友”,在微信中对“好友”招嫖,通过微聊谈妥价格、时间、地点后,实施卖淫嫖娼活动。有不少网友反映,手机经常收到卖淫的微信内容,对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据警方介绍,微信安装便利、使用简单,只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就可以与陌生人以多种形式“相识”,因此微信的犯罪成本较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超越时空性等特点,使得微信犯罪具有极高的隐蔽性;此外,由于微信不采用实名制,犯罪人可以在微信上使用化名等方式方法,且一旦注销后,很难追查。而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使得微信成为了一些犯罪分子“青睐”的犯罪工具。
据调查,多数受害者在受到侵害后羞于启齿,更不愿意到公安部门报案,因此很难统计微信犯罪案件的具体数量。但根据近期侦破的相关案件来看,微信产生的新型犯罪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公安部门认为,微信犯罪已经严重破坏了社会治安,降低了群众安全感,各界应该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避免类似犯罪日益扩大化;并希望微信的开发商腾讯对这一应用进行改进,以便确保用户不受犯罪分子侵害。
微信变身传谣工具
由于使用便利、用户群体巨大,以及传播速度快、影响大,微信正在成为一些谣言的传播途径。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网络谣言升级形式即为用“旧闻”充当“新闻”。与普通的网络谣言相比,此种形式的谣言更具蛊惑性、隐蔽性和煽动性。
一些不法分子,采用移花接木方式,即将旧事件、旧照片“移植”至新事件中的谣言流传最为广泛,也最有欺骗性。这种张冠李戴的手法较多地被运用于群体性事件、恶性突发事件、揭露官员腐败等负面新闻中,对事件真相进行扭曲和夸大。
以群体性事件为例,在什邡事件中,有网民用非现场的血腥图片冒充什邡现场,煽动民众情绪。在多起小规模群体性事件中,多次出现有网民配发如建国60周年时坦克演习或武警出动的照片,造谣称地方政府利用公权武力镇压百姓。
再以恶性突发事件为例,陕西安康孕妇遭强制引产事件发生后,一些微博用户将几年前其他地方的强制引产事件发布出来翻炒,并故意模糊或隐去事件发生时间。
揭露官员、机构腐败也有不少类似案例,有网民发布照片,称其系江西赣县某乡党委书记出巡场景。照片中显示有一持枪武警人员为领导开道。经查证,该图为2004年7月“我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负责人孙必干在安全人员陪同下,考察临时馆舍”的照片。2011年12月,有网民发布图片称“这是广东省湛江市委召开的一次会议安排的午餐”。经查该图实际是2010年深圳公安局机场分局副局长刘胜强为女儿摆喜宴,刘事发后已被处理。2011年12月2日,有网民发布图片称其为红十字会劝捐小姐。经查,该图片中人物实为广东东莞一家酒店的K TV场所服务员。
可以看出,利用微信和微博,在社会热点事件期间,反复传播旧闻,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炒作”手段。当网上热议某一话题时,就有网民将多年前的相关旧闻挖出重新翻炒,且内容往往偏向负面。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利用微信和微博等移动互联网应用,进行舆论监督无可厚非,但通过造谣和传谣的方式,不但不能达到舆论监督的效果,反而会极大地动摇普通群众和网民对网络传播渠道的信任。因此,相关方面应该尽早行动,防止利用微博和微信传播谣言的现象进一步扩大。
微信交友弊端多
搜找附近的人功能,可在第一时间约到“适合的对象”。这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无聊时不错的消遣。网络交友从最早的聊天室过度到微信,距离的拉近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微信时代引起的信任危机让人们正视,网络交友弊端多。
微信等新型网络社交工具,能迅速打破人际界线,使两个陌生人相识、甚至相恋,但它也正在成为不法分子进军的“新领地”:利用微信和微博诈骗、抢劫、强奸的案件时有发生。那么,该如何既充分享受新型网络社交工具所带来的便利,又避免受骗上当?
对此,警方提醒,市民在交友的过程中应保持头脑清醒,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更不要随便就和陌生人外出见面。若要见面,也应选择人多的公共场所,或者结伴而去。聊天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隐私,勿随意透露家庭住址、工作地址等隐私,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