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镜头
2014-09-29
写满记忆的报亭
最近,有一些北京街头的报刊亭被拆了,这消息不让人感到高兴,却又无可奈何。各位读者,如果你们此刻还习惯端着杂志,也许我们可以一起重温几个美好的故事。西班牙巴塞罗那有一个报亭,它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是卖报人亚历山大的祖产,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曾是它的主人。在这七十多年里,这个报亭“一米都没有挪动过”,就像是这座城市的老朋友。当然,它还不够老。亚历山大说,和巴塞罗那那些留存了上百年的报亭相比,自己这个只能算是小字辈。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有一个叫胡斯尼的教书匠,他喜欢游历世界,而每到一个国家,他总要与当地的报刊亭合影留念。他将这个小小的东西,视为当地文化的一种投射。“有什么是比到其他国家的报刊亭转一转更激动人心的事儿呢?我真想不出其他选择。”古巴学者加西亚最近收到了一份礼物——一本出版于1942年的古巴画报。当加西亚打开这本旧杂志时,他看到了爷爷爱用的护发素,阿姨必备的粉饼,以及在他童年记忆里的那个古巴。他与另一位古巴学者分享了这本杂志,那位女士感慨道:“这就是印刷的价值啊,你能想到我们会在50年以后坐在这里共同浏览一份从前的网页吗?”时代不断奔跑,技术的洪流让那些老朋友成了往日英雄。但我仍然抱有期待,期待巴塞罗那的百年报刊亭不会消失,期待胡斯尼的环球报亭旅行不要结束,更期待50年后,我们还能够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坐在一起,翻开一本写满记忆的老杂志。
不再秘密的自由
阿琳娜嘉德所想要的,是不再秘密的自由。从今年5月起,身在英国的她在脸书上晒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伊朗女性摘下面纱的照片。在她的祖国,这是一项无法被容忍的行为。从七岁起,阿琳娜嘉德就穿上了罩袍,戴上了面纱。是卢梭和维克多·雨果改变了她,她躲在家里的小厨房看他们的书,开始想象自由的模样。2009年,作为一名“背叛者”,她来到英国读书并兼职做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将一张照片发到脸书上。照片里的她,取下面纱在马路上开车,迎面而来的风吹起了她的头发。“你能生活在一个不用强迫你戴面纱的国家真是太幸运了。”一些伊朗女孩偷偷回复她。“于是,我问她们是否也曾偷偷摘下面纱,拍过这样的照片?”阿琳娜嘉德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勇敢的女孩子愿意向自由迈步,她们选择在大街上、地铁旁,摘下自己的面纱,然而,自由总是与恐惧相伴。国内的强硬派将她视为“妓女”和“异教徒”,而阿琳娜嘉德选择的回应是,摘下面纱,去伦敦地铁站里,优雅地录下一首阿富汗民歌《我的故乡》。“和千千万万伊朗女人一样,我想要的,是不再秘密的自由;是在西方、在中国女性都拥有的,做自己的机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