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新途径

2014-09-29王志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团校园文化师生

王志明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广东广州 51050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问卷调查广州市9所本科院校(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的在校学生和教师。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师生参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其中发放学生问卷 1380份,回收 1192份,回收率为86.37%,有效问卷1065份,有效率为77.2%;发放教师问卷200份,回收173份,回收率为86.7%,有效问卷159份,有效率为79.5%。调查结果运用 excel、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文化活动师生参与情况调查分析

从高校师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情况来看:以组织和直接参与形式的加起来学生41.28%,教师8.8%,参与师生的比例实在太低。而且参与个数与频数方面,学生平均参加1个体育活动组织或项目,每周只有1次,教师参与更少,每两周才1次。选择关注和基本不参与的就占了58.72%。可见目前的体育文化活动和大多数师生都无关系。

表1 师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情况调查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针对性的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差和研究:第一,受传统体育活动模式影响,各高校基本是每年一届的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课外体育活动较少,相关知识竞赛种类少之又少。第二,受竞赛规程的制约,竞赛规程基本上是规定“田径类的一人可以参加两个项目,一个项目只能两人参赛,球类的每个系部男女各一支队伍,每队人数也限定”。按照这种传统的规定,高校人数越多参与率就会越低,经统计学生总数超过一万人的学校,只有不到10%学生能够参加比赛。第三,学生体质下降,绝大多数人已没有日常锻炼习惯,传统模式下的体育项目技术性和体能要求高,大多数人体能和心理承受不了大强度的竞赛要求。第四,在校运会的筹办、组织形式单一,大都由学院牵头,体育部(院系)承办方式,几乎没有吸纳院系社团、俱乐部等。因此这些情况造成了运动会参与率较低,与“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相符。

2.2 参与目的调查分析

表2 师生参与目的调查

调查表2结果显示:

第一,师生选择集体与个人荣誉受的比例较高,受到传统体育竞赛观念的束缚,运动会也成了各院系的体育实力和个人荣誉对抗的擂台。

第二,在兴趣爱好与身心健康方面师生选择比例一致较高,教师比学生还高10个百分点左右,说明师生都对体育活动的身心价值和兴趣爱好给予了充分肯定,教师之所以选择比例较高,是因为随着人们的年龄增长越来越意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通过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第三,学生通过参加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和各项体育社团活动,一方面学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常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将自己的特长得到发挥和实践,不会学之,会则教之,教学相长,实践拓展;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一方面锻炼身心,促进师生感情,以身示范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另一方面则大多是通过本专业的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第四,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各行业就业竞争形势严峻,以及师生课业与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因素,致使一部分师生产生了各方面的压力(学生38.36%,教师40.52%),为了缓解学习工作生活当中的压力,师生选择了通过体育活动来缓解,来锻炼积极的拼搏精神,迎接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各种挑战。

第五,大学期间是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打基础阶段,不但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在身心发展和人格健全培养上要适应社会和工作需求,因此大学期间的合作社交能力培养也比较重要(学生35.34%,教师45.34%)。

第六,参加体育活动成了学生结交朋友、情感友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平台,成了教师与学生拉近师生感情,建立互信,休闲娱乐的平台。在大型的体育比赛中师生为了院系、班级体荣誉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在广大社团中师生有着共同的爱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师生共同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综上分析师生在参与目的方面有所侧重,教师的阅历和体育文化意识较为深刻,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知识技能实践拓展,合作社交能力,情感友谊交流,带动体育文化发展。广大教师在整个体育活动中是参与者、指导者、推动者的角色,学生则是参与者、学习者、发展者的角色。

2.3 发展建议与期望调查分析

表3 师生对体育文化活动发展建议与期望调查

据调查表3显示:

第一,由表1参与率非常低(学生41.28%,教师8.8%),到表3广大教师都迫切的希望扩大师生的参与人数,已是师生共识的问题。

第二,随着扩大参与人数的同时,师生期望拓展体育活动内容(学生46.33%,教师59.24%)和增加集体项目(学生65.18%,教师78.40%),以此来调动更多的师生参与,锻炼身心,增强合作意识,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第三,随着校园文化不断进步和改善,以及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发展体育文化活动的健康性、大众参与性(学生74.15%,教师93.21%)、时尚性、趣味性(学生82.03%,教师69.94%),以满足学生时代性、张扬个性的时尚性、丰富校园生活的娱乐性,满足教师健康性、和谐校园文化(学生32.45%,教师51.30%)、终身性的身心需求。

第四,过去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建立在本校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发展的,各个高校的环境条件资源不同,发展的方向和风格各不相同。许多高校对校内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对校外资源进行拓展,尤其是我国许多城市城市建立了大学城区,多所高校聚集一处,对校与校之间的场地设施、人文环境、各校所长、体育文化进行优势互补和共享,大大发展和开拓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广大师生也看到了开发外向优势资源(学生38.54%,教师45.17%)的重要性,使得校与校之间进行体育文化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社会体育文化交融(学生42.71%,教师56.83%)。

综上分析,师生在发展建议与期望中侧重不同,拓展体育活动内容、增加集体项目、健康性、大众性、和谐校园文化、开发外向优势资源、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交融方面都略高于学生的建议与期望值,时尚性、趣味性则低于学生的期望值,这都符合师生的身心特点,学生侧重追求时尚趣味适应社会,教师侧重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塑造、适应和发展人。

3 拓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新途径探讨

3.1 用文化来统筹校园、社会和人

校园体育文化应该贯穿“文化本位”思想,面向全体师生,使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相结合,与娱乐性相结合,与大众身心健康相结合,依托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结合师生校园文化社会生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共融[1]。

3.2 发扬领导和教师参与典范作用

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奥巴马、普京、习近平等都热爱体育运动,加强了对本国的体育投入,各个学校的领导和广大教师应以身示范,发扬风格、发扬精神、发挥榜样作用,参与到各项体育竞赛和社团活动中。第一,增加健康养生元素,丰富各个年龄阶段教师的运动健康生活方式,预防亚健康状态,延缓身体机能衰退;第二,和学生一起同场参与,拉近师生感情,创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第三,以教师身体力行参与体育活动为典范,使学生了解各年龄阶段的身体素质能力和身心健康状况,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观和终身锻炼意识。

3.3 化整为零,降竞设众,拓展特色体育文化活动

根据调查,大部分本科院校师生都在2~3万人,靠传统田径运动会仅有的2~3天里想让大多数人参与是不现实的。要扩大参赛面:第一,“化整为零”,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举办的规模和次数,如:各院(系)分别举办各类田径和球类比赛(每年或每学期一次),全校性的(每年或每两年一次)。第二,取消或降低竞技性项目难度,适当淡化竞技性,取消一些竞技性强的项目,如标枪、铁饼、三级跳远和撑杆跳高等,部分项目可降低难度,如:降低110m栏的栏高,铅球可减轻重量。第三,结合各个学校的特色,增设集体趣味性、师生共同参与、男女混合性项目,如往返迎面接力、多人多足跑、摸石过河、携手共进等趣味接力。这样既保留竞技体育项目,又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赛场,亲身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2]。

大学竞技体育如田径运动会,单项的球类赛事,还有其他各个单项赛事这些赛事参与率低,水平要求非常高,也只是那些体育尖子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普通学生也只能望而观之。体育运动的精彩远不止竞技体育,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它的意义不是在比赛中获得胜利的快感,而是能够在体育锻炼中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愉悦身心。具有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更能使学生提前融入到社会文化体育运动中,充分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的共融性。

大学本身就具备弘扬体育文化的优良环境,应该拓展更多带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例如民间盛行的“舞龙”、“舞狮”、“毽球”、“陀螺”、“龙舟”等运动,这些运动是我国人民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逐渐演化出来的运动,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目前的大学体育文化教育普遍缺失了过去的运动文化特色和人文风情。如果大学体育的教育只是局限于竞技体育的教学,那么那些值得流传的体育文化的精髓就没有办法很好地流传下去。

3.4 发展高校体育社团

校园体育比赛和体育社团是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体育文化节可以按照体育项目的区域性、季节性、群众性、传统性、流行性等,安排一系列的体育文化活动,如:春季田径运动会,夏季游泳比赛、冬季拔河、冰雪项目、南方舞狮、北方舞龙等等。利用师生爱好习惯、校内外环境条件资源、社会资源、体育赛事的推广影响创办各种各样的体育社团,发展校园体育文化。

第一,高校体育社团具有形式多样性、趣味性、开放性特点,活动内容丰富,自我选择性强,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情感体验和终身体育意识[4]。

第二,充分践行了自我教育、朋辈教育的新型育人观念。例如,北京大学现有50余个体育社团,特别是山鹰社、自行车协会等体育社团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体育特长、发展个人兴趣、培养体育习惯、丰富校园文化的平台[5]。再如,广州体育学院学生社团,每年的各专业的迎新和欢送毕业生赛事,自行车、街舞、轮滑、舞狮、毽球、武术操、瑜伽、定向越野、攀岩、“粤汇杯”篮球赛,以及校本课程,全部筵席的是自我教育,师兄弟、师姐妹相互指导、交流和学习等,充分践行了自我教育、朋辈教育的新型育人观念。

第三,学生参加社团大多数是同学、师兄弟、师姐妹、朋友之间的推荐,通过体育文化活动加深了之间的情感和友谊。自主、平等、自愿的社团活动在大学生之间建立了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尊重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力地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6]。

3.5 创设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是以大学本身的自然环境、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基础,经过策划、组织和管理,为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和社会效益,举办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它具有体育文化和社会文化双重属性,体现文化性、社会性、规模型、联动性、综合性、群众性、参与性、休闲性、季节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效益后续性等特征[3]。

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要积极常年开展持续、多样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具有鲜明主题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节。以体育竞赛为龙头,以“一系列的社团体育活动”为主线,发展校园群众性体育文化节。让全体师生通过比赛了解体育、参与体育、热爱体育、融入体育、享受体育。

3.6 拓展体育文化建设的外向资源

大学本身的校园文化、自然环境、设施条件是有限的,要发展壮大和持续发展,就要拓展外向资源。第一、拓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扩大参赛面,广泛吸纳校内、外校、以及社会人员参与,打造品牌群众体育赛事。第二、充分利用外围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如体育中心,公园,江边走廊,城市绿道等等,开展一些广场团体舞,户外徒步、自行车协会、健身协会、中长跑社团等。第三、调动一切人力资源,获得企业或个人的经费赞助,保证活动的组织开展。

3.7 搭建各高校之间体育文化平台

创新校园体育活动形式,是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必要举措。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开设各类专项俱乐部,组织多层次多类型的体育比赛,加强高校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建有大学城区,整合了教育优势资源,使得校与校之间的课程、学分、文化互通。各个高校的体育文化氛围、传统优势项目、成熟完善的特色社团各不相同。借此之机,在校与校之间,促使体育文化社团联合互通,举办邀请赛,联合组队参与大型体育活动等,增进合作加强友谊,搭建高校之间相学互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平台,繁荣高校之间的体育文化。

3.8 协办大型体育赛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的重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发展中最具有活力和影响力的事件,以广州为例,作为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第9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8届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第8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综合性大型赛事,还有苏迪曼杯羽毛球公开赛、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斯坦科维奇杯国际男篮邀请赛和国际女足四强赛、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等多项国际级体育赛事[7]。使得广州高校师生得以近距离接触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更有部分高校参与到这些赛事的承办工作中,还有一些高校组队参与到比赛中,如广州体院借广州马拉松赛之机,师生组团参赛,发展了广体中长跑的社团。

协办大型体育赛事,一方面,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人力、物力等许多优质资源,以节约赛事运行成本,扩大赛事影响力和号召力;另一方面,借助大型体育赛事之机,有效地带动广州高校校园体育工作的开展、发展各个社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型体育赛事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共融平台。

4 结论

4.1 校园体育文活动师生参与率较低,与“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相符。

4.2 师生参与目的(教师比学生略高)都注重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知识技能实践拓展,合作社交能力,情感友谊交流,带动体育文化发展。

4.3 师生都期望拓展体育活动内容、增加集体项目,增强健康性、大众性、时尚性、趣味性,和谐校园文化,开发外向优势资源,与社会体育文化交融。

4.4 从贯穿“文化本位”思想、发扬教师参与的典范、化整为零,降竞设众、发展体育社团、拓展特色体育文化活动、创设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文化节、拓展外向资源、搭建各高校之间体育文化平台、协办大型体育赛事等方面,拓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新途径。

[1]王俊平.我国当代大学体育“文化本位”思想之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 ,4(3):124-125

[2]解正伟,刘正武,鄢生虎.广东省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与改革探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4(2):83-85

[3]陈麦池.基于文化空间的民族体育节事可持续发展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34(1):90 -93

[4]张秋艳.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3,58:87-88

[5]李宁,蒋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2):111 -114

[6]倪伟,索红杰,徐海朋,董海军,柏杨.上海市大学生体育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90 -94

[7]周亚辉.大型体育赛事与广州高校的相互影响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32(1):1-4

猜你喜欢

社团校园文化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师生讨论改病句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麻辣师生